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电视购物客服,我们竟让客户“不要买”

身为电视购物客服,我们竟让客户“不要买”

那是1999年,故事得从当年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说起,一家私人的电视购物公司。

当年年轻不经事,一个人摸爬滚打着,就想在都市里生活下去。或许是因为自己长得娇小玲珑,称得上乖巧,在口才上也算能说会道,经过面试我正式成为公司的一名售后客服人员。

公司不大,几百平米的写字间,最关键的是位置,寸土寸金。人也不多,仅二十来个人。

老总是上海人,瘦瘦的,很斯文,虽然戴着眼镜,但仍然能感觉到他目光如炬,绝对可以形容为精明。有钱,应该是一定的。我曾帮老总买过一回感冒药,他直接从一叠百元大钞里面抽了好几张给我,让我看着买。

公司的产品种类较多,主要是增高、减肥、美白、战痘、去疤一类的。那时候的电视购物广告铺天盖地,产品鱼龙混杂。

据说,公司产品在电视上做广告,费用很高,所以老总常常会叮嘱我们: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潜在客户!这时,他会用目光扫视在场的每一个人,确认都已收到并点头回应。

公司每天定时在卫视上播放产品广告,几乎在广告播出的同一时间,咨询电话就会一个接着一个的爆响起来。

这个时候,我们的角色就是电话坐席人员,负责解答客户来电咨询和回复疑问,最主要是促成销售,提高邮购成交量。一般我们会遇到如下一些提问,但我们都会有一些比较精妙的解答:

“你们的产品是不是正品?”

“当然,你放心,如果不是正品,没有相关手续,是不能在电视上播放的。”

其实,这仅仅是我们自己想象的答案,未经过考证的。

“你们的产品是不是真的有效呢?”

“是的,这方面你完全可以放心,品质决定销售,如果你知道我们的销售量,就会100%了解我们产品的功效了,当然用了你绝对不会后悔。”

又是一颗定心丸,真实来讲是否有效,因为没有用户的反馈,无法考究,当然具体销量也无从知晓,我们只知道,热线电话爆多,汇款单也爆多。

就这样,我们几个客服妹妹,每天在广告播出时准时接听热线,绝无遗漏。

当然,批发、经销等销售渠道,更是卖得火爆的,每天忙得送货司机都是风尘仆仆的样子,在办公室进进出出。

所以,我们更羡慕其他同事,因为他们做的是大生意,相应的肯定会有高提成。

公司内部装修还是很明亮典雅的,在公司前台的背后,有一个产品的展示区域,各种功能产品摆满了展示架,整整齐齐,配合着柔和的灯光,显得颇为高档。产品价格从398元至几千元不等。

本地的顾客看到电视广告后,不会通过邮寄方式购买,会直接到公司现场购买。

当然,也有的外地人,多半是来出差或者旅游的,估计是想顺便带上一套产品回去给丈夫妻儿,想讨他们心欢。

对这种上门购买、一掷千金的顾客,我们是不怜惜口才的。甚至,有些顾客会直接扔出一大摞百元现金,趾高气昂地指着最贵的产品: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给我来一套。”

“是的,先生,你真有眼光,这是我们最新最好的产品了。”

“我们马上为你做一个精美的包装,送人上档次,自用又实惠,真的很赚啦。”

我们似乎有些谄媚的笑着,殷勤的招呼,递水,然后顺利卖出产品。

暗地里,我们几个客服妹妹都会讨论,这些有钱人,买一台瘦身器械的钱,就得是我们几个月的工资了,他们确实是我们的“上帝”。

对于这类人群的购买,我们基本不会从心底里想知道,产品到底有没有效果,而更多的会想着,提成会有多高。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顾客还是很纠结的,她一定要知道这个产品到底效果好不好,所以我们也备有试用装。

记得曾有一位女士想购买美白产品,为了验证效果,我们便让她伸出手,将产品倒出来,涂抹在她的手背上。当时,我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该产品的真容,倒出来的东西与其说是乳液,不如准确的说更像豆浆,不浓很清。

为了保证有效果,我们只能用较大的力量把乳液来回在顾客手背上搓揉,现在回头想想,说实在的,就是用一般的润肤霜,使劲搓揉一个地方,这个位置的肤色也会变得与其它地方不一样,会白上许多。

女士看到效果很满意,很爽快地买走了,我们的心里欢欣雀跃着。

“反正试用装是没有量的特别限制的,不如新开一瓶美白液,让我们自己也更白一点?”想象美好且让人期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这么贵的产品我们买不起,用试用装体验一下,还是很满足的,我们几个就这么合计着。

