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老街即將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這些景點與美食您都知道嗎?

近日,央視大型記錄片《記住鄉愁》攝製組在屯溪老街拍攝取景。該記錄片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核心,以生活化的故事為依託以鄉愁為情感基礎,展現了傳統村落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民風民俗,鄉土之物,文化積澱等,內容闡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據悉,該片將於2019年1月1日在中央四套進行首播,中央一套和九套繼續播出,各省級衛視也將繼續播出。

屯溪老街

徽商造就的屯溪老街是古徽州的商業重鎮,地處屯溪西部的黎陽於公元208年便有縣級建制。悠久的歷史為屯溪留下了包括徽派建築在內的豐厚文化遺產。作為屯溪市重要發祥地的屯溪老街,是隨著徽商的興起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元末明初,有婺源、歙縣商人,為方便土特產和食鹽中轉,在率水、橫江和浙江聚匯的三江口附近,建立棧房,屯聚貨物。明代永樂年間,休寧商人程維宗在此基礎上再建新的店鋪,還在店鋪之間建亭閣,供來往行人休息,從此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屯溪街市。

屯溪老街即將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這些景點與美食您都知道嗎?

明、清兩朝,徽商崛起,屯溪老街憑藉地處皖、浙、贛三省交衢,橫江、率水匯合直通錢塘江的有利條件,成為徽州水陸運輸的交通樞紐,獲得迅速發展。老街在明代成為頗有影響的"一邑總市"、清代發展成遠近聞名的"茶務都會"。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因戰亂大量人口內遷,又發展成皖南的商阜重鎮,獲得"小上海"的名聲。1949年以來,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屯溪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規模迅速擴張,現代建築鱗次櫛比,但屯溪老街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深厚的商貿文化薪火相傳。

屯溪老街即將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這些景點與美食您都知道嗎?

屯溪老街依黃山、伴新安江,空間景觀特色依託於城市與自然(山與水)環境的有機結合。山、城、街、水呈平行的帶狀結構,老街又是城市最活躍的部分。通過3條馬路和18條巷道與山水相溝通,如魚骨式形態,同時將山水景觀引入城市和老街。屯溪老街古樸典雅的明清風貌,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一條徽州古街,雖歷經天災人禍,幾度興衰,仍保持著明清年代的街市情趣:茶樓酒肆、書場墨莊,匾額旗招、朱閣重簷。

老街主要景點

屯溪老街即將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這些景點與美食您都知道嗎?

屯溪老街即將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這些景點與美食您都知道嗎?

屯溪博物館

屯溪老街即將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這些景點與美食您都知道嗎?

屯溪博物館老街上有博物館眾多,其中屯溪博物館為屯溪老街唯一的國家博物館。2012年,經改造為"屯溪老街社區博物館",為中國首批5家生態(社區)博物館示範點之一。一樓展廳珍貴藏品有國內最大的宋坑金星金暈硯板、法華釉瓷枕、春秋青銅器、金絲楠木徽州床。二樓主要陳列有新安畫派古字畫,其中有黃賓虹、汪彩白、金聲等大家作品。還有程德馨醬園場景復原,程德馨醬園創建於清代,為徽派醬菜的代表。

屯溪老街即將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這些景點與美食您都知道嗎?

屯溪老街即將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這些景點與美食您都知道嗎?

萬粹樓

屯溪老街即將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這些景點與美食您都知道嗎?

老街上的另一個博物館是的萬粹樓--中國首家古建築形私人博物館。面積2000多平方米,糅合了徽派民居、園林、府第、商鋪的風格。館內陳列著主人收藏的大批文物,以及500多件當代名人字畫、900方珍貴硯臺。據說是國內少有的古建築形式的私人博物館。此樓建於1996年,樓高四層,採用明清時代古建築遺存的石雕、磚雕、木雕等舊構件中的精口,按徽派建築的風格重新組合而成。一樓"九百硯堂"陳列、經營以歙硯為主的四大名硯及文房四寶。二樓展出的程氏三宅是各種文物和藝術品。三樓是樓主的起居室。四樓天台是一個小小的庭院。

老街美食

屯溪老街即將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這些景點與美食您都知道嗎?

臭鱖魚

黃山“臭鱖魚”又名“醃鮮鱖魚”,所謂“醃鮮”,在徽州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黃山“臭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既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肉質又醇厚入味,同時骨刺與魚肉分離,肉成塊狀。此菜歷經200多年的歷史,關鍵在於它的特殊性,在烹製之前醃製後的鱖魚聞起來“臭”,烹製後的鱖魚吃起來香,這一“臭”一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其成為徽菜的經典之一。此菜烹製後以其香鮮透骨,魚肉酥爛並帶有特殊的芳香。

屯溪老街即將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這些景點與美食您都知道嗎?

秀嫂撻餜

秀嫂撻餜是徽州(黃山市)著名傳統小吃,源自古徽州績溪縣、歙縣一帶。早在唐代,徽州人遠行就會帶上撻餜作為乾糧,至明清時期,撻餜更是成為徽州人必備的食品。秀嫂撻餜由香椿、蘿蔔絲、竹筍、梅乾菜等僅有的幾種傳統餡料發展到現在的肉醬、槐花、黑芝麻、豆沙、花生,時令蔬菜等鹹甜兼顧,葷素搭配。2010年,秀嫂撻餜先後被中央電視臺,安徽省電視臺,黃山電視臺及臺灣東森電視臺拍攝報道。2011年,成功申報為黃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秀嫂撻餜店為指定傳承人。2012年,秀嫂撻餜點被安徽省烹飪協會授予“安徽省特色小吃名店”。

屯溪老街即將亮相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這些景點與美食您都知道嗎?

黃山燒餅

黃山燒餅又名“蟹殼黃燒餅”,又稱火爐餅,是徽州特色小吃。黃山燒餅以上等精麵粉、淨肥膘肉、梅乾菜、芝麻、精鹽、菜籽油為原料,手工分別製作皮、餡,經泡麵、揉麵、搓酥、摘坯、制皮、包餡、收口、擀餅、刷飴、撒麻、烘烤等10餘道工序製成,其烘烤系在特製爐中進行,內燃木炭,將餅坯貼於爐的內壁,經烘烤、燜烘、及將爐火退淨後焙烤,前後在數小時而成。因經木炭火焙烤後,形如螃蟹背殼,色如蟹黃,故得此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