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擴產降本 (7.24-7.30)

豐田汽車公司(7203.T)正在加大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投資,設計低成本,大眾市場的乘用車和SUV車型,並將該技術推向公共汽車和卡車,以建立經濟規模。

預計在2020年初期,豐田將對其下一代Mirai氫燃料電池汽車(FCV)進行改進,並希望能夠證明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商業化的可行性。

“我們將從限量生產轉向大規模生產,減少昂貴材料的數量,如FCV組件中使用的鉑金,並使系統更加緊湊和強大,”Mirai首席工程師YoshikazuTanaka在接受採訪時說。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計劃從2025年左右開始分階段推出其他FCV車型,包括一系列SUV,皮卡和商用卡車。

該汽車製造商拒絕就具體的未來產品計劃發表評論。但是,該公司已經開發了小型運輸車和大型運輸卡車的FCV原型。

豐田燃料電池項目新業務規劃經理IkuoOta說:“我們將盡可能多地使用現有乘用車和其他型號的燃料電池卡車。”“否則,我們不會看到大規模生產的好處。”

該公司還打算改善業績。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豐田希望將下一個Mirai的行駛里程從500公里左右推到700-750公里,並在2025年達到1000公里。

接下來看看本週氫燃料電池行業都有哪些大事件:

資本縱橫

先導智能打造半導體及燃料電池裝備生產基地

先導集團總部大樓及半導體和燃料電池裝備製造基地在無錫高新區啟動建設,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為基於原子層沉積(ALD)技術的半導體裝備,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二期為氫燃料電池汽車配套設施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切入制氫、儲氫等細分領域。

雄韜股份子公司獲3.5億元增資

雄韜股份控股子公司大同氫雄雲鼎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與山西省大同市簽訂增資擴股協議。此次增資後將新進股東大同開發區經濟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引入大同市政府氫能產業戰略扶持資金共計3.5億元,用於氫燃料電池的催化劑、質子交換膜、電堆、電池控制系統、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等領域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

市場經緯

現代最新款燃料電池汽車NEXO銷量統計

截止到上個月月底,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已售出(交付)223輛Nexo氫燃料電池汽車。其中179輛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在韓國國內市場銷售,另外44輛運往國外,該車使用了先進的淨化器,一整箱氫氣可以行駛609公里。

武漢打造國內首條氫燃料電池客車生產線

東湖新能源汽車集團正式啟動年產5000輛新能源客車項目,重點打造國內首條氫燃料電池客車生產線。項目主體建設車身、塗裝和總裝3個生產車間及1個燃料電池生產區,建成後將具備年產3000臺純電動城市客車和2000臺氫燃料電池客車,總共年產5000輛新能源大巴的生產能力。

北汽集團49輛氫燃料公交車投入運營

北汽集團交付給張家口市公交總公司的49輛燃料電池公交車現已投入運營,該車長10.5米,採用氫燃料動力,能量轉換率高達53%-55%,是普通內燃機熱效率的3倍,可實現零下30攝氏度低溫啟動、零下40攝氏度低溫存放和停機自動保護。氫氣加註10-15分鐘,續航里程可達350公里以上。預計於今年8、9月還將有25輛12米的氫燃料公交車投入使用。

技術動向

液化空推出APP鎖定全球加氫站

液化空氣集團推出了一款應用程序(App)——H2StationFinder,該App首先在加利福尼亞州發佈並標記了所有的加氫站,司機只需在H2StationFinder應用程序中輕點幾下,就可以找到最近的加氫站,並查看加氫站詳情。還能通過監控車輛加註氫氣的總量,來告訴駕駛員他們減少了多少二氧化碳排放。

KoGas與Woodside合作研究氫能技術

KoGas與Woodside簽署國際合作協議,兩家公司決定在氫燃料的研究和開發方面進行合作。將聯合擴大從天然氣中制氫的研發,並涉及氫燃料的運營和運輸。

明天氫能聯手高校研發43kW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

明天氫能聚集中科院大化所與同濟大學這兩支國家隊的力量,共同研發生產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43kW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該產品擁有成熟的金屬雙極板電堆,體積比功率3.0kW/L,最高功率超過60%,工作時間超過8000小時,工作溫度-20℃~70℃,能輕鬆適應高原、低溫等惡劣環境。

光解水制氫效率突破新紀錄

國外研究團隊通過將由銠納米顆粒和結晶二氧化鈦催化劑塗層製備而成太陽能電池串聯,成功地把太陽能直接分解水制氫的效率提高到19%,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海外動態

燃料電池微電網入駐自然保護區

加利福尼亞州福爾瑟姆-AltergyFuelCells宣佈在威斯康星州的GordonBubolz自然保護區部署其燃料電池解決方案,作為FaithTechnologies的清潔能源微電網的一部分。這個先進的微電網使用30千瓦的Altergy氫燃料電池;一個200千瓦的太陽能光伏能源(太陽能電池板);一個100千瓦的鋰離子電池存儲系統;一臺65千瓦的微型渦輪機;和一臺60千瓦的天然氣發電機,為18,000平方英尺的自然保護中心大樓供電。

Nuvera獲得燃料電池港口設備獎

動力應用燃料電池供應商NuveraFuelCells開發出一款零排放的集裝箱搬運車,該車將採用Nuvera燃料電池發動機,使用其公司的OS1L2-45燃料電池發動機來開發90kW燃料電池的增程器。

經典語錄

不發展全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氫汽車是因為:首先,燃料電池發動機功率目前還不能滿足電動汽車的要求,國內燃料電池發動機電堆功率密度大概在2kW/L左右,國際先進水平也是在3kW/L左右。換句話說,目前國內外動力電池不能滿足電動汽車的要求,同樣,燃料電池發動機也不能完全滿足汽車的要求。

其次,燃料電池發動機是一個全新的產品,還有許多技術要求,要依靠產業化來完善,目前其單位成本還比較高;再者,目前電電混合動力系統是以動力電池汽車為基礎的,可以彌補動力電池汽車的不足;最後,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取得了很明顯的進步,但目前還面臨許多挑戰,電電混合動力系統是相對穩妥的技術方案

——揚子江汽車集團總工程師雷洪鈞

每日辣評

@玖牛:雖然氫燃料電池經歷了兩次發展浪潮,都沒有實現大規模商業化,但本次豐田推出量產燃料電池汽車,並積極開拓海內外市場,在日本國內已經建立百座加氫站,且日本在國內已經推廣了近3000臺燃料電池汽車,2020年將產量提升到20000臺。這些信息表明燃料電池技術已經接近成熟,商業化已經臨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