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機器人又怎樣 會計業務里還有哪些不能被電腦軟體所取代?

越來越多的傳言說會計是個下滑的行業,而且最終被電腦軟件所取代。

小編也知道,很多財務人被此類傳言深深困擾,由此自我懷疑,併產生危機感。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一些資深的財務人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最近火熱的德勤會計機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四大機器人又怎樣 會計業務裡還有哪些不能被電腦軟件所取代?

通過實施機器人自動化,企業減少門店向共享服務中心提交審核的相關流程,縮短財務處理週期,便於及時發現賬實不符等異常情況,並及時響應;實現門店的統一管理,優化財務處理流程,加強內控,提高整體財務服務水平。

德勤洞察

機器人在財務共享中心的成功使用驗證了機器人自動化技術的價值與潛力,使得客戶對於人工智能甚至更多技術的應用場景有了更多的想象和期待,從而開始計劃在更廣泛的業務流程和工作職能中對機器人自動化技術進行應用,優化現有的工作流程和模式。

小勤人來了!- 自動化機器人來到你身邊

(以上資料來源於德勤智能機器人中心)

德勤、普華永道等四大都已經在開發研究並使用機器財務人了,甚至連國內的央企都開始投放財務機器人了!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髮展,

機器人代替越來越多的基層會計不再是天方夜譚,而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財務人進行財務升級轉型迫在眉睫!

不論是選擇財務會計、審計、稅務、成本、預算、資金或是其它會計模塊,隨著職業的發展,都必將走入管理會計領域,並很可能因在管理會計領域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終走向最高管理層。

而CMA作為管理會計領域權威證書已被國家以及各大企業廣泛關注,是新一代財務管理者的國際財務認證。

CMA主要關注預測與規劃、控制與風險管理、業績評價、戰略決策支持等方面,以驅動企業能夠持續發展、提升績效,利用財務的數據為企業創造價值, 更測重戰略與管理,在企業中更實用,正在全球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四大機器人又怎樣 會計業務裡還有哪些不能被電腦軟件所取代?

大家沒有很慌張 不要急 下面就是各位財務人的看法

犁叔

【審計】話題的優秀回答者

現代會計已經遠遠超出了記賬的範疇。這個問題對學校教育確實是值得深思的好問題。

8年前,當我從滿桌的會計憑證、詢證函、審計工作底稿和財務報告中抬起頭來時,我發現前面只有兩條路,一條是通過建立規則(企業管理制度、內部控制要求、記賬規則等等)確保企業按照既定的計劃(戰略、預算、財務規劃等)正常運行;另一條是與資本、金融結合,通過投融資、併購、上市等實現企業跨越式超常規發展。前一條路對內,後一條路對外,中間的就只剩下辛辛苦苦的記賬了。

後來在四大,見到更多高大上的企業,越發證明這種觀點是對的。

四大機器人又怎樣 會計業務裡還有哪些不能被電腦軟件所取代?

某跨國大型製造業企業通過實施SAP,建立共享服務中心(Share Service Center,下稱SSC),其在國內的30多家工廠已不需要設立任何財務會計人員,每家工廠只保留一名中專畢業的小姑娘專門負責將所有的單據掃描並傳入系統,併兼做小額現金出納。

日常和採購、生產、庫存、銷售相關的會計分錄均由SAP系統自動生成,SSC的財務人員對非日常業務(也就是小姑娘掃描進來的單據,例如員工借款啊等等)以及判斷類業務(例如計提存貨減值準備)人工編制會計分錄。

系統自動計算成本、自動生成財務報表。然後由每家廠的Controller(有翻譯為財務總監的,臺灣翻譯為主計長)對報表進行分析,並與各廠長討論經營狀況。除此以外,有全國稅務經理統一負責納稅籌劃及申報,資金經理通過與銀行合建的資金集中平臺統一調度資金,並通過全國CFO負責整體信貸籌資、股權籌資及對外投資計劃。

財務部SAP關鍵用戶與SAP FI/CO顧問一起,在系統中負責各項控制措施的設定,包括自動生成會計憑證的規則。內審經理負責內部的流程和財務審計,並保持與會計師事務所的溝通。當然最上面是財務VP對公司財務總體負責。

電腦軟件可以代替很多工作,但讀會計專業的你,願意以後扮演什麼角色呢?