说干就干,为了验证,我们把自己的脸当作了试验“基地”。

在偷偷的试用一段时间后,“白“的奇迹并没有发生在我们任何一个人脸上。我的脸上反而长出了一些小红疙瘩,肯定是过敏了。

至此,我们几个客服妹妹大概知道了,我们的产品,并不像我们产品广告里宣传的有那么神奇的功效。

但工作还是要继续,因为生活没有停止。

有一天,公司里突然运来10箱左右的新产品,我们正想知道是什么,老总便让销售经理安排大家对新产品进行包装。

原来是一款瘦身鞋,鞋长只有正常鞋子的一半,面料就是普通的布料,做成横条纹的样子,颜色有多种。鞋后跟的部位刚好把脚的前掌包住,穿上便像是随时踮着脚在走路,想来瘦身效果应该是很好的。

鞋盒子是做好纹路的,我们只需要按照纹路把盒子折好,然后把鞋子放进去,再包装完毕,贴上专用的水印封条,整个程序就结束了。

第二天,也没见新款瘦身鞋摆放在展架上销售,据那位经常忙得不可开交的司机同事透露,这款鞋子售价168元,专走批发渠道,关键是成本,据说只要8元……

他的情报一向很准,想来是没有错的了。我们都“啧啧”称道:真的好赚啊!

当然,我们内心对整个事件持保留态度:正常的产品,不都是打包好的成品么?难不成为了节约成本,所以,由我们自行包装?

猜疑是我们的权利,在城市里生活下去更是我们的责任。

一个平常又不平常的早上,我们刚刚打扫完卫生,准备开始上班。突然,走廊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夹杂着一些说话声“快,快”“进去先打开柜子”。

说时迟那时快,还没有等大家分辨出这群人的意图,他们就已经冲进了产品展示区,前台小妹妹也只是无力的呼喊了几声:“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是要干什么!”没有任何人回应。

紧接着,他们有些人打开展架下面的柜子,把里面的产品通通给翻了出来,有一个人拿着照相机,对着产品“咔、咔、咔”的,挨个拍照。

整个现场显得杂乱无章,所有的产品堆在一起,完全暴露在镁光灯下。有的减肥器械被折断,有的产品液体已经洒出来,有的产品甚至包装盒上已经起了霉点。

就这样风风火火的一阵子,老总急冲冲从办公室跑出来,满脸堆笑,见人就递上一支烟。

气氛似乎缓和了一些,其中一位领导模样的中年男人发话道:“有人举报你们公司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我们也是例行公事,希望你们配合!”

茶上来了,老总又陪着他们吐了好多个烟圈,开始不轻不重地回答着提问,寒喧了几分钟的样子,那个领导模样的中年人则被老总请进了他的办公室,余下的人,被销售经理请到会议室宽坐,依然陪茶,聊天。

差不多半小时左右的功夫,老总办公室门开了,我们都伸长了脖子,想一探究竟。

老总依旧笑盈盈的,把领导模样的男人送了出来,双方握着手,友好道别。

“请慢走!”

“有空再来啊!”

“好说,好说。”中年男人一改当初严肃的态度,变得和蔼可亲起来。直到把方才急勿勿进来的那一群人送到走廊最尽头,老总又挥了挥手,才折返回来。

“就是工商局的例行检查,没有什么影响了,大家安心工作吧!”老总对着大家说了这么一句,就径直回到办公室,我们面面相觑着,都没有吱声。

一边,销售经理马上安排大家把被查的产品收拾好,并强调不要再放回之前的柜子里,而是装箱打包后放进了最里面的房间里,门上挂着牌子“总经理办公室”。

一切来得太突然,又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平静得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总是努力的想去知道些什么,想猜却猜不出来。

然而,不久后的一天,一个大爷带着他的孙子来到我们展品现场,事情似乎有了戏剧性的改变。很庆幸,当时老总不在公司。

当大爷牵着小男孩走到公司门口时,我们几乎同时注意到了,比大爷额上皱纹更深的,是小男孩的半边脸上触目惊心的疤痕。

爷孙俩的穿着朴素得有些褴褛,小男孩长着圆圆的脑袋,其实真的很可爱。他怯生生地看着我们,使劲往爷爷身后躲藏。

大爷开口道:“我孙子被开水烫伤了,也用过了很多的药,看电视说,你们这里有去疤痕的药水效果很好,我想买来给我孙子擦擦。”开场白很直接,说完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很慈爱的样子。

不约而同的,我们几个客服妹妹,居然没有一个人回答说“好的,可以”。

或许是我们内心原本就知道,那15毫升一瓶、价值398元的去疤精华液,对这么一个有严重烫伤伤疤的小男孩来说,基本没有作用。

大爷竟自顾自的在货架上找起来,他要的产品,仿佛在找寻着他所有的希望。

终于,我和另一个妹妹实在不忍,看着大爷,拉着小男孩,柔声细语地说道:“大爷,你孙子这个疤痕,面积太大了,这么小小的一瓶,还这么贵,你用了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另外几位妹妹也马上随声应和着:“建议你不要购买,还是去正规医院想其它去疤的办法要紧!”

