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霍光真的是奸臣嗎?

dghhghh


某認為,霍光他是個奸臣。

判定霍光是否是奸臣之前,先看看奸臣這個詞彙是什麼意思。

奸臣,亦作“僭臣”。指不忠於君主,弄權施詐誤國之臣。來自百度。
內實險詖,外貌小謹,巧言令色,妬善嫉賢;所欲進,則明其美、隱其惡,所欲退,則明其過、匿其美,使主賞罰不當,號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唐吳兢《貞觀政要·論擇官》

霍光符合標準不?符合啊,是的,霍光是一個僭臣,即奸臣,他不忠於君主,玩弄權術,符合奸臣的標準。

為什麼說霍光不忠於君主,他歷任的武帝、昭帝、廢帝、宣帝四任皇帝,他忠於誰啊?誰都沒有忠於,上有愧武帝託孤之恩,下有愧昭帝信賴之情,更勿論廢帝宣帝了,更是他掌中的傀儡,挾持幼主號令天下而已。

霍光出身低微,憑什麼得到武帝劉徹的信賴,其一是他的異母兄是外戚霍去病,其二是他謹小慎微,侍奉武帝時從不犯錯誤,因此得到劉徹的信任。除開這些,霍光毫無尺寸功勞;田千秋還有撲滅田仁作亂之功;上官桀也跟著李廣利征伐大宛時立有戰功;金日磾更是有平定莽何羅叛亂營救武帝的大功;桑弘羊的鹽鐵官營利國利帝;相比較,霍光有什麼呢?只有出則奉車,入侍左右的苦勞咯。形象一點形容下,就是長官身邊深得信任的勤務長。

雖然霍光沒有尺寸功勞啊,但是,皇帝陛下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你沒有功勞老子還是提拔你,你不該感恩戴德麼?不該對我忠心以報麼?但實際上也證明了,霍光,以及後世的趙匡胤都完美的做出詮釋。

自從決定立小兒子的那一刻,劉徹就把目光瞄準了霍光,對他寄予厚望,準備以他為首輔,由田千秋幾人協助,互相鉗制,等待昭帝長大。

認真分析一下,漢武帝的人事安排其實很完美。田千秋是丞相,對大漢江山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上官桀和桑弘羊都是很能幹的大臣,要功有功要忠心就忠心,金日磾更不用說了,不是武帝提拔加恩,他只能卑微的活著。

看出來了沒,最受武帝信任的三人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他們有一個共同原因,都是出身不咋地,都是因為隨侍武帝得到提拔重用,理論上說,最應該對皇帝感恩戴德。

以霍光為首輔,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以上官桀和金日磾為副,又授予上官桀左將軍,金日磾車騎將軍,由二人來分散霍光的軍權。

桑弘羊為御史大夫,身為副相,本人又凌厲幹練,和丞相田千秋的老成持重剛好形成互補,統領外朝,可以轄制霍光的專權。

可以說漢武帝託孤的人事安排非常完美。但是,架不住世事鉅變啊!

要不怎麼說霍光是奸臣呢?武帝一死,你身為首輔不是考慮怎麼公忠體國報效君恩,他首先去和上官桀、金日磾聯姻,組成核心三人小組,把閨女嫁給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和金日磾的兒子金賞。

想想吧,如果武帝活著,霍光都這麼聯姻了,武帝會毫不猶豫的把三人踢開的,根本不會考慮三個人做託孤之臣。

【劉弗陵劇照】

然後就開始活動封侯,是的,雖然霍光被任命首輔,但是竟然沒有被封侯,實在是遺憾。【感覺武帝應該是留有餘地,等昭帝親政後慰勞這些輔臣時再封侯的。】因此,霍光在昭帝即位後就運作封侯事件,不能自己封啊,自己只是個輔臣,沒什麼功勞憑什麼封侯啊?

