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折翼的喬丹接班人告訴你:誤診能有多毀人?

“我被告知一切都沒問題。我甚至發現某些隊醫質疑我在詐傷,覺得我是個逃避的軟蛋……當我終於知道腳踝骨折時,我居然鬆了口氣”——2011年,格蘭特-希爾在接受 採訪時談到2000年導致他生涯急轉直下的那次腳踝,以及活塞隊醫當時對他的誤診時這樣說。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至少……是確診了,而且再沒人能認為我在裝或是什麼。”

出道即巔峰

格蘭特-希爾,杜克大學的優等生,1994年以探花身份被底特律活塞選中。在受傷之前,他也許是歷史上身材最高的腳踝終結者,同時也可能是將飄逸和暴力結合最完美的球星。2米03的標準小前鋒身高,卻有著最頂級的啟動速度和橫移。一個簡單的體前交叉步足以過掉聯盟幾乎所有的防守人。在他的生涯突破集錦的背景板中,雲集了90年代所有的優秀外線防守人,喬丹、皮蓬赫然在列。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除了聯盟中最無解的突破,希爾的技巧非常全面。投籃手感雖不精湛也算合格,籃板位置感好,助攻意識也非常出色。二年級時,他便以單賽季10次三雙領先全聯盟,第二年又以13次蟬聯三雙王——那個數學並不流行的年代,全聯盟一個賽季也就30多次三雙出現。年輕的希爾被看作是擁有喬丹般突破能力的皮蓬。

希爾不僅擁有華麗的球技,他的人品和球品更是讓人讚不絕口。每當在對手頭上暴扣,他也保持著那份彬彬有禮,從不怒目圓睜,朝著對手噴垃圾話,或是捋起袖子擺pose秀肌肉。場內場外近乎完美的球風和形象,讓希爾一進聯盟便吸粉無數。1995年全明星賽,希爾成為了聯盟迄今唯一一個獲得票王的新秀。正賽當天,為了表示對皮蓬的尊敬,貴為票王的他放棄了33號,改穿父親當年的35號,充分體現了一名新人的謙遜。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注:當年的全明星賽,同隊出現同號碼,往往需要有人改號碼。比如魔術師和馬龍“撞號”多年,一直是咖位略遜的馬龍改穿11號。)

同為探花,相隔十年,希爾是第一個被冠以喬丹接班人稱號的球員。不到25歲就可以打出20+9+7的拉里伯德式數據。值得注意的是——那不是對抗稀薄的80年代,也不是流行讓板讓後衛快攻的現代NBA,90年代是NBA對抗最殘酷的時代,但作為純粹的外線球員,希爾在當時單賽季場均籃板居然可以達到9.8。

然而因為彼時活塞正在經歷重建,因此生涯前幾年希爾一直沒有突破季後賽首輪,揹負著“喬丹接班人”這道既是光環又是枷鎖的名號,希爾的壓力非常大。而當時他的中遠投始終是相對短板。於是在1999年的夏天,退役後進入管理層的杜馬斯特意請來了一位投籃教練幫助希爾升級準星。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這位投籃教練叫奇普-英格蘭德,也就是後來馬刺隊的投籃教練,萊納德的遠射就是他一手調教的。)

榜樣是最好的老師,80年代就是中距離好手的杜馬斯,在希爾到來後又開發出了一手定點三分,30歲後還能完成轉型。前輩的這份刻苦激勵了希爾,他調整了投籃姿勢,此前略顯怪異的“推鉛球”,變得絲滑柔順。經過一個夏天的苦練,新賽季的希爾變成了一尊殺神。他以場均25.8分僅次於巔峰奧胖和艾弗森,位列得分榜第三。他投進的三分球超過了此前五年的總和。27歲的希爾,前景似乎一片光明,即將走向人生巔峰。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誤診,噩夢的開端

