湘军消灭太平天国后对天京展开了屠城

当初,曾国藩的湘军围困了天京,但是迟迟未能攻破。清廷极为焦虑,给李鸿章下令,让他带领所部淮军前去支援。但是曾国荃却不愿意任何一支援军到来,李鸿章心里也明白,故意磨磨蹭蹭的,等他赶到城下,人家早就攻进去了。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曾国荃之所以不愿意派援军,不仅仅是为了抢功,还因为里面有很多金银珠宝。而曾国荃进城之后不仅是抢了很多金银珠宝,还进行了一番屠城。现在我们看到的《李秀成自述》是被曾国藩篡改过的,原因就是曾国藩要掩盖这些真相。

同治三年(1864年)7月,曾国荃率领湘军攻破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南京)。这些湘军进入天京城,一时间造成花费十多年修建的天王府,化作一片废墟,繁华的六朝古都,南京顿时成为人间炼狱。与此同时,湘军再次大开杀戒,导致了大街小巷上的死者都是老人,还有不满两三岁的小孩也惨遭屠戮。曾国藩曾给满清政府报告说;“曾国荃部在南京城内”分地段分任务,搜杀贼众,三天时间共杀死贼众十多万人,以至于秦淮河上填满了各种死尸,河水都成了赤红色。但实际上曾国荃部在三天内就屠杀了大约10多万的南京居民。

湘军消灭太平天国后对天京展开了屠城

据清朝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这里提到的死亡百万人口,除了一些战死者外,还有大量的平民。但湘军仍然以“大索”太平军的名义,从上到下,每一个人制备了一个大竹筐,抢到钱财后就往竹筐里面装,一旦遇到反抗者,就进行野蛮的屠杀,毫不留情。

湘军消灭太平天国后对天京展开了屠城

曾国藩的首席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士日记》中写道,南京城破后七天时他亲眼目睹的惨况:“南京城内的,一些老弱妇孺,因为没有地窖可藏身,全部遭到了屠杀,沿街的死尸不是老人就是未满两三岁的小孩,四十岁以下的妇女都不见了,有一个老头身中数十刀,哀嚎连连,四面八方都能够听得很清楚,其乱如此,可为发指”。就连赵烈文都用“令人发指”来形容湘军的残暴无情,足见南京城遭遇了多么惨烈的屠杀。

湘军消灭太平天国后对天京展开了屠城

据不完全统计,在太平天国最鼎盛的时候,南京城达到了100多万人,可经过湘军屠城后的10多年,到光绪登基时候,南京只剩下不足50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