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不願爲人知的另一面:金錢、竊聽和賣假藥

谷歌不願為人知的另一面:金錢、竊聽和賣假藥

一直以來,谷歌都致力於將自己打造成一家高科技公司,努力弱化其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和全球最大廣告渠道的身份。

而這一努力正被歐盟的一張罰單逐步瓦解。

7月18日,歐盟委員會宣佈向谷歌公司開出43.4億歐元(約合50億美元)的罰單,以懲罰谷歌公司利用自己擁有的安卓(Andriod)操作系統的市場壟斷優勢強行捆綁谷歌搜索服務和谷歌Chrome瀏覽器的行為。

儘管遭遇鉅額罰款,但在二季度的財務報表上,谷歌母公司Alphabet依舊創造了327億美元的總收入,去除50.7億美元罰款後淨利潤仍然高達32億美元。而Google依然是其最重要的收入、利潤來源,該季度Google的廣告業務為Alphabet貢獻了86%的收入。

谷歌作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提供商,利用搜索服務和Android操作系統為客戶提供廣告展示服務。其中,2008年面向市場推出的Android智能手機操作系統,8年間已為谷歌賺取了310億美元的收入和220億美元的利潤。

而在Android帶動下谷歌廣告的收入卻遠高於此。歷年財報顯示,谷歌廣告營收已從2008年的211.3億增長至2017年的953.8億,擴大了約4.5倍,而十年的總營收則超過5000億美元。

而歐盟開出鉅額罰單的最近一次指控,矛頭正是直指Android操作系統:

1 谷歌要求(使用安卓操作系統)手機制造商預裝谷歌搜索應用和Chrome瀏覽器,以此作為製造商使用谷歌應用商店(應用下載平臺)的前提條件;

2 向手機制造商和移動網絡運營商支付一定的補償,以要求其排他性預裝谷歌搜索應用;

3 採取措施防止那些希望預裝谷歌應用的手機制造商銷售運行谷歌非授權版本安卓操作系統(被稱為“安卓分叉”)的設備。

歐盟認為谷歌在搜索服務市場具備市場壟斷地位,並利用壟斷地位預裝谷歌搜索服務和Chrome瀏覽器獲取非法收益。

歐盟的指控揭開了谷歌長期隱藏並保護的一面,掀開光鮮亮麗的無人駕駛、Google X、谷歌眼鏡等高科技產品之後,谷歌在全球市場“掠奪”廣告營收。

谷歌的反撲

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在回覆歐盟的公開信中使用了頗為激烈的言辭反駁歐盟,他稱歐盟委員會的反壟斷干預破壞了安卓的產業秩序,並進而威脅到整個安卓操作系統的生態環境。

他還表示,谷歌或許採用向設備製造商收取軟件許可證費用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也可以採用“極為嚴格的分發授權模式”來獲得對“安卓分叉”的封殺效果。

很明顯,谷歌不是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但它也不怎麼聰明。桑達爾·皮查伊的回應相當於告訴歐盟,若用更為激進的辦法解決問題,對歐盟各國都沒有好處。這個激進的辦法無論是收取費用還是“極為嚴格的分發授權模式”,都將影響到Android的商業模式。

Android的商業模式一直針對iOS的封閉採用開放策略,開放Android的源代碼給任何硬件設備製造商,並以此獲取內嵌谷歌軟件服務的權利,進而獲得移動設備上的搜索和廣告服務市場。

至於谷歌是否存在像歐盟所指控的行為,外界尚不能準確判斷。但中國網民應該記得2012年宏碁與阿里雲OS的合作,最後因谷歌以取消授權威脅宏碁,使得後者不得不緊急叫停發佈會並終止與阿里雲OS的合作。

過去數年,谷歌曾多次加強對Android系統的控制。比如今年3月谷歌開始要求所有使用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通過GMS認證。GMS全稱為谷歌移動服務(Google Mobile Service),其中包含搜索、YouTube、應用商店、Gmail郵箱等一系列服務。

據財經雜誌報道,谷歌已經開始在後臺掃描所有安卓系統手機,一旦發現沒有通過GMS認證的設備就會彈出提示,要求用戶向設備製造商查詢。

儘管中國市場的手機制造商因某種原因不受谷歌管控,但大部分擁有海外業務的企業都必須遵循谷歌的規定,比如華為、小米、OPPO、vivo等。

營收模式單一,廣告不可受損

外界認為,谷歌之所以對歐盟提出的指控如此忌憚,很大程度上源於可能會成為其他國家仿效的範例,引發更多的反壟斷調查或訴訟。但這只是表象,因為歐盟的處罰並非只有罰款,還要求谷歌在未來90天內進行整改,結束這一行為,否則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將面臨5%平均日營收的罰款。

這意味著谷歌必須要更改Android的商業模式,而一旦更改,依託Android系統的廣告營收也將受到影響。這才是谷歌如此忌憚的真正原因。

儘管谷歌在過去數十年間研發、收購了很多產業和業務,但這些令其名聲大噪的業務實際上並未給谷歌帶來優渥的回報。因此谷歌不得不在廣告業務上花費更多的心思,以獲得更多收入。

之前Facebook洩露用戶數據,扎克伯格被叫到國會談話,當被問到:“Facebook有沒有通過麥克風來竊聽,以便更準確地投放廣告給用戶”的時候,扎克伯格否認了,而谷歌並未作出任何回應。

事實上,為了測試谷歌是否存在問題,國外還有人專門做過直播測試,來驗證谷歌“是否有通過麥克風來竊聽用戶的談話內容,並以此來推送廣告”。

從視頻得到的結果顯示,用戶在未授權谷歌的前提下,谷歌依然能夠準確的通過語音來推送廣告。

無獨有偶,谷歌目前在移動端搜索服務中也增加了廣告展示頻率和順序。在國外使用Google的搜索服務,比如搜索Pancreatic cancer(胰腺癌)和Xiaomi stock,搜索結果的首條、次條全部為廣告。

更重要的是,為了賣出更多廣告,谷歌可能涉嫌收集並侵犯用戶隱私。比如在上述直播測試中,谷歌就未經授權收集了用戶的語音信息並加以分析利用。

長久以來,“不作惡”(don’t be evil)一直是谷歌的非官方座右銘。但是,谷歌已經悄悄在四月底或五月初的某個時間點,將其從員工行為準則中刪除。然而,早在2011年,谷歌還四處宣揚“不作惡”(don’t be evil)時,就因為非法在線藥房做廣告,被美國政府處罰了高達5億美元的罰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