2000年4月15日,希爾在對陣76人的比賽中扭傷了腳踝,不得不中途退場。沒人會想到,這一次傷病,成了希爾此後多年揮之不去的夢魘。

希爾後來回憶道,從3月中旬開始他的腳踝其實已經感到不適,為此甚至缺席訓練,接受很多治療。但由於他的發揮依然出色,球隊又在衝擊季後賽的關口,隊醫並未指出問題的嚴重。

“對費城的比賽是全國直播,於是我堅持出戰。腳踝疼得要命。回來後我做了一次核磁共振,隊醫說只是骨頭挫傷。”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休息了一週後,他在季後賽繼續披掛上陣,卻在第二戰時加重了傷情,再次被迫離場。“第一場和第二場之間休息天數較多,他們給我做了很多治療。但顯然這只是為了掩蓋了疼痛。在第二場第二節時我彷彿感受到腳踝的異響。到了第三節我實在堅持不下去,回來後發現已經骨折了。”希爾在2011年的採訪中說道。

關於希爾的傷勢,活塞助理教練麥克-阿巴德諾爾將他的腳踝形容為“像被切開的橙子一樣,從中間裂成兩個部分”。而隊醫居然可以允許希爾帶著這樣的腳踝征戰季後賽。

“我被告知一切都沒問題。我甚至發現某些隊醫質疑我在詐傷,覺得我是個逃避的軟蛋。這還是在我對邁阿密的第二場勉力支撐後發生的。當我終於知道腳踝骨折時,我居然鬆了口氣——至少是確診了 ,而且再沒人能認為我在裝或是什麼。”2011年接受採訪說出這番話,可見希爾當初對活塞隊醫有多麼心寒。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玻璃腳踝 , 折翼天使

2000年夏天,自由市場大年。魔術一舉網下兩條大魚——希爾和麥迪,準備大幹一場。儘管經歷了腳踝骨折,魔術依然豪擲7年9280萬的大合同,先簽後換得到希爾,年輕的麥迪也期待著輔佐希爾稱霸東部。卻不曾想,在未來的歲月裡,本應作為頭牌的希爾成了身價最高的拉拉隊員,麥迪卻成了二連得分王,一時風頭無倆。

揭幕戰僅得9分,希爾的腳踝再次感到不適,於是他缺席了背靠背的比賽。接著又是對費城,希爾魔咒一般地再次傷停。聖誕節前打了個背靠背以後,希爾在新東家的首個賽季就結束了。他的左腳踝需要再次手術,這一次植入了四顆鋼釘。球迷對他依然保持著狂熱的喜愛,他第六次被選為全明星首發。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魔術上下也並未灰心,希爾的受傷讓他們意外收穫了蛻變的麥迪。計劃中的二當家砍下26.8分7.5籃板4.6助攻1.5搶斷1.5蓋帽,不但收穫最快進步獎,儼然一位新的巨星誕生。麥迪本人也樂觀地表示:“希爾明年就歸隊了,而我已經證明了自己。我們兩個將帶給所有人麻煩,我們都可以單打,也可以組織球隊,魔術將會崛起的。”

帶著美好的憧憬來年再戰,希爾的開局相當出色,彈跳速度彷彿不減當年。球隊前15場比賽他僅缺席一場,眼看就要滿血歸來——然後,他的賽季再度戛然而止。這一次,他直接從全明星的候選名單裡撤了出來。

02-03賽季的希爾越發顯得小心翼翼,這讓他安全度過了聖誕節。然而就在節後第一場比賽,希爾僅出賽4分鐘便舊傷復發。2003年1月,希爾連續第三個賽季提前報銷。比連續兩次大傷更可怕的,便是連續三次大傷,每次還都是同一部位。

“當時我們隊裡有個球員叫蒙蒂-威廉姆斯(也就是現在雷霆隊助教,前鵜鶘主帥),曾經我和他對位時能輕鬆打爆他。”希爾日後回憶當時腳踝傷時說:“但做完幾次手術以後回來,我發現訓練的時候我居然已經拿他沒有辦法了。”

