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曾听到有人说这么一句话“对未来迷茫的大学生,都去考编了”。说这句话的是一位毕业已有三四年的大学生,他通过这些年的奋斗,赚了不少钱。在人们谈到当今参加“考编”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时,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考编”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事实上,这位毕业才几年的大学生有着比较好的家庭背景和相当好的运气,所以仅仅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就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而绝大多数人没有像他那样的客观优势,很多大学毕业生离开高校五六年,还在社会上“颠沛流离”。“通过考编为自己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部分大学生的理想。因此,我们看到最近几年“考编”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有增无减。

“考编”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考编”是对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公办学校教师等报考公职岗位的一个“简称”。从最近几年的报考情况看,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的大学生数量确有大幅度增加,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越来越大。某市招聘环卫工,因其是拥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吸引很多高校毕业生的报名,其中有数十名研究生,竞争比达到30:1;某市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其中有一个名为“公厕管理员”的岗位,要求报考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引起人们的争议,有人担心这么高的要求可能不会有人报考,结果报名情况却非常乐观,且报考人员都是高学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句话:大家为编制而来。

“考编”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与考事业单位相比,考公务员更加火爆,竞争比普遍达到四五十比一,“百里挑一”的岗位很常见,有时候还会出现“千里挑一”的岗位,编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之大,可想而知。

“不考编,我能干什么”,某大学生对自己发出了质疑。部分对未来很有规划的大学生,他们会对大学几年的生活做一个科学的统筹安排。若本科毕业就选择就业,他们会在本科阶段尽可能去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若准备读研深造,他们大学四年基本上会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度过。坚持下来的大学生们,最后都实现了目标,完成了一个阶段的任务,在人生路上往前跨出了一小步。不过也有很多大学生对未来毫无规划,他们有的像高中一样,上课、下课、学习、考试,却一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以后准备干什么,虽学业成绩不差,但在就业时还是遭遇了“滑铁卢”;有的大学生不仅没有目标,对学业也毫不上心,稀里糊涂的度过了大学四年,毕业后学无所成,然后战战兢兢的拿着一张文凭去求职,结果四处碰壁。“考编”成了这些人最好的出路。所以,有人认为不少选择“考编”的大学生是因为对未来迷茫,对以后的人生路不知所措,想通过“考编”找个稳当的职业。

“考编”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不否认确实有大学生抱着这样的想法去“考编”,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非常清晰的规划。“考编成为体制内工作人员”是他们人生规划的起始点而已。不管怎么说,如果有幸考取编制,就代表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错的收入、一定的社会地位。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能有一个环境优雅的办公场所,有一个“旱涝保收”的工作,还受人尊敬,岂不是非常完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渐渐熟悉了“潜规则”,懂得了如何运用人际关系,说不定还能成为单位管理人员,实现“名利双收”。就算没有机会当领导,一辈子平平安安的度过,退休后有可观的退休工资,也相当不错。其实很多人都清楚,“有编制的员工”在单位工作久了,即便当不成领导,也会成为“老油条”,对待上级布置的任务,能推则推,怎么快活怎么过。而他们的待遇不会因此降低,该有的一点也不会少。资历成了他们的“挡箭牌”,却也没有人会说他们的不是。

参加“考编”,通过了,就能有如此快活的人生,这不正好是“一考定终身”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