和他一樣想封侯的還有上官桀,這貨官癮極大,權欲並不比霍光少,在封侯上,二人一拍即合。但是,金日磾不稀罕封侯啊,一直到死都拒絕。

金日磾之死徹底打亂了漢武帝完美的計劃,昭帝才即位的第一年始元元年九月,金日磾就死了,臨死前,上官桀夥同霍光強行把封侯的印綬掛在金日磾身上,嘖嘖,還沒見過人不願意強行封侯來著的。

金日磾死後幾個月,霍光上官桀才施施然自行封侯,這是才當政,多少顧忌一點面子以及朝野內外的留言才如此。

金日磾是一個無欲則剛的人,從太子的身份淪落為奴婢,真的是經歷世事,所以從來不希求非分之福,堅持原則,絕對不會毫無原則的去隨聲附和別人。

正是金日磾的死,使霍光去掉一個重要的障礙,上官桀之輩無足為慮矣。

之後才有霍光迅速剷除上官桀桑弘羊,摧毀田千秋,開始一家獨大,挾持少帝以令天下。

連皇帝房內事都管著了,想想昭帝還有多少權利,差不多和同治帝一樣,作為皇帝,最基本的想睡誰就睡誰都做不到,這皇帝不做也罷,咋會不鬱悶死啊。昭帝說:不是每個人都是蘿莉控啊,我對著上官小妹妹下不去手啊。

【劉賀劇照】

鬱悶死了昭帝,廢了年輕氣盛的二貨廢帝劉賀,霍光越發的意氣風發,站在劉家的朝堂霍家的天下之前,“驕溢過制”,獨霸超綱,子弟橫行。只能說他運氣不好,第一遇到了隱忍的宣帝劉詢,第二,後代中沒有培養出司馬師司馬昭之流,使得他霍家天下中斷,如果他的兒孫中有曹丕司馬師之流,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劉詢劇照】

就是這樣。


謝絕以訛傳訛,正經歷史扯淡。請多多關注猴格,謝謝!


猴格大人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 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霍光,不是奸臣,絕對不是奸臣,是能臣,是中國歷史第一位權臣。也是第一位被夷三族的權臣,但霍光本人卻是善始善終,也是很以外的。也給後世權臣留下了一個例證,要麼篡位,要麼等死。而歷史也正面臨封建時代權臣也只有這兩條出路。

霍光,生年不祥,霍光是一代名將大司馬霍去病的異母弟弟。麒麟閣十一權臣之首。漢武帝託孤輔政大臣,死後被漢宣帝族滅。霍光執掌西漢政權20餘年。不是皇帝勝似皇帝。“伊霍”二字也成為權臣的代名詞。西漢也首次出現權臣廢立皇帝的事情,霍光的的廢立皇帝不是為了自己當皇帝。而是他認為皇帝太混蛋。不符合皇帝的標準。當然為了他自己鞏固權力的目的。



漢武帝死後。年僅8歲的少主劉弗陵登基。受遺命由霍光、上官桀、金日磾三位大臣輔政。但三位輔政大臣共同輔政不過幾年,首先就是金日磾去世,剩下的兩位輔臣就開始內鬥了、始元六年,上官桀和燕王劉旦就開始預謀造反殺霍光了、他們假託燕王名義向漢昭帝劉弗陵上書誣陷霍光有不臣之心意圖造反。但十幾歲的劉弗陵顯示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他不相信霍光會造反。而且看破了官桀和燕王劉旦的詭計。陷害不成,

