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共治”扮靓宜居薛城

近日,薛城区长江路改造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只见运输车来回穿梭、挖掘机轰鸣不断,工人们正埋头苦干;在小沙河黑臭水体整治现场,勾机隆隆作响,挥铲挖掘河内淤泥;随着挖掘机“铁臂”挥下,几座违建小房被夷为平地,彩钢板夹层的塑料泡沫四处纷飞……今年以来,薛城区区全力担当“五城同创”主战场、核心区的政治使命,打出道路提升、水域治理、污染防治“组合拳”,全力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之城、“宜居宜业”的品质之城。

破旧立新,畅通城市“毛细血管”

道路犹如一个城市的“毛细血管”,是城市发展承载力和文明度的集中体现,薛城区立足于“五城同创”,投入真金白银,坚持向“主动脉”和“小血管”同时发力、同步提升,采用多种类机械化作业提升工作效率,现完成长江东路、临山路、永福南路、留城巷、福泉巷、凤承巷7条道路改造提升。并对提升的道路进行苗木补植,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对长江路、临山路、黄河路、永福路进行渗水步道建设。截至目前,共提升道路约8000米,沥青砼路面铺设约9万平方米,安装路沿石约1.7万米,铺设透水步道及花砖约1.5万米,补植苗木约1800余株。一条条城市道路修补硬化、铺油划线、绿化提升,薛城的道路在破旧立新中演绎着脱胎换骨式的“蝶变”。

该区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环卫精神,每天连续奋战18小时对城区进行清扫、冲洗,每天洒水频次增加至6次,机械化清扫频次增加至4次,人工普扫长达18小时。自5月以来已使用高压冲水管对城区内50余条街巷的地面、站台路标和垃圾桶进行高压冲洗,彻底清除路面油污,还原道路本色,一条条宽广整洁的道路,成为薛城最靓丽的风景线。

清淤治污,建设环城“绿水长廊”

近日,笔者走在小沙河附近,随处可见垂钓爱好者的身影,他们对水质量的提升由衷赞叹。实施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是薛城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针对流经城区内的小沙河,实施“截、清、治、修、补”五位一体协同治理,对9.1公里小沙河进行彻底整治,目前已完成小沙河东支治理,小沙河西支完成了海化北门上游河道清於工程和天山路景观打造,正在建设黄河路截污管道,打造东丁社区湿地公园,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站、生物转盘、磁混凝沉淀等工程。同时,引进强化耦合膜生物反应技术,在小沙河东支新城污水处理厂出水河道下游水域安装膜组件36套,曝气管432支,增氧泵2台,有效提升小沙河东支河道水体的自净化能力和自修复能力。

对该区污水处理厂现有排水设施进行更新,引进除磷新技术,投资400余万元新上降磷罐体设备2台,购置脱氮生物制剂,对进厂污水总磷进行强化处理,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投资300万元启动了污水应急调水工程,将泰山路以东,永兴路以北区域污水并入峨眉山路管网,每天调污水7000余立方米进入新城污水处理厂处理,有效降低老城污水处理厂负荷。实施了武夷山路污水管网维修改造工程,建设污水检查井3座,铺设污水管道140米,有效缓解新城武夷山路周边污水排放带来的河道水体及环境污染问题。

标本兼治,打造环境“首善之区”

连日来,薛城区坚持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由点及线、兼顾全面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永福路、永兴路、泰山路、黄河路、临山路等城区主干道进行了重点整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整治任务落实到各相关单位,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集中规范整治占道经营、露天烧烤、乱摆乱放、乱贴乱画等违规违章行为,近一个月来,共查处流动摊点832个,规范店外经营320户,取缔露天烧烤摊点8处,清理乱贴乱画2万余张;对城区主干道沿街门头牌匾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拆除黄河西路、永福北路、临山西路、永兴东路等区域不符合标准广告牌匾246块,同时,对存在安全隐患、未经审批大型户外广告、楼顶广告以及其他悬挂高架广告等依法进行拆除;加大巡查、拆除力度,重点对火车站周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违法违规建设及居民社区内乱搭乱建现象进行彻查、强拆,截止目前,累计拆除违法建设近5万余平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