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心的棚改“真相”,权威部门最新定调!

对于在三四线去库存的“攻坚战”中扮演了重要的“棚改货币化安置”,有人将其看成支撑三四线楼市持续上扬的“输血器”,对于戛然叫停的“一刀切”担心不已。而昨天住建部对棚改最新定下的基调:“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推进货币化安置”,相信让很多人都长舒一口气。

不可否认,棚改在过去几年中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出一举多得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刺激房价等问题。那么,对于棚改,住建部的下一步具体怎么走?对楼市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01

下一步,棚改怎么走?

据了解,今年1月至6月,全国棚户区改造已开工363万套,占今年目标任务的62.5%。下一步,住建部将在加大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将依法依规控制棚改成本,严禁违规支出。

具体来看有以下四点:

一是,切实抓好棚改项目建设。各地应当及早开工新建项目,加快建设续建项目,加大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做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棚改安置住房同步规划、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严格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让更多困难群众早日“出棚进楼”,住得放心、舒心。

二是,依法依规控制棚改成本。各地要树立精打细算理念,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严禁大手大脚花钱,严禁违规支出,确保按合同约定及时偿还棚改贷款,努力实现市域范围内棚改资金总体平衡。

三是,进一步合理界定和把握棚改的范围和标准。各地要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切实评估论证财政承受能力,不搞一刀切、不层层下指标、不盲目举债铺摊子,进一步合理界定和把握棚改的标准和范围,重点攻坚改造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棚户区。

四是,因地制宜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应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棚改安置政策,更多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商品住房库存量较大的地方,可以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

02

对于棚改,专家怎么看?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 严跃进

今年上半年棚改任务的完成情况还不错,但反过来也说明,棚改的急迫程度相对是降低的。未来棚改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力度依然会强化,但是棚改背后的金融财政工作预计会有收紧的导向。

国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分析师 张亮

自2014年创设PSL后,国家开发银行受鼓励大力提升棚改专项贷款,年新增棚改专项贷款占国开行新增总贷款的比例快速走高。若三四线城市销量下滑、房价不涨甚至下滑,政府通过拍卖拆迁土地来偿还贷款的方式面临挑战,货币化安置的资金链在偿还贷款这一环上可能面临断裂。

思源地产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首席分析师 郭毅

棚改的收紧是未来的趋势,但棚改不可能一刀切而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特别是棚改货币化安置对三四线城市商品住房库存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随着一些区域库存消化进入尾声,继续采用大量的棚改资金进入市场,就会催生整个市场的投资需求。“根据市场商品住房库存量来看,

棚改已经进入逐渐踩刹车的节点,此时政府采用渐进式的方式,也是延续因城施策、因地调控的方针,这也是一项合理的调控政策。”

国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 靳毅

未来,长期棚改专项债券将有效替代货币化安置的资金来源。相较于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专项债券有利于限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防控风险。这对央行和地方政府都将更有益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