官桀、上官桀就準備起兵造反,但被霍光識破被誅殺。霍光權傾朝野,也深得漢昭帝信任。

漢昭帝早死無子。霍光親自選擇了劉賀為帝, 但劉賀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籌劃罷黜霍光,皇帝親政,應該說霍光的眼光不錯。但劉賀太著急了,已經執掌朝政數十家的霍光也而不是 當年的霍光了,權力的魔力使然瘋狂,霍光廢了劉賀。劉賀僅僅在位27天。這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次廢立皇帝。之後霍光又選中了原太子劉據之孫劉病已為皇帝。也就是漢宣帝。而此時霍光已經是四朝元老級了,他的年紀應該是六十左右。宣帝生於民間。面對霍光的確是如芒在背。戰戰兢兢。面對霍光,劉洵吸取了劉賀的教訓,採取隱忍態度。霍光的老婆毒死許皇后(霍光以及霍光家族就 敗在這個敗家老孃們這手)劉洵忍了、霍光的女兒為皇后,劉洵忍了。但劉洵今天忍的越久,他日報復起來就會越狠。霍光歷武帝,昭帝、宣帝三世,始終是輔政大臣。輔政的時候廢一帝劉賀,立一帝劉詢,殺皇子燕王劉旦、公主鄂邑長公主,輔政大臣

上官桀。後世的權臣也未必有霍光這樣的權力。關鍵是第一個權臣。



漢宣帝在慢慢地積蓄力量,但霍光卻病死了。善終。這是霍光本人最大幸運。,他沒有留下謀反的罪名和記錄。,也沒有留下不臣之心的說法。如果不死,我們很難想象霍光和漢宣帝的對決誰會是最終的勝利者。漢宣帝對霍光再不滿,也不會和死人較勁,霍光死後級別和蕭何一樣,也就是按照帝王級別的葬制。漢宣帝可以放過死人,但活人不行。公元前66年霍家謀反,其實也是漢宣帝故意縱容的結果。事情以後霍家一族遭到滿門抄斬。但霍光始終沒有被涉及到,漢宣帝設立麒麟閣,第一個就是霍光.但只稱博陸侯霍氏。

應該說。霍光沒有謀反的想法和行為,只是想當一輩子權臣,但如此行為皇帝肯定不幹,帝王的權威和權力是不榮染指的,霍光是 不反,但你擁有造反的條件和能力是不行的,我們必須要說,如果霍光不死。漢宣帝成事以後必殺霍光,而霍光必然自保,最大的自保方式就是自己當皇帝。霍光的下場也給後世權臣留下一個經驗,當權臣,要麼死,如後世的梁冀,南北朝付亮,檀道濟,自己家敗人亡。要麼如曹操,司馬懿篡位登基。這是後世每一個權臣都在考慮的問題。


清水空流


歷史上的權臣多有共同點,他的家族、子弟都是高官顯貴,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架空皇帝,把持朝政,大多不得善終,或被滅九族。霍光服務漢昭帝14年,漢宣帝6年,那絕對是大哥大,大權獨攬,死後也沒逃過被滅族的厄運。

霍光是驃騎大將軍霍去病的同父異母的弟弟,由霍去病引薦入宮,他為人端正,做事認真,深得漢武帝的器重,跟隨漢武帝三十年,從未出過差錯,是漢武帝的重要幕僚,賦予託孤重任,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之首。另一個輔政大臣因不滿霍光,就串通蓋長公主和燕王劉旦,密謀政變,推翻漢昭宗,除掉霍光,但消息洩露,被霍光成功挫敗,他們的下場是悲慘的。霍光誅滅了主要政敵後,權力達到了頂峰,霍氏家族的大小人丁全部入朝為官,聲勢浩大。


漢昭帝去世後,霍光等人精挑細選,決定十八歲的劉詢為帝,就是漢宣帝,霍光繼續把持朝政,兩者之間的明爭暗鬥在所難免;霍光夫人想把女兒嫁給漢宣帝為皇后,漢宣帝不準,執意立自己的原配為皇后,霍光夫人很不高興,趁皇后臨產之際,派人下藥給毒死了,漢宣帝知道是霍家所為,也只是敢怒不敢言,還要裝模作樣,忍氣吞聲地封霍光之女為皇后,內心夠強大的;漢宣帝想立前皇后所生之子為太子,霍光夫人又不高興了,還想毒死他,漢宣帝防範甚嚴,沒有得逞。後來霍光病逝,漢宣帝親政,處理霍家的問題已排上議事日程,經過慎密的安排終於將霍氏集團消滅殆盡,並且誅滅九族。

