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架構和平台傻傻分不清楚?老司機這次都說清了

汽車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從一百年前只有少數貴族才能擁有,到今天幾乎成為每一個普通家庭的必備品,它的快速發展得益於造車技術的進步,這其中有四次里程碑式的發展。

最早是手工作坊式。在汽車剛誕生時期,汽車的主流製造方式都是純手工打造,每裝配一輛汽車要728個人工小時,年產量大約12輛,以當時的產能根本沒辦法供應大眾的需求。所以,當時汽車也成為了貴族的產物。

而到了1913年,福特T型車創造了流水線作業,將整車組裝時間縮短至90分鐘,生產力大幅倍增,汽車工業進入2.0時代。

汽車架構和平臺傻傻分不清楚?老司機這次都說清了

後來,1970年,大眾按照車身尺寸級別劃分,同級別車型可以在同一流水線完成製造組裝。而後,零部件、底盤甚至動力總成的通用比例不斷上升,廠商在製造研發上的成本也進一步降低。

第四次飛躍,屬於模塊化架構。模塊化架構的發展仍處於初期階段,只有少量佔據業績優勢的車企,從多平臺生產模式中解脫出來。目前世界上相對成熟的模塊化架構屈指可數:如寶馬UKL/CLAR、奔馳MFA、大眾MQB/MLB、豐田TNGA、雷諾-日產的CMF等,基本都是國際一線車企。

汽車架構和平臺傻傻分不清楚?老司機這次都說清了

最近,吉利汽車發佈了完全自主研發的BMA基礎模塊化架構,成為中國汽車品牌首個真正掌握模塊化架構技術的車企,宣告吉利正式進入汽車生產研發的全新時代,在核心技術層面躋身國際第一梯隊。此外,架構的建立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足夠的技術和資金支持;而且規模化也很重要,沒有百萬以上的年銷量,以及眾多新車型的開發需求,模塊化架構將反而拖累企業。作為自主品牌的一哥,從產品到銷量,吉利無疑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全要素。

汽車架構和平臺傻傻分不清楚?老司機這次都說清了

那麼,你可能會問了,以前都聽說某款產品是基礎什麼什麼平臺打造的,甚至多款產品同時在一個平臺上打造。這個架構又是個什麼鬼?接下來,為您慢慢梳理。

其實,“架構”、“平臺”這些都是廠商較為專業的名詞,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咱們大家在進4S店、汽修廠修車時,總是聽說一句話“這什麼車和什麼車的配件是通用的”。這一點,就能判斷這兩臺汽車是同一平臺生產出的。就好像我們玩拼裝模型,有飛機、輪船、汽車各個不同的模型所拼裝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飛機模型也不可能拼出輪船來。

有人說你這樣說我好像明白平臺的意思了,但是模塊化架構是什麼意思呢?架構就好像玩的樂高積木一樣,所有的模型都能夠拼出來,不管是飛機大炮,只要你的數量夠就能拼好! 原則上來講,架構是大於平臺的更高一級的產物。

與普通平臺化流水線作業相比,模塊化架構優勢眾多:車型變化多、開發上市快、質量易保障。最重要的是,基於這個架構的所有產品都可以共享,有效節省了研發的成本。吉利BMA基礎模塊化架構,可同時研發多種動力總成的優勢,包括燃油、混動、電動車型竇可同時開發,在與國際一線車企的競爭中,能夠吉利帶來充足的市場主動性。

汽車架構和平臺傻傻分不清楚?老司機這次都說清了

A級車型作為消費群體最為關注的汽車產品。BMA架構的推出,正是為了滿足年輕消費者更加多元化的用車需求,該架構未來將向年輕消費者提供更具駕乘樂趣產品體驗。諸如,可適用於A0至A+級,涵蓋SUV、轎車、MPV等多種車型;通過開發模塊化懸置系統、模塊化冷卻系統,可搭載1.0TD、1.4T、1.5TD等多種形式的汽油動力和混合動力;先進的主被動安全設計,未來可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帶動中國A級車市的全面升級。

就在吉利發佈全新BMA基礎模塊化架構的同時,一款內部代號為“SX11”的吉利新車型也陸續被媒體曝光。據瞭解,SX11是BMA上誕生的首款A級SUV產品,在日前流出的性能測試視頻中,搭載1.5TD發動機的SX11百公里加速成績僅為7.9秒的成績,直接秒殺了BBA同級車型。

除了速度快、性能好,SX11在外觀上也更加大膽。富於肌肉線條的腰線和犀利大燈,將時尚動感元素彰顯無遺,絕對符合當下90後年輕群體的審美。作為BMA架構下的頭炮產品,SX11可以說將BMA架構的特點和優勢利用得淋漓盡致,或將成為該架構之下的經典車型。

汽車架構和平臺傻傻分不清楚?老司機這次都說清了

眾所周知,吉利的目標一直都是全球汽車市場,所以吉利也一直在努力邁出前進的步伐。從BMA模塊化架構我們就能看出,吉利汽車希望通過該架構的運用在保證產品品質升級的基礎上,大幅縮短吉利車型的研發週期、降低車型研發成本,加快新產品的研發速度,並輔以更加靈活的市場策略,進一步加快全球化佈局。

“吉利汽車20200戰略”的實現,尤其是進入全球汽車企業前十強,成為最具競爭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國汽車品牌,BMA架構都將會是關鍵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