“那種感覺真是讓人……一言難盡。”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遇傷病作伴的日子裡,希爾還曾遭遇過更大的驚魂時刻。2003年3月第四次腳踝修復手術後五日,希爾突然高燒超過40℃並伴隨抽搐。家人火速將他送往醫院,醫生取下夾板後,發現傷口遭遇了葡萄球菌感染,所幸沒有影響到骨頭。

“我從未如此接近死亡,”希爾說,“我真是嚇壞了。這件事促使我知道必須慢慢來,某種程度來說,也算是好事。”

此後半年,希爾每天需要通過靜脈注射抗生素,抑制病菌感染再發。在魔術的前四年,他一共為球隊打了47場球,卻經歷了四次腳踝手術。

(然而魔術並沒有從希爾的傷病中吃到教訓,他們在那幾年季後賽中讓麥迪也堅持帶著腰傷打球,這從客觀上毀掉了另一個天才。)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04-05賽季,他希爾突然回來了。首發出賽67場,場均近20分,彷彿不曾離開過。遠離視線這麼多年,球迷們卻沒有忘記他,重新將他投回全明星首發。一個快要被腳踝折磨退役的33歲老將,又燃起了人們的希望。可第二年,希爾又倒下了。這次的原因,居然是疝氣——這樣的傷病史發生在同一名球員身上,簡直荒誕。儘管接下來的賽季希爾推翻了退役傳言,相對健康的打了65場球,他已經不願留在奧蘭多這片讓他身心俱疲的土地上了。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2018年3月29日,格蘭特-希爾正式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赫赫有名的籃球名校杜克大學,至今為NBA貢獻了73名球員,可希爾卻是其中第一位入選名人堂的。但人們還是會遺憾,設想一個遭遇如此慘痛傷病依然能夠登堂入室的希爾,如果兌現了他的天賦,到底能有怎樣的一番成就?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正是由於希爾的遭遇,如今的球員們在隊醫給出傷病結論後,往往會找個人的醫生尋求第二個意見,以便相互印證。萊納德的肥皂劇,也是以隊醫認為球員可以出場,球員另尋醫療團隊的意見為開端的。

不難理解萊納德的謹慎。與早年極少缺勤的希爾相比,萊納德一直有著小傷小病。生涯前五年,除了縮水的新秀賽季,萊納德每個賽季至少休戰10場。馬刺對這位新基石也算得愛護有加,不到25歲的萊納德就經常和鄧肯帕克這樣的老將一同享受輪休待遇。但隨著16年開始不斷反覆的股四頭肌傷勢,萊納德對無法清晰解釋和根治他的馬刺隊醫逐漸失去了信任和耐心,並且最終愈演愈烈,變成了今夏最大的鬧劇。隊醫的誤診讓萊納德堅定不移地求助外界醫學專家,希爾的捨身忘我讓萊納德不敢貿然復出,主動請求無限期休戰。如今自由球員的簽約年限比當初少了兩年,這讓球員們更加缺乏安全感。

本是喬丹接班人 結果用事實告訴世人 誤診多毀前途

萊納德團隊一再堅持,希望能夠去一個大城市。大城市不僅意味著豐厚的贊助合同,更容易獲得強大隊友,對於球員的健康,大城市的醫療資源優勢也展現無疑。希爾退役後承認,2000年夏天,他原本首選的去處是尼克斯(那裡有他少年時崇拜的尤因)。希爾認為,如果當時自己能在紐約這樣的大城市,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關於腳踝的夢魘。

(當然現在,雖然身在寒冷的北境,多倫多不可謂不是一座大城市。)

決定萊納德故事最終結局的首要因素,還是他的傷病到底恢復得如何,對他未來的影響有多大。撲朔迷離了一整年,我們目前無從知曉答案。但從萊納德團隊即便犧牲公眾形象和口碑也要安心養傷、求得更好的環境來看,他們顯然吸取了教訓,不希望希爾的悲劇在萊納德身上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