霍光一生嘔心瀝血,勤勤懇懇,為漢室的安定與繁榮建立了巨大的貢獻,他忠於漢室,果敢善斷,知人善用,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他也陷入了權貴們的“身為將相,子弟封侯”的怪圈,任用自家人為官,擾亂朝綱,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善惡有報。

遺產君


霍光不是奸臣,總體來說霍光有功於社稷,但有愧於武帝

霍光(?~前68)是漢武帝時期著名將領,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弟,十幾歲時便在在霍去病提攜下,成為漢武帝身邊的近臣。霍去病短暫一生結束後,漢武帝追念他的不世之功,對他唯一的弟弟更是極盡榮寵。

霍光本身也很有能力,侍奉武帝左右近二十年,未曾犯過一次錯誤,因此成為武帝最信任的大臣。

公元前91年巫蠱禍起,衛太子劉據的死對已經步入暮年的漢武帝造成巨大打擊。他眼見其他年長的兒子覬覦皇位,於是漢武帝在決定立鉤弋夫人之子劉弗陵為儲君的同時,就計劃令霍光輔佐。武帝令宮中畫師畫《周公輔成王朝諸侯圖》賜給霍光,暗示他準備輔政。

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臨終之時明確指定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輔佐時年八歲的漢昭帝。

昭帝年幼,金日磾去世(前86年)後,發生了輔臣之爭。上官桀、桑弘羊妄圖殺掉霍光廢劉弗陵,迎立更為年長的武帝三子燕王劉旦為帝,但是陰謀被霍光挫敗。霍光因此得到漢昭帝的全面信任,得以獨攬大權。

面對武帝窮兵黷武所導致的國力衰減,霍光采取休養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勵農業,使得漢朝國力得到一定的恢復。對外也緩和了同匈奴的關係,恢復和親政策。在他的治理下西漢慢慢恢復的國力,走上了中興之路(昭宣中興)。

公元前74年,漢昭帝(前94~前74)去世。由於昭帝沒有兒子,所以霍光迎立漢武帝孫昌邑王劉賀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後就以淫亂無道的理由報請上官太后廢除了他。又迎立流落民間的武帝曾孫劉病已繼承帝位,是為漢宣帝。

宣帝繼位後,由於霍光功高震主,宣帝對霍光表面上很信任,但內心十分忌憚,與之同車時“若有芒刺在背”。這也為霍光死後被滅族埋下了伏筆。

宣帝繼位時就已經成年(19歲),已經具備了處理政務的能力。霍光在此時本應急流勇退,徹底放權。但是卻依然大權獨攬,並且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參與害死宣帝皇后許平君後,竟然選擇了包庇。

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病逝,當時漢宣帝與上官太后一同到場治喪,將之與蕭何相比,以皇帝級別的葬儀葬於茂陵(漢武帝陵寢)。


霍光對自己的家族管束不嚴,霍家子弟多嬌縱行為,霍光死後宣帝有意削弱如日中天的霍家的勢力。霍光的妻子及兒子面對這種情況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準備發動政變廢掉宣帝。

地節四年(前66年),霍家謀反事情敗露,霍禹被腰斬,霍雲、霍山自殺,霍家一族遭到滿門抄斬。至此,霍光妻子顯及兒子,侄子,女婿等家人除女婿金賞(金日磾之子)因告發謀反一事被赦免外,全部被殺或者自殺,女兒霍成君也被廢處昭臺宮,十二年後自殺,長安城中有數千家人家被牽連族滅。

霍家雖然意圖謀反,但是此時霍光已死,並沒有直接參與。這件事也並沒有在當時影響到對霍光的評價,他依然陪葬在茂陵,甚至被宣帝評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