四大機器人又怎樣 會計業務裡還有哪些不能被電腦軟件所取代?

日月

財務會計

財務從業近20年的人回答,不百度、不參考,僅憑經驗回答:

如果你是簡單的核算型會計,你遲早會被計算機取代大部分的工作,但是簡單的錄入工作你還是要承擔的,那時你要是想獲得更多的薪水,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只是簡單勞動;

如果你是管理型的會計,你會有更多的時間用於管理謀劃、稅收分析以及企業發展的研究,因為大多數簡單重複勞動被計算機更快更好的取代了,你有時間能夠進行更高級的分析了,你才有更多的機會進入企業高層,話說財務人員相對容易接觸到企業的核心。

綜上,你需要首先掌握計算機能夠做的事情,也就是說首先你要明白核算的來龍去脈,然後你把簡單重複的事情交給計算機做,你去做更復雜的事情。這是一個過程,不能因為簡單而小看,也不能因為複雜而放棄。

四大機器人又怎樣 會計業務裡還有哪些不能被電腦軟件所取代?

小豆,周召,EasonSun

“替代”與否,看具體業務。

一、【財務業務一體化】——電腦的作用很大!

1. 有利於業務量大的公司。

將中間的記帳環節給電子化了。只要銷售員簽好銷售合同後,將原始憑證掃描上傳,系統就自動錄入本銷售。

如銀行ATM,每一次的存、取款,都通過這個【財務業務一體化】系統,歸集到資產負債表上的存貸款科目餘款。

2. 對於小企業即使目前人工記帳就可以應付,但也要考慮未來五至十年的發展戰略。

因為如果不建立自已的一套信息系統,當以後業務量大時,如果上下游的關聯企業的系統不是同一套時,那麼業務之間可能就銜接不上,那麼處理就會很亂!就是【信息對話不了】!

四大機器人又怎樣 會計業務裡還有哪些不能被電腦軟件所取代?

二、需要人工主觀判斷時——會計人員的作用大!

一是金融工具會計準則 IFRS 9

該準則分為金融工具分類和計量,金融工具減值以及套期等幾部分。

其中金融工具分類和計量中,判斷怎樣區分“以公允價值計量”和“以攤餘成本計量”的依據之一,是其“業務模式(business model)”,也就是要判斷企業持有金融工具的目的是為了收取本息現金流還是為了賣掉。這個電腦判斷起來有難度吧?

金融工具減值會計準則更是變態中的變態。這部分引入了“預期損失模型(expect loss model)”。

不同於現在IAS 39中的實際損失模型(incurred loss model),就是看見金融資產有實際減值跡象再計提減值,

預期損失模型要求在金融工具初始確認時,就要估計這項資產未來將發生多少信用風險損失。IASB要求確認未來12個月的,US GAAP更誇張,要求初始確認時就預計其全生命週期的信用風險損失。你說這電腦幹得出來嗎?就算是設計一個模型,也得結合考慮本公司情況吧。

至於套期會計中對合格套期的條件也涉及到要判斷是否能夠顯著降低錯配風險。這又是個主觀性很強的判斷。

二是公允價值會計準則IFRS 13。

第一層次是企業本身有估價,

第二層次是同類企業有估價,

第三層次是都沒現價時,要估價。

第三就是保險會計,現在還不知道是第幾號。新的保險會計核心內容就是以當前利率折現保險負債。

小結:電腦使會計人員從記帳的雜務中解放出來,可以有精力去做更為系統為企業增強生產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