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的食補原則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為適應天時”、“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長期的農耕實踐中,綜合了天文與物候、農業氣象的經驗所創設。

從古人對節氣最早的命名,如《尚書》記載的“日中”、“宵中”等,可知十四節氣的形成與太陽有著密切的關係。“節”的意思是段落,“氣”是指氣象物候。每個節氣的專名均含有氣候變化、物候特點和農作物生長情況等意義,食補完全可以隨著節氣走。下面是幾個比較重要的節氣。

立春(2月3~5日)—立春養生要注意保護陽氣,保持心境愉悅的好心態。飲食調養方面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有目的地選擇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進食,這些食物能助生髮之氣。《本草綱目》載:“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芥等辛嫩之菜,雜合食之取迎新之意。”

雨水(2月18~20日)—雨水節氣著重強調“調養脾胃”。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少食油膩之物,以免助陽外洩。應少酸多甜,以養脾臟之氣。可選擇韭菜、百合、豌豆苗、薺菜、春筍、山藥、藕等。

驚蟄(3月5~7日)——驚蟄節氣的養生要根據自然物候現象、自身體質差異進行合理的調養。陰虛者: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心中時煩,少眠,便幹,尿黃,不耐春夏,多喜冷飲。飲食要保陰潛陽,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等。太極拳是較為合適的運動項目。

陽虛者:多形體白胖,手足欠溫,小便清長,大便稀,怕寒喜暖。宜多食壯陽食品,如羊肉、狗肉、雞肉、鹿肉等。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及日光浴都是適合的鍛鍊項目 。

春分(3月20~21日)—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此時人體血液和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飲食調養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必佐以蔥、姜、酒等溫性調料,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立夏(5月5~7日)在整個夏季的 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具體到膳食調養中,我們應以低脂、低鹽、清淡為主。

小滿(5月20~22日)——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我們要特別提出“未病先防,”的養生觀點。小滿節氣是皮膚病的高發期,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熱、利溼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綠豆、冬瓜、絲瓜、黃瓜、藕等;忌食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溼助溼的食物,如動物脂肪、海腥魚類等。

白露(9月7~9日)—白露節氣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對於那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上述疾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凡是因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生冷炙燴醃菜、辛辣酸鹹甘肥的食物,如帶魚、螃蟹、蝦 類、韭菜花、黃花菜、胡椒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寒露(10月8~9日)—“金秋之時燥氣當令”,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乾、鼻燥、皮膚乾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狀。所以暮秋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少食辛辣之品。

立冬(11月7~8日)—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飲食調養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應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

冬至(12月21~23日)—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陽氣開始生髮起來了,應該多吃當歸、生薑、羊肉湯等。

小寒(1月5~7日)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後,臟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既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目的。在冬令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大寒1月20~21日)—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