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勇士隊教練科爾面對磨難的經歷,讓學佛修行的我爲之動容

編者按:史蒂夫·科爾NBA籃球球星,作為與邁克爾·喬丹並肩作戰並拿下3連冠的芝加哥公牛隊的隊員,被人戲稱為“偉大的小人物”。科爾總共拿過7次NBA冠軍,5次是球員階段,2次是身為總教練帶領勇士隊奪冠。這看起來很風光,其背後卻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和磨難。學佛修行路上也會遇見阻礙和磨難,我們該如何面對和處理呢?

NBA勇士隊教練科爾面對磨難的經歷,讓學佛修行的我為之動容

初出茅廬的史蒂夫·科爾呆呆的坐在替補席上看著自己的隊友在場上被對手壓著打,此刻他多麼想跟教練說:該我上場的時候到了!但教練似乎忘記了冷板凳上還有科爾,因為他壓根不相信這個又瘦又小,沒有什麼彈跳力的白人小夥子……此時科爾沮喪極了,他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替補上場,唯一能做的就是揮揮毛巾,為隊友加油。那段日子科爾幾乎持續了一個“菜鳥”賽季。

這時,他更加思念去世的父親(馬爾科姆·科爾),一位用一生致力於改善美國和阿拉伯國家關係的和平使者,被伊斯蘭聖戰組織殺害了。當科爾得到通知時,他幾乎被摧毀,心中的精神支柱就那樣坍塌了。科爾曾說:“在父親被殺害之前,沒有什麼侵襲過我的生活,不好的事情總是發生在別人身上。”

沒有父親的陪伴,他茫然無措,只有勤練籃球來寄託深深的懷念。他感覺父親在天堂看著他,希望他在NBA賽場上全力發揮。漸漸地,科爾學會了堅強,他更加努力去贏得人生。當他被交易到了公牛隊,成為喬丹的隊友,他們有利配合拿下了公牛三連冠。隨後科爾進入了馬刺隊又獲得了兩次總冠軍,並且成為歷史上三分球命中率記錄(45.4%)的球員保持者。

NBA勇士隊教練科爾面對磨難的經歷,讓學佛修行的我為之動容

退役後,科爾帶著如此驕人的成績,幾番周折,最終成為勇士隊的主教練。這位教練謙虛友善,經常露出孩子般的笑容,帶領勇士隊在第一個賽季就獲得了總冠軍,這在NBA歷史上極為罕見。接下來,勇士隊取得了壓倒性的73勝,而後再次衛冕總冠軍,史無前例。

為什麼科爾會取得如此佳績?這與他當年的經歷息息相關。他無法忘記自己作為替補,在板凳上苦苦等待上場的那種煎熬。因此在執教期間,他採取了輪換球員的方式,讓所有的球員都有機會打球,去提升自己。此舉讓球員更加尊敬、信任科爾。而父親的離去對科爾的打擊,讓他深深知道每位球員都希望教練如同親人一般支持自己。科爾就像大家長一樣關心著每一個球員。這些過往的經歷,給了科爾刻骨銘心的體驗,讓他知道了堅強、包容鼓勵和支持的力量。

苦難的經歷會讓人容易走入兩個極端,一種是深知苦難的煎熬,以最大的善意去幫助同樣受苦的人,另一種則是他會變得更加仇視、自私和無情。

如果我們修行人遇到不公正的待遇,誹謗、磨難,甚至陷害,又該如何面對呢?我也曾拜讀過虛雲法師十難的人生經歷,他在行菩提道的路上,經歷了種種苦難,但難捨能捨,難忍能忍,難行能行,難為能為,遭受苦難也絲毫不退縮,仍然心懷天下,慈悲憫人,利益眾生……

NBA勇士隊教練科爾面對磨難的經歷,讓學佛修行的我為之動容

恭聞了南無本初報身佛說法法音後,我從中得到了更深刻的感悟。凡是誹謗我,陷害我,讓我痛苦的人或事,皆因我自己的往昔因果或現世因果造成,而唯有明信因果,又不深陷是非我執的糾纏,解開輪迴結才有美好的前途。從利益眾生的角度出發,廣發菩提心,既不被磨難打敗,又砥礪前行,這是一個修行人應有的積極態度和為人處世行為。化煩惱為菩提,是多麼有意義的事!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修行人生,磨難已不再是磨難,而是成就解脫的助緣。人生不就是與磨難鬥爭,不斷提升自己的靈魂嗎?當越過磨難,回首剎那,那些不過是浮雲夢幻而已,不足道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