我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同时都望向一个方向,老总办公室关着门,关着灯,应该是不在公司,我们心照不宣的,都在暗自庆幸。

回头看着大爷那失望的眼神,我们很不忍,好像是打碎了大爷的一件心爱的宝物,要知道,那可能是他最后的希望。但同时,我们更不能忍的,是真的卖一瓶398元的无效产品给大爷,换一个空壳的希望。

此时,作为客服人员的我们,没有经过特别的沟通,但想法却高度统一:不能为了工资,为了提成,就完全出卖自己的良心!

其实,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产品此时就是神仙水,点滴去疤。然而,我们都知道,并不是。

我们继续揉碎着大爷的希望,发挥着自己优秀的口才,劝他不要购买。有一个客服妹妹甚至还给他出着主意,介绍了一些听说去疤效果好的医院,让他不妨去那些地方试试。

终于,大爷牵着孙子走了,或许有失望,或许有感激,或许还有眼泪和无奈。

那一次事件后,陆续地又走了两个客服妹妹,当然,新人也很及时地补充进来,毕竟那时候找工作并不容易。

我的内心也在想走想留间犹豫着,只是还没有遇到一个完全让自己下定决心离开的理由。直到有一天早上,我们刚收拾好展架,摆放好产品,走廊上迎面走来一对农村夫妇打扮的男女。

“请问,你们这里有一种吃了可以增高的产品么”?男人问道。

“是的,我们这里有一种增高产品,名字叫‘步步高升’,请问你们是准备买买给多大的小孩吃的呢?”我们张罗起来。

“哦,我们老两口有两个女子,一个21岁,一个22岁,都只有1.45米左右,看你们广告打得好,想买回去吃了,让她们长得再高一些!”

21岁,22岁,基本是没有可能再长了,我们都知道,先不说这个产品是否有效果,就是真的有效果,这个年龄服用了,那也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看着对面的老总办公室里亮着灯,我们无论说一句什么样的话,他一定可以听得一清二楚。我们只能尽量默不作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几个客服妹妹,没有一个人继续主动介绍产品功效,只是招呼他们看看说明书。

他们就那么自顾自的讨论着:“嗯,这个肯定好,电视广告上都说了的。”

“就是,女子太矮了,再怎么都得试试。”

我们依旧没有说话,第一次任由顾客像逛超市般自行挑选着产品。

直到最后,他们选定了两盒,498元一盒的“步步高升”。

关键是在他们付款的时候。

那是一个包裹得很严实的塑料口袋,里面还用红布缠了又缠,很多层。终于露出了现金,10元一张的,有些潮湿,似乎还有霉味,叠放得却很整齐,一看就知道,这是攒了很久的样子,他们一定是当成宝贝珍藏。

男人数着钱,一张一张的,数好后,递给女人,女人又再数一遍,很细心,很小心,生怕会数错。

我的内心涌上一阵阵酸楚,是应该可怜天下父母心?还是应该摸摸自己的良心?这近千元说不定是他们全家人一个月或两个月,甚至三个月的生活费……我不敢再继续往下想,害怕眼泪随时会夺眶而出。

后来没过几天,我就主动离职了。大概半年以后,我通过报纸得知,公司因涉嫌制假贩假被查封,老总也在逃,被通缉。

假,表示东西是不真实的,终究是经不起检验的,是不敢暴露在阳光下的。假的东西,害人伤己,它的存在,就象一颗颗毒瘤,是最应该被整治和清除的。 世间工种零零种种何止365行?倘若人人都仗着对自身所处行业的了解,而纷纷推出以假乱真的产品,将是何其不幸?

离职之后,我如释重负。

-END-

紫烟凝冰,一个文字爱好者。

- 6 月 新 书 -

身为电视购物客服,我们竟让客户“不要买”

-更 多 好 书-

身为电视购物客服,我们竟让客户“不要买”


About us

真诚讲述世间每个平凡人的职业和人生故事

带你遇见“一千零一种人生”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