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財富傳承:揭開家族辦公室的面紗

國內家族辦公室剛剛起步,什麼是Family Office?它在設立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藉助家族辦公室傳長青基業,承永續精神?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解讀。

一:家族辦公室的定義

有人認為家族辦公室就像個管家,給家族或高淨值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提供資產配置,或者側重於管家式的服務;有人認為家族辦公室側重於財富的傳承、保值增值;有人認為家族辦公室的重點應放在家族家風、家族文化的傳承上。在我看來,這些對於家族辦公室的理解都是合情合理的,接下來談談我的理解。

我從2004年開始做律師,但頂多是六年前才第一次知道家族辦公室。四年前才產生這樣的想法:什麼時候我們能和家族辦公室進行業務合作?2014年,在全國律協民委會的婚姻家庭法論壇上,國外專家對家族辦公室進行了初步介紹,很多律師當時就感覺家族信託、家族辦公室向我們走近了。2015年,一次聚會上,朋友提出為什麼不能籌辦一個家族辦公室呢?我一聽很感興趣,靈感、情懷和使命感的交集,促使了江蘇第一家家族辦公室的誕生。我對家族辦公室的運營目的並不像其他機構介紹得那麼高大上,接觸到眾多高淨值的人群,他們給家辦的定位,最重要的一條不是傳承,也不是資產的配置,他們最關心的是安全。所有人給我們強調的第一點就是安全,其次是資產的保值,而不是增值。

和這些超級富豪講資產配置是很荒謬的事情,尤其是律師,這些人無一不是社會精英,歷經商戰風雨,人家才是資產配置的大師,咱們是什麼?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這如同游泳初學者去和孫揚講如何將泳姿運用得更完美。所以說,在籌辦家族辦公室和運營的過程中,很多人都由於不瞭解或者說對家辦的業務方向有錯誤認識,想把它做成大而全,這樣的業務類型目標反而會制約業務發展。因為家族辦公室在中國剛剛才起步,所以我們應該是立足某一點,某一個方面作為業務特長,這樣才能把家族辦公室的業務做好。如同笨鳥俱樂部的婚姻家事律師,不可能同時去做刑辯或是侵權,這樣做的話也不可能把業務做精通。

同樣如此,家辦也應側重於某一個方面。

二:目前國內家族辦公室的類型

1、根據設立人劃分

第一種類型是私人自設家族內部的家辦,例如“洛克菲勒”家族,從美國以及歐洲的發展歷史來看,真正的家辦是從企業家族內部需要而激發的產物。逐漸發展後;第二種類型就是由銀行、信託機構設立的家族辦公室;第三種類型是由專業人士設立獨立的家辦。

2、根據業務服務類型劃分

第一種是以銷售為導向,第二種以顧問為導向,第三種是提供綜合性服務,也就是銷售和顧問結合。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的家族辦公室,它所提供的服務類型是銷售為導向的。銷售什麼呢?某一種定製的產品。例如理財產品、信託產品,以消費為主,以顧問服務為輔。這是客觀現實的選擇,而非理想的選擇,因為設立家辦要資金,要盈利,要現金流,這些因素決定了理想的豐滿和現實的骨感。我理想中的家族辦公室是以顧問服務為業務導向,這也是我們的宗旨。也就是說我們設個家族辦公室,我們不應當幫我們的客戶去選擇某個理財產品、某個保險或者某個資產的配置這種服務,而應當是給他提供真正的顧問,給他提供顧問的服務,就像我們的家族顧問、法律顧問一樣,以顧問為導向而不應以銷售額為導向。

三、家族辦公室的設立

家辦的設立通常是律師、保險、稅務、信託、注會還有投資、慈善這幾類專業人士的組合,因為

家辦是一個對專業、業務要求非常高的機構,我們擔任它的股東或投資人應當具備專業素養,否則無法發展家辦業務。律師看待家辦是把它作為律師的客戶來考慮,如同家辦是一個公司,我們給家辦提供服務。但我超越了這一步,我們不僅是家辦的律師,為家辦提供顧問服務,同時也是家辦的股東,以這樣的方式來對家辦的業務發展貢獻自己的專業力量。所有設立家辦的股東,一定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使命感,不然會在思想上和業務開拓上產生巨大的分歧。例如我們設立家辦時和所有合夥人強調一定要做純粹的家辦,一定要以顧問為導向,一定不能以銷售為導向,大家一定要有這個共識,如果沒有這個共識寧願不合作,免得傷了和氣。達成共識以後就面臨一個現實中的問題:盈利。投資(實體)公司對律師而言,完全是新創業。怎麼樣獲取利潤?什麼時候獲利?什麼時候能夠產生收益?這個時候就要靠我們價值觀來體現。預設三年,我們一直在投入,不直接產生收益,我們不給獲得利益設時限。目前我們家辦對於運營的整個籌備和投入已經有三年多的時間,確實我們每個人都在投入,目前還沒有看到收入,更別提利潤了。如果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使命感的話,很有可能我們已經籌辦不下去了。所以如果未來你想投入家辦這樣一個實際的業務,合作伙伴必須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使命感,必須要設一個共同認可的運營機制以及為何時盈利設一個目標值,如果不提前予以充分考量的話,在運營中會寸步難行!