霍光一生最大的兩個汙點就是:在皇帝有能力處理政務時依然不放權以及對家族成員的約束能力太差。所以說他有愧於武帝的信任

至於批評他擅自廢立,我認為如果他要是真的為了自己專權的話,完全可以像慈禧太后一樣立幼帝就行了。


吳勘


在我看來,霍光是漢武帝手下的忠臣,漢昭帝手下的能臣,漢宣帝時的權臣,但其從來沒有做過奸臣和反臣。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不同的發展階段,和每個人的能力、見識、所處的時代以及所侍奉的君主有很大的關係。

漢武帝手下的重臣、忠臣

霍光做為漢武帝託孤的重臣之一,其忠心被漢武帝所認同。作為霍去病的堂弟,霍光一直得到漢武帝的重用和賞識,儘管漢武帝經過戾太子事件和巫蠱之禍,對衛氏家族進行了清洗,霍氏一門也受到株連,但這並不影響漢武帝重用霍光其人。


為了輔佐幼子劉弗陵,漢武帝選擇了幾個託孤重臣,其中之一就是霍光。他們之間權力相當,既相互牽制又相互合作,漢武帝並不想讓他們任何一個人權傾朝野、一家獨大。那樣對年幼的劉弗陵來講,並不是什麼好事。

後續事態的發展印證了漢武帝劉徹的預見,除了金日磾和霍光之外,其他幾個託孤重臣由於權力的慾望的膨脹,聯合起來形成朋黨,妄圖通過陷害霍光達到他們獨攬大權的目的。

漢昭帝手下的能臣、賢臣

漢昭帝劉弗陵並不是平庸之輩,儘管年紀幼小但面對奸臣的構陷,他並不為之所動。他堅信霍光是忠臣能臣,並一定會輔佐自己成就大業,因此,劉弗陵多次公開場合中表示信任和支持霍光,這為霍光贏得了人心和支持。

經過一番血雨腥風,霍光終於戰勝了自己的兩個競爭對手,將桑弘羊、上官桀誅殺,做到了大權獨、權傾朝野。

大權獨攬,權臣本色

漢昭帝劉弗陵死後,在繼承人的選擇問題上,霍光顯示出了其權臣本色。最初選擇了海昏侯劉賀繼承大位,但劉賀繼位後不久,便被霍光編織了一千多個罪名,通過皇太后頒下懿旨將其廢黜。

在我看來,劉賀不是犯下的過錯太多,他最大的過錯只有一個,就是得罪了權臣霍光。劉賀急於搶班奪權,卻不知道天下並不在他這個皇帝的掌握之中,而在霍光的掌握之中。就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劉賀才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海昏侯。

韜光養晦的劉病已,不做奸臣的霍光

漢宣帝劉病已繼位之後,霍光仍然大權獨攬,但劉病已採取了韜光養晦,不爭不變的態度。就算自己的結髮妻子許平君被霍氏毒殺,他依然表現的不卑不亢。

霍光死後,霍氏家族才被漢宣帝連根拔起,漢宣帝劉病已才真正掌握了朝政大權,成為名副其實的天子。因此在霍光的頭銜上有忠臣、重臣、能臣、賢臣、權臣,但卻沒有奸臣這一說法。


霍光的地位是靠自己的能力和皇帝的信任得來的,不是靠阿諛奉承諂媚得到的,因此,他不是奸臣。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有書君認為,歷史上的霍光不是奸臣。因為霍光一生經歷了三代皇帝,一直沒有謀反之心,反倒是盡心盡力地輔佐皇帝,為西漢王朝的繁榮穩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所謂奸臣,現代漢語給出的解釋是——封建時代指殘害忠良或陰謀篡奪帝位的大臣。

一、霍光沒有殘害忠良。

分析霍光前,先介紹一下霍去病,他是西漢武帝時期的傑出軍事家,任大司馬驃騎將軍。可惜一代天驕,英年早逝。

霍光,就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早年間就跟隨霍去病入朝為官,侍奉漢武帝劉徹二十多年,一直沒有出過差錯。加之有霍去病這層關係,所以,深得漢武帝的信任與賞識。

