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理想主義的代表:浪子心聲

(文字來源於原創網絡播客節目《亦談亦唱》,版權歸屬濟南新卓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作者本人。如有引用,請聯繫作者。)


我上學的時候,武俠小說火的很,像金庸、古龍、梁羽生、肖逸、溫瑞安、臥龍生等等,都是我們那個年代的男孩子熟悉的作家,也沒少看他們的書。特別是古龍,他作品裡的男主角幾乎都具有這麼一種特質:年少輕狂,性情灑脫,武功高超,偏偏又風流倜儻,才貌雙全,不僅成就了江湖英名,還惹得小說裡的美女、公主們個個相思成疾,恨不得以身相許——那簡直是那個時代男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

後來才知道了一個詞,叫“浪子”,好像就是形容古龍小說裡的這些人的,但是,年輕時候不怎麼懂風月人情、也沒什麼閱歷起伏,不知道“浪子”到底是流浪天涯,還是浪蕩不羈,理解上終究還是停留在表面的意思。

不過今天我倒是有點興致,來說說“浪子”。

浪漫理想主義的代表:浪子心聲

寫武俠小說的大師們都老了。但古龍雖去,浪子卻永恆於世。那麼什麼是浪子呢?我簡單查閱了一下,現代漢語對這個詞的解釋恐怕都不是什麼太好的意思:比如浪跡天涯、四處漂泊、居無定所的人叫浪子,或者做壞事的人叫浪子,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大概就是指這種人,還有解釋是說不受習俗慣例和道德規範約束的放蕩不羈的人、特別是生活放蕩、不務正業的人叫浪子。

其實浪子這個詞是很難定義的,我不是想給浪子正名,我是覺得浪子與其說是一種人,還不如說是男人的一種心態,浪子是渴望漂泊、期待自由,無拘無束的一種精神狀態。

如果拋開浪漫主義的面紗,從理性角度深入分析浪子心態的話,那無非有這麼幾種原因。

第一,浪子心態的人多數在幼年時期就有著不太穩定的生活,比如《水滸》裡的浪子燕青,小時候就是盧俊義佳收養的孤兒,也就是家奴啊,後來還被盧俊義的管家趕出了家門。所以他們從小就很難完全的信任一個人,但是又極度需要社會的認可,所以他們通常表現出仗義疏財,為人義氣的一面,而長期寄人籬下的生活養成了浪子四海為家、隨遇而安的個性。

浪漫理想主義的代表:浪子心聲

第二,浪子大多精通才藝,甚至身懷絕技。像上面吹拉彈唱、怎麼也得會上一兩手,著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文藝青年啊,比如小李飛刀李尋歡,一手飛刀出神入化,燕青不僅精通吹蕭,還練過川弩和相撲,再加上長相又高大英俊,放到現在那簡直就是文藝男神啊。

浪漫理想主義的代表:浪子心聲

第三,有江湖才有浪子。江湖不是社會,或者說不是主流社會。江湖是什麼?江湖是一種非主流的、邊緣化的社會環境,是對傳統社會規則的背叛或者逃離,只有在這種環境下,內心深處的自由精神才可能明顯的展露出來,但是自由精神和高遠的性情是很難和世俗同流的,所以浪子只有在江湖中才能流露本性,展現才華。

主流社會重視規則和禮法,而江湖看中的是情義和個性,浪子和自由、反叛、獨立的精神,從來都沒有真正分來過。江湖是他們的棲身之所,更是浪子的精神安慰和內心寄託。

浪漫理想主義的代表:浪子心聲

嚴格的說,武俠世界裡的浪子在現代社會里幾乎已經不復存在了,幾百年前,要找個山高水遠、封閉自在的地方,還是不難的,或者,就靠著一身俠肝義膽和忠烈義氣,行走江湖也能交到幾個朋友,靠仗義吃口飯還是沒什麼問題的,“仗義”這就是最原始的個人信用體系啊。可現在社會,人幾乎時時刻刻也離不開信息的干擾,不僅客觀上無法逃避社會關係,主觀上也不可能純粹靠個人的口碑混飯吃了。因為現代社會講究是契約精神,而不是江湖義氣,浪子在現代社會是吃不開的。

所以,我們為什麼說浪子已經不再是一種生活狀態,而是一種心態。也就是說,你想過浪子一樣的生活,很難,但是每個人心裡,未必沒有浪子的心態。

浪漫理想主義的代表:浪子心聲

浪子什麼心態呢?浪子心態說到底是一種孤獨感和邊緣感。你以為浪子是看不透世事變化嗎?浪子之所以浪,就是因為太理解這世事,表面對一切無所謂,但內心卻十分掙扎,只是從不輕易表露。對世故太善感,所以註定了孤獨。情感豐富又隱藏的很好,太過於感性又很難傾吐,自己把自己搞滄桑了。這種心態的人,可以身在社會,心在江湖啊,無論什麼環境,他們的心裡都很難找到一個落腳點,很難感覺到安全和滿足。所謂心在流浪,最難安定。

但是最難安定不代表不想安定,浪子看似風過無痕,來去瀟灑,其實那隻不過是在掩飾內心的脆弱和不安,他們從來都極度渴望安定,極度渴望一個紅顏知己或是生死之交,渴望一個能走心的朋友或是愛人。一旦遇到這麼個人,浪子比誰都更珍惜安定團結和諧愉快的生活局面,但是這還不是本質,真正的浪子不是因為遇到了這個人或是找到了安定感就放棄了內心的追求,沉溺在溫暖安全的小窩裡。浪子心態說到底始終是一種自由精神,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意志,他們始終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並且不會輕易放棄追逐。

所以,說白了,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只能叫浪蕩,不能叫浪子,什麼差別?就差了理想和情懷。

浪漫理想主義的代表:浪子心聲

浪子可以不拘禮數,別指望他們跟你天長地久,但他們一定遵從基本的信念,比如不輕易妥協,不為名利所累,比如一諾千金,可以為朋友肝腦塗地。

也就是說,浪子放任的是性情,但絕不是不講規矩。行走江湖,怎麼也得講個“義”字嗎。孔子有句話說的好:“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說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但不會超出規矩和約束,這些規矩和約束不僅僅是法律和道德,還有江湖信義和個人操守。“盜亦有道”,才是浪子的真性情和真膽識。

從本質上說,浪子是哲學家,是典型的出世主義者。他們一生都在追求公平和自由,只不過追求的比較抽象罷了,但是抽象的公平和自由就像真空一樣,是不存在的,而現實正事因為充滿羈絆和約束,所以才穩妥安定。這是浪子不拘禮法、放浪形骸的根本原因。不是他們看不破,是看破了也改變不了,所以他們不再屈從於從現實裡找尋溫暖,而是為理想和真性情奔走天涯,對很多人而言,這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但是浪子身上的光輝恰恰也在於此,終其一生漂泊,求的是一份虛無的自由和追逐的快樂。

這,也是一種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