籌辦家族辦公室並非表面上看起來的輕鬆,首先各成員均需具有強大的知識儲備,其次就是股權分配的問題,核心團隊和非核心團隊他們的股權比例該如何設置?在設辦家辦的時我負責搭建股權架構,我把核心的團隊作為直接的合夥人,做GP;非核心團隊我們把它放到另外一個持股機構裡面,放到另外一個合夥企業裡面去,他們做二級的合夥人。專門放一個持股機構,這樣他們不直接參與我們家族辦公室本身運營的決策,他們做LP。當我把這樣一個股權結構的架構、設計跟每個股東進行通報時,有人覺得這樣一起合作挺不錯的,有人認為憑什麼你是直接持股,而我間接持股,運營機構覺得我作用挺大的,可是你沒有把我放到跟你們創始人完全平起平坐的地位,心裡很不平衡。所以這些時候要用大量的精力去和這些人進行股權設計,股權比例、業務開展等問題進行一個溝通,這個工作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萬事開頭難,當還沒有家辦業務、還沒創收、還沒有收入來源的時候,先在內部把所有的事情梳理完畢

四:家辦設立中的兩點心得

1、善用政府政策

家族辦公室屬於準金融機構,若股東里有剛畢業的研究生或是金融創業者的話非常有優勢,各地方政府對金融創新型公司或合夥企業予以大力扶持。例如在南京的建鄴區,可以直接申請政府無償資助,金額可達80萬到100萬,甚至300萬或更多。也就是說設立家辦,如果你們的股東中有大學生創業,有外國回來的高層次人才,如果被政府機構認定為具有一個金融或者創新型的這樣一個新的業務類型,而且正好符合當地政府某個發展趨勢的話,很有可能會獲得政府的無償的資助。政府的補助,我們也是在運營後的意外收穫。所以,設立家族辦公室,要儘可能跟政府多交流。在國內,很遺憾,“家族辦公室”這樣一個企業名稱是不可以被註冊的,也許你說上網去搜家族辦公室能搜到十幾個,但注意一下,它們毫無疑問統一集中在青島。2014年,青島放開了兩三個月註冊家族辦公室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業務類型,作為一個試驗田開展。後來在我們整個國內,想再申請註冊家族辦公室這樣一個業務類型,基本上是行不通的。一般常見的都是用資產管理公司或者是叫社會經濟與諮詢等業務類型作為企業的命名。我們在註冊的時候中,出現了“e租寶”事件。我們的家族辦公室當時想起一個道教的名字叫“易源軒”,後來竟然發現因為“e租寶”事件所有‘易’字打頭的字號都不可以,只能暫時註冊源易軒社會經濟諮詢中心,等到“e租寶”這個事件平息後,再恢復原先想要的名稱。

2、謹慎接受風投

籌設家辦時,我們的業務還沒有真正開展,卻已經被一些天使和風投的機構看上了。作為天使和風投機構,他們最關心的是股東的人員組成,如果他堅信你的股東組成非常好且錢途無量就願意投入資金。2016年8月,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想投資,我們註冊資本10萬元,他們要給我們投200萬,提出佔股10%到15%。談完以後一度覺得給我們200萬啟動資金,股東就不用投入過多的錢挺好的。後來仔細琢磨,我們做家辦要200萬做什麼?我們完全可以自籌,把股權牢牢地握在自己手裡,因為一旦風投機構進來,他會逐步增資,未來肯定要犧牲利潤給風投進行輸送。如果自設家族辦公室,股東來自於各行各業,不用太擔心投入運作的資金從哪來,一些風投機構、天使機構通過朋友的介紹來跟你進行合作。我們陸續拒絕了三家風投,覺得現在能撐下去,當我們撐不下去時可能再考慮接受風投的資金注入。風投一旦投進來以後,絕大部分要籤對賭協議,要求設定利潤率、目標值和營收目標,如果達不成很有可能會對賭,我們要還錢,股權會被再次稀釋。而這和我的理念相反。我們跟每個風投機構都講,我們有情懷,不著急三年五年就獲取利益。風投一般對我們的要求是三五年完成固定創收,提升利潤率,這樣的情況下,第一壓力太大,第二有可能迫使我們業務類型從顧問型轉化為銷售類型,這和真正意義上的家辦就背道而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