因此,在漢武帝臨終之際,封了霍光為大司馬,為的是讓霍光輔政新帝。

只有8歲的昭帝,由四個輔政大臣輔佐,目的是互相牽制。他們分別是——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一年後,金日磾(jin mi di)去世,輔臣之間開始內鬥。上官桀、桑弘羊與燕王劉旦密謀已久,妄圖殺掉霍光,廢掉當今皇帝,迎立武帝較年長的三子燕王劉旦為帝。

結果,他們的事情敗露,被霍光一舉殲滅,肯定是死了不少人。不過,霍光平定了叛亂,維護了朝廷穩定,保護了昭帝的性命與帝位。

有書君認為,這不是殘害忠良。

二、霍光沒有陰謀篡位。

漢昭帝在位13年,死的時候才21歲,沒有留下子嗣,霍光要是想篡位,此時正是時候。可他沒有這樣做。

他在先帝的子嗣當中,挑選了劉賀繼位。結果,劉賀不賢,27天后又被廢了,如果此時想篡位,也是大好的機會,但是,他還是沒有這樣做。

霍光又在民間物色了一個皇帝,這個人就是漢宣帝劉詢,是當年太子的孫子。

霍光因為沒有反叛篡位之心,所以,一次次的機會並沒有讓他動心,他對漢室忠心耿耿,對內減少賦稅,重新施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對外與匈奴和親,穩定了邊境。漸漸地恢復了國力,改善了民生,為漢朝的穩定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霍光病世後,漢宣帝不僅親自到場治喪,還以皇帝級別的葬儀葬於茂陵。這說明,漢宣帝對霍光的功績是肯定的。

霍光的子孫後來反叛朝廷,給他抹了黑,但與死去的霍光無關。漢宣帝也沒有因此而抹殺他對漢朝作出的貢獻,在麒麟閣的11位功臣當中,霍光仍然排在第一位。

綜上所述,霍光既沒有殘害忠良,也沒有陰謀篡奪帝位。所以,有書君認為,霍光不是奸臣。

霍光為官50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心輔佐了三代皇帝。尤其是漢武帝后,他不負重託,輔助昭帝平定叛亂,穩定了朝廷,使漢朝的國力恢復,百姓安寧,出現了繼”文景之治”後的又一繁榮景象。

霍光忠於漢室,雖然權傾朝野,但他盡職盡責,一切為了皇帝的江山社稷和百姓的生活穩定。輔佐漢宣帝伊始,他曾表示還政於皇上,是皇上回絕了,說明他並非把持朝政不撒手。

漢宣帝信任霍光,霍光一直工作到病逝。這個有功之臣做到了善終。


有書共讀


霍光不是奸臣,但是不能保證他兒子不是曹丕、司馬昭。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在漢武帝期間就任職,他老成持重,受到漢武帝的信任。漢武帝死前,任命其為新進皇帝的輔政大臣,這個新進皇帝就是8歲的漢昭帝。

同為輔政大臣的上官桀和、桑弘羊和燕王劉旦為了謀取各自的利益結成同盟,他們一起彈劾大權在握的霍光但是遭到了漢昭帝的否定,幾人一不做二不休,企圖發動政變,殺了霍光廢了漢昭帝另立劉旦,但事情敗露,他們都落得悲慘的結局。

由於輔政大臣被盡誅,他成了最強的實力派,由於他在漢武時期任職,深知武帝武力征討對國家的傷害,於是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這一點看,他是個能臣,對國家穩定起到的作用和曹操有類似之處。

漢昭帝和霍光的配合以昭帝的駕崩為結束,霍光憑藉他扛鼎的實力立劉賀,但是劉賀非賢主,霍光把他廢了。重新立漢宣帝。

漢宣帝雖然是皇帝,但是面對實力派老臣,卻有苦難言,就彷彿脊背上的刺讓他難以釋懷。

霍光死後,就是霍家的災難,他的子孫不知檢點又沒用霍光那樣的權威地位,所以被檢舉,霍家子弟想先下手為強,廢了宣帝,另立霍禹,漢朝危機關頭勝利者是皇帝,霍家慘遭滅族。

