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銜花秋雁白玉佩賞析

在漢唐時期,大雁在人們的心目中地位非同一般,被視為仁、義、禮、智、信俱全的靈禽。出現文學和藝術作品中,常有非常深刻的含義。

唐代銜花秋雁白玉佩賞析

人們發現在一隊雁群中,總有老弱病殘之雁,不能夠憑藉自己的能力打食為生,而壯年大雁,絕不會棄之不顧,養其老送其終,由此古人認為大雁有仁者之心。

唐代銜花秋雁白玉佩賞析

大雁不僅有仁心,更有情義,雌雁雄雁相配,向來是從一而終。不論是雌雁死或是雄雁亡,剩下落單的一隻孤雁,到死也不會再找別的伴侶,這是其情義過人之處。 由此,漢唐婚俗中納彩之禮中,必備雁禮,寓意夫妻百頭相守,不離不棄之意。

唐代銜花秋雁白玉佩賞析

天空中的雁陣,飛行時或為“一”字,或為“人”字,從頭到尾依長幼之序而排,稱作“雁序”。陣頭都是由老雁引領,頭雁壯雁飛得再快,也不會趕超到老雁前邊,被古人認為是禮讓恭謙之意。

唐代銜花秋雁白玉佩賞析

大雁落地歇息時,雁群會有孤雁放哨警戒。 一有風吹草動,群雁就會立刻飛到空中躲避,是最難獵取之物。因為大雁有智,所以不論是獵戶還是野獸,都很難輕易接近歇息的雁群。

唐代銜花秋雁白玉佩賞析

大雁因季節變換而遷移,從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春來又北歸,故古人稱秋天為雁天。也因為大雁南遷北歸有定期,一生一偶,守信忠貞的生活習性,在唐代的詩作中,詩人也多用大雁來表達思鄉懷親之情。

唐代銜花秋雁白玉佩賞析

這件唐代圓雕玉配飾,秋雁南歸,口銜如意寶相花,和田白玉質,寶光內蘊,質地細膩,選料非常考究,雕琢精美,秋雁寫實生動,工藝精到,沁色古雅,為唐代花鳥題材玉飾中不可多得的精美之作,吉祥美好的寓意,應是一件象徵夫妻和美,忠貞守一的感情信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