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深基金整體遭遇淨贖回,如何篩選這類基金?

紅刊財經 王驊

從近日公佈的公募基金二季報上看,滬港深基金整體淨贖回份額達到109.73億份,其中規模在20億以上的滬港深基金淨贖回份額達92.72億份,這引發業內外關注。

從產品業績上看,滬港深基金去年風光無限,但今年以來收益卻坐上了“過山車”,截至7月23日,近八成滬港深基金今年以來淨值增長率為負值,這也是這類產品遭遇淨贖回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如何篩選滬港深基金呢?

滬港深基金整體遭遇淨贖回,如何篩選這類基金?

今年業績由選股能力主導

從近兩季度行業和個股的配置來看,滬港深基金的集中度較高:這主要因為大部分滬港深基金在配置股票時圍繞恆生指數,配置流動性高、質地好的大藍籌;而且,基金經理大都延續了A股的投資思路,例如對在兩地上市的銀行、保險等標的投資邏輯相似,而騰訊控股等優質稀缺標的也早已被市場充分確認。

相比於一季度,滬港深基金二季度似乎更偏重於大盤股:觀察基金重倉股情況,滬港深基金明顯增持了保險、醫藥和石化行業,重倉股票也主要集中在友邦保險、中國太平、石藥集團、中國生物醫藥等大市值企業。然而當這些價值藍籌股大漲之後,二季度短期調整在所難免,主要重倉這類股票的滬港深基金也不免出現了淨值回撤。

從業績領先的滬港深基金來看,它們大多表現出兩個特點:一是港股、A股投資比例均衡,二是選股能力出色。例如,景順長城滬港深領先科技港股投資比例佔股票資產的34.12%,但是所重倉的5只港股快樂購、中教控股、金蝶國際、中國生物製藥和宇華教育今年以來都獲得了較好收益,其中金蝶國際漲幅達到108.6%,雖然基金持有的A股“貢獻”一般,但基金今年迄今整體的淨值表現頗為亮眼。截至7月25日收盤,該基金今年以來的淨值增長率為7.01%。

再例如,華安旗下的華安滬港通精選和華安滬港深機會,兩隻基金中,港股投資比例分別佔股票資產的59.30%和58.89%,在十大重倉股中,不乏中國東方集團、東嶽集團、新城發展控股、華虹半導體等今年初以來表現出色的個股,兩隻基金年內迄今的淨值增長率均超過了5%。

滬港深基金如何選?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今年績優滬港深基金的表現基本受益於所優選港股的出色表現,而事實上過去有不少滬港深基金披著“港股”的外殼但並沒有配置相應比例的港股。去年6月,監管層下發新規,新發帶有港股字樣的基金應當將80%以上的非現金資產投資於港股,但老產品只需在合同中新增“存在不對港股投資的可能”的風險提示即可。因此,以新規下發為劃斷,選擇滬港深基金時我們需要分別討論。

對於在去年7月之前成立的“老基金”,首先需要關注的是基金實際的投資市場區域。從二季報上看,仍有不少“老基金”雖有權限卻較少佈局港股,即便是在滬港深基金領域佈局最廣的前海開源基金,也存在部分滬港深基金“名不副實”的情況,今年二季報顯示,前海開源共有4只滬港深基金並未配置港股。無獨有偶,安信基金旗下安信工業4.0滬港深、安信新常態滬港深精選和安信中國製造2025滬港深二季度均未配置港股,而對A股配置也並未表現出明顯優勢,三隻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均為負值。

整體來看,滬港深基金業績分化的現象依然嚴重,首尾差異超過20%,而這背後很大原因在於“風格漂移”的情況仍然存在。尤其對於新規實行前發行的“老基金”而言,究竟是否“名副其實”,還需要投資者從倉位高低和重倉股情況來把握。

其次就是需要關注基金經理,滬港深基金在A股和港股兩地市場掘金,這也考驗著基金經理的能力。因為港股和A股市場在投資人結構、交易機制、投資理念等方面均存在明顯的差異,而部分滬港深基金的管理團隊缺乏港股相關的研究經驗,容易沿用投資A股的邏輯去配置港股,因此目前選擇從業時間久且長期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也是選擇這類基金的關鍵。

例如,華安滬港深機會上半年漲幅7.89%,二季度收益率為10.02%,基金經理通過減持部分漲幅較大、估值水平明顯上升的個股,轉而買入鋼鐵、電力等基本面穩健的週期性板塊,走出了“逆市”的表現。該基金一共三位基金經理,蘇圻涵投資經理年限長達11年,且一直在管理港股QDII以及滬港深產品,其他兩位也有較長時間的香港市場研究經驗。與此相反,滬港深產品最多的前海開源基金,從公開資料來看,除曲揚、史程以外,其餘掌管滬港深基金的基金經理均無較長的海外投資經歷,雖然公司旗下產品均由多位基金經理管理,但基本都出現了這兩位的身影,總體分化的表現仍值得注意。

新規後成立的“新產品”受新規的限制,除了安信工業4.0滬港深並未配置港股外,其他帶有“港股”字樣的基金的港股倉位幾乎都比較高。對於這類基金,除了關注基金經理的港股投資能力外,還需留意基金的整體風格。就上半年的表現而言,景順長城滬港深領先科技為代表的“新產品”以成長風格為主,不少個股也經歷了前期的大幅調整存在反彈動力;廣發滬港深行業龍頭、易方達港股通紅利為代表的則以價值風格為主,圍繞龍頭中概股以及具有估值優勢的港股進行配置,走勢更接近於恆生指數。而未帶有“港股”字樣的“新產品”,從類型上看以主題基金為主,例如浙商全景消費二季度通過配置了李寧、申洲國際等港股紡織行業個股,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單一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但是“新產品”中港股平均倉位為26.21%,港股配置力度普遍不高,因此這類基金可以作為傳統主題基金的補充。

此外,由於不受QDII額度限制,目前配置香港市場最方便的路徑就是購買投資港股的滬港深基金,但是港股相關研究及投資經驗的人才稀缺仍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障礙;並且,作為新推出的跨區域基金類型,滬港深基金普遍缺乏長期業績作為參照,在監管加碼後,新老滬港深基金如何進行資產配置以及業績的可持續性都有待進一步觀察。

滬港深基金整體遭遇淨贖回,如何篩選這類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