不過漢宣帝可能還是感謝霍光當時立他為帝,也承認他對漢朝的貢獻,把他列為功臣第一,而且不直呼其名諱,而稱官職,以示尊重,當然還有另一種解釋就是說,漢宣帝不願提起讓他“芒刺在背”的權臣名號。

霍光對漢朝的貢獻是巨大的,他也沒有什麼非分的舉動,可能就是權力太大,這權力就像是曹操和司馬懿後期那樣,霍家子弟確實有曹丕和司馬師、司馬昭那樣的心思,只不過他們時機不對,謀劃太少,權力不穩,導致身敗名裂,霍光也沒能被追封為“太祖”這樣的尊位。


大眼大世界


霍光不能算是奸臣,但絕對是史上數一數二的權臣。一個人奸不奸,有時候是比較主觀,難以判斷的事,但是否獨攬大權,把持朝政還是顯而易見的。


霍光對於權力的貪婪,從他剛當上輔政大臣沒多久就開始顯露了。有一夜宮中突然失火,他以怕有動亂為由,要求保管皇帝玉璽的官員把玉璽交給自己,被拒絕了。當然事後,霍光表揚了這位官員的做法,但這件事卻無疑是他對於自己權力究竟有多大的一次試探。


很快,霍光以謀反罪剷除了另兩位輔政大臣上官桀和桑弘羊,從此真正成為專斷獨行的權臣。


之所以把他稱為權臣,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他過多地干涉天子的私人生活,想要全方位的把年幼的漢昭帝掌控在手裡,包括把自己未成年的外孫女嫁給昭帝,給宮中宮女穿上“紈褲”,一種很難脫的內衣,防止昭帝和其他女子生下皇子。霍光希望通過鞏固外孫女的皇后位來維持自己的地位。


昭帝在這樣的壓力下20出頭就死了。霍光則繼續跋扈地行使手中大權,甚至在他的主張下,在他的外孫女太后的主持下,廢除了即位才 27 天的新天子海昏侯劉賀,由臣廢君,自古是大逆不道的,所以在他說出這個主意的時候,史書記載滿朝大臣都嚇得不敢作聲。霍光權臣的形象,在這一刻達到頂點。


但霍光有幾點保證了自己死後不被清算,首先是他的權鬥停留在上層,沒有波及到民生,無疑他個人治國的能力還是有的。其次是他雖然權傾朝野,但並沒有篡位的打算,總算是保留了人臣最後的操守。再次是他對於漢宣帝的即位也有大功,所以儘管生前讓漢宣帝如芒刺在背,死後還是得到了麒麟閣第一功臣的地位。


不過他的家族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在他死後第二年,就同樣以謀反的罪名被漢宣帝剷除殆盡。把你的勢力全部消滅以免後患,但把你個人抬到神聖的高位以顯示我的大度和感恩,這無疑又是漢宣帝一條兩全的高招。


東土大唐三俗和尚


標準的亂臣賊子,他要不是奸臣,那誰是奸臣?

廢一帝,殺一後,立兩帝,還有一個皇帝在他手上不明不白的死了,

漢昭帝劉弗陵,八歲登基,在位十三年,21歲去世,

昭帝八歲登基,霍光專權說得過去,問題是,不說十四歲親政,十六歲起碼得親政吧?結果呢,一直到死都沒親政,政治上的矛盾不說,連皇帝私生活都干涉,除了皇后,霍光不讓他碰其她女人,

皇帝跟權臣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要麼皇帝殺權臣,要麼權臣殺皇帝,霍光不想被殺,皇帝就只有不明不白的死了。

昭帝死後,立誰為皇帝就是問題了,因為昭帝無後。

當時漢武帝活著的兒子還有一個,廣陵王劉胥,問題是,劉胥“力能扛鼎”,空手跟熊搏鬥的人,自然失去機會了。

於是立昌邑王劉賀,為什麼?因為他弱,易於控制,後來發現,劉賀急著建立自己的圈子,他想奪權,霍光於是廢了他。

劉賀被廢,霍光又立民間的皇孫劉病已,立他,也是因為他沒勢力沒根基,容易控制,

這樣一個標準的亂臣賊子,你說是不是奸臣?


