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國本」,到底是爲什麼

從公元1586年開始,表面上四海昇平的大明王朝暗流湧動。

爭“國本”,到底是為什麼


萬曆皇帝

萬曆皇帝的大兒子叫朱常洛,是無可爭議的太子,但生母王氏原來是李太后身邊的宮女,而且萬曆皇帝不喜歡這個女人,牽連也不喜歡這個大兒子。

爭“國本”,到底是為什麼


朱常洛

萬曆皇帝喜歡的是他的另一個兒子朱常洵,朱常洵母親是鄭貴妃,深得萬曆寵愛,愛母及子,母子同貴。

爭“國本”,到底是為什麼

朱常洵

於是萬曆皇帝想立幼廢長。結果朝臣反應強烈,有撞牆的,有上吊的,有哭昏過去的,最後以內閣總辭作為回應。

這次國本之爭歷時數十年,有七位閣老被撤職,一百多位大臣被降職。但補缺提拔上來的“待詔”們卻並沒有給皇帝面子,依舊不依不饒地勸諫,別說降職流放,砍頭也在所不惜,上演了一部慘烈的悲情大劇。

明朝是個很有意思的朝代,做臣子的和當皇上的都很有個性。為臣的好像都不把官當回事,被罷免,被廷仗,遭流徙,乃至被砍頭,都很無所謂。但這種場面還是很少有,其背後的原因還是有必要分析一下的。

後世有人會說,不過官油子求名而已。這當然不值一駁。個別人,短時間跟皇帝對著幹固然有,但這種大場面絕非初出茅廬的新官蛋子一時衝動。在這個層面上,大家都是宦海沉浮,沒有衝動者。

這就要從明朝的制度說起。朱元璋得了天下,吸取兩宋滅亡教訓,開始分封諸王。後來成了定律,王爺不能留京,到了年數,麻溜兒滾到封地當土財主去。藉故拖延不離京,肯有可能被廢爵。

也許在朝臣看來,福王朱常洵,不過就是當年的朱高煦嘛!

有明一朝,僅是大規模的藩王叛亂就有三起。首屈一指,燕王朱棣“靖難之役”,漢王朱高煦,寧王朱宸濠。其餘小型叛亂,諸如安化王朱寘鐇叛亂等等,屢屢不絕。

爭“國本”,到底是為什麼

明成祖燕王朱棣

封建社會,再沒有比皇位繼承製度更大的政治問題了,“廢長立幼”自古就是取亂之道。“國本”之爭絕不是意氣之爭,而是涉及到國家安危的頂天大事。

真要廢長立幼,太子朱常洛何處?太子無罪被貶,日後叛亂,又當何處?

藩王作亂,必是不死不休,無招安可能,可謂成王敗寇。屆時生靈塗炭,國家動盪,民不聊生。就算那時廢太子安分守己,不爭不搶,也必有野心家借事而起。燕王朱棣即位後,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持續數十年之久。明亡後,一個朱三太子就讓清朝皇帝從順治帝警惕到乾隆帝。都是這個原因。

幼子得位,得來不正,也是取亂之道。

所以,作為臣子,必然要禁絕這種必生禍亂的事,這不僅是知識分子風骨,也是老成謀國的必然。與這件事相比,被貶官流放甚至殺頭就很次要了。

爭“國本”,爭得就是國安。

清朝則不同,王爺除了特許外差辦事,不能離京,整天就在北京城內。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就想作亂,也沒有兵權,所以即使清朝皇位繼承再亂,也沒有朝臣像明朝這樣不死不休,是因為制度保證了不會因為繼承權的問題而出現內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