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證從業資格還有用?財政部和人社部已經發話了

人社部發佈會計證最新進展,

財政部做出了官方聲明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關於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中,包括會計從業資格證。對此,財政部作出最新說明:

會計證從業資格還有用?財政部和人社部已經發話了

關於會計從業資格最新進展情況的說明

9月1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共有59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會計從業資格因正在修法暫時保留在目錄清單中。目前,國家已啟動修法程序,待修法完成後,再依法調整《職業資格目錄清單》。

財政部會計司

2017-09-15

會計證從業資格還有用?財政部和人社部已經發話了

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名單(紅框標註與會計有關)

會計證從業資格還有用?財政部和人社部已經發話了

會計證從業資格還有用?財政部和人社部已經發話了

會計證從業資格還有用?財政部和人社部已經發話了

提示:

5、註冊會計師

35、會計從業資格

41、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42、資產評估師

52、審計專業技術資格

52、稅務師

會計證從業資格還有用?財政部和人社部已經發話了

下面小編來給你分析一下會計證的現況(歡迎指正):

1、會計行業洗牌已經到來

由於經濟發展,經濟組織膨脹,會計人才急缺,會計群體迅速壯大。據統計全國約有4000萬會計從業人員,有證的大約2000萬左右,但是真正在財政部門備案從事會計的人員是非常少的,就是因為大家在實操能力上的欠缺,以為考個會計證就可以從事會計了。

但事情證明,會計證考了這麼多年,很多人都是通過死記硬背或專業機構刷題通過的,並沒有真正學懂。而且只有個證是理論知識,實際從事會計工作,是沒有工作能力的。

“背題庫就能過”、“通過中介可以買證”、“會計證氾濫”等這些問題造就了“會計證取消”這個多米諾骨牌的倒下,一場會計行業的洗牌在所難免,大浪淘沙,危機已經逐步逼近還在原地踏步、固步自封的財務人。

2、會計轉變為一種能力的稱呼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考證成為主流,而忽視了真正技能的培養制度。我們學習會計的初衷,肯定不僅是為了一張紙,更是為了學到會計的技能與經驗,假如我們之前還想著考個證就可以當會計,那現在不需要這個證了,你認為你現在可以做會計了嗎?很顯然還是不會。

另外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想一想,用人單位願意用一個毫無證書、毫無財務工作能力的人?不可能!絕大多數用人單位招人一定是以能力為主,怎麼證明你有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國家發的證書,在財務領域常見證書有四本,會計從業資格證、初級職稱證書、中級職稱證書、註冊會計師證,其中,中級要求四年以上工作經驗、註冊會計師一般人考不上,會計證如果不敲定,你會發現,以後初級職稱證書必然是剛入行財務的標配。

透過會計證改革的現象看本質,不管會計行業如何變革,我們仍以不變應萬變,加強專業知識學習與充電,夯實會計知識基礎,增加實務操作的經驗,讓自身的價值匹配社會需要,升級換代才是最後的出路。

3、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想留下來就必須要做到這些!

1、需要更準確、更規範執行營改增的各項規定,規避營改增的涉稅風險,合法、合理降低營改增後的稅負。

2、今後一方面要規範會計核算、依法辦理各類納稅事項,另一方面,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更要小心謹慎,防止因粗心大意可能引起的稅務預警和涉稅風險。

3、從今天開始更加努力學習、積極實踐、勇於探索,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多維度思維和綜合型能力的複合型、戰略型財會人才。

4、把互聯網與會計工作進行融合,用會計專業思維進行成熟的分析、思考。

5、針對稅務稽查部門對企業檢查,財務人應嚴陣以待,不僅要實事求是做好每一筆賬,而且更要注意防範各種涉稅風險。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考證的路不能停下來,爭取做到證書越來越多,心中的財稅知識越來越豐富,領到手上的工資越來越高,只要相信自己,一切就都將是最好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