南朝四百八十寺


霍光是權臣,不是奸臣。

霍光十幾歲的時候,被同父異母的哥哥霍去病帶到京城。有這位戰功赫赫的哥哥保薦,霍光步步高昇。四年後,霍去病過世,霍光再沒有哥哥的光環籠罩,但出入宮禁二十年,無一次差錯,深得漢武帝信任。

漢武帝因“巫蠱之亂”,幾乎把兒子親族殺了個遍,在僅剩的三個兒子裡,立八歲的劉弗陵為儲,指定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託孤霍光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

霍光與金日磾,上官桀都有聯姻關係。上官截想讓自己六歲的孫女上官氏(霍光外孫女)為後,霍光不肯。後與蓋長公主一起得以如願,但上官安為蓋長公主情夫討要官爵,又被霍光拒絕,多次矛盾,二人結下仇恨。

上官桀和桑弘羊、(金日磾已故)蓋長公主、燕王劉旦(漢武帝三子)結成反霍光聯盟,上疏誣告霍光謀反,甚至廢昭帝。十分信任霍光的漢昭帝劉弗陵將這事交由霍光處理,霍光族滅上官桀和桑弘羊,其他人自殺。霍光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漢朝掌控者。霍光對內延續了休養生息政策,大赦天下,與民生息;對外恢復和親。這段時期和後面的漢宣帝統治時期,史稱“昭宣中興”。



公元前74年,昭帝駕崩,霍光迎昌邑王劉賀(武帝孫)即位。但二十七天後,以“淫亂無道”廢之。又迎流落民間的武帝曾孫劉病已(劉詢)即位,史稱漢宣帝。所以有“尹霍”一詞,因二人都行廢立之事。

宣帝即位後,依然倚重霍光,堅持立原配許平君為後。霍光同意了,但不給封許平君父親為侯。霍光繼室不滿女兒沒成為皇后,毒死了生產的許平君,太醫頂罪,霍光雖驚駭但幫她遮掩了過去。霍光女兒終於如願立後。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宣帝和上官皇后到場治喪,以帝王之禮下葬,諡號“宣成”。但霍光遺孀私自把他墳墓擴大。霍家子侄沒有了霍光的約束,與宣帝的矛盾日益尖銳,有了不臣之心。霍光繼室毒殺許平君的事也有風聲傳出。

宣帝開始培植自己勢力,剪除霍家兵權勢力。除霍光女婿金賞因告發謀反一事被赦免外,霍家一族滿門抄斬,霍禹被腰斬,霍雲、霍山自殺。女兒霍成君也被廢處昭臺宮,十二年後自殺,長安城中有數千家人家被牽連族滅。



霍家族滅以後,霍光之墓未被株連,依舊陪葬茂陵。宣帝置霍光為第一功臣於麒麟閣。多年後,霍光堂弟的曾孫霍陽封為為博陸侯,食千戶,以示奉祀霍光。

所以,霍光其實從頭到尾都是忠於漢室的。立興廢之事,在古人看來不“合禮”,但我們都知道,一個昏君給國家和百姓造成的滅頂之災。只是君臣之間的地位和權力的不匹配,讓宣帝“若有芒刺在背”,即使他知道霍光沒有反心。自古功高震主不知隱退的大臣,如霍光一樣善終,而且一直被漢帝們祭祀,這就極少了。可惜娶一蠢婦,沒有管教好子侄,死後三年被族滅,哀哉!



我是專注歷史原創的如是。關注歷史,關注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