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小柴胡,不用請大夫!「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大揭祕!

人們時常會說,西醫開藥,中醫開方。意思是說,二者之間在治病用藥時,一個講究對症治療,一個講究統籌兼顧。其實,在中醫開方這個概念中,蘊含著很多哲學和自然的思想。也有人說,中醫開方,猶如孫武子用兵,有很多運籌帷幄的巧妙在其中。

對於很多中醫大夫來說,他們在臨床開方的時候,對於使用什麼方劑,其實還是有一定的規律的。這個中間,就有經方、時方、偏方和驗方等的區別。但在中醫界,使用頻率最高的,莫過於中醫十大名方。

在中醫十大名方中,小柴胡湯這個方子,歷代醫生對此使用頻率很高。每每看到名醫在開方的時候,不假思索地就能十分流暢的寫出方子。究竟如何才能在下筆處方時信手拈來呢?這就需要將方藥熟記於心。每個方子其中也是奧妙萬千,要真正記住而且如數家珍,又是靠什麼方法呢?是靠死記硬背嗎?還是有其他什麼竅門?

用好小柴胡,不用請大夫!“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大揭秘!

在以往或者剛入門時,肯定會讓背誦《湯頭歌訣》。對於小柴胡湯,《湯頭歌訣》中是這樣記載的:“小柴胡湯和解供,半夏人參甘草從;更用黃芩加姜棗,少陽百病此為宗”。這樣像背誦詩歌的方法,的確方便習頌。

但是這種記憶方法雖然也很好,但是如果用趣味記憶的話,可能更快,效果更好。對於小柴胡湯而言,用趣味記憶法,只需要記住一句話,那就是——生芹菜炒大蝦仁。這句話與小柴胡湯的幾味藥剛好對上,也就是生(姜)、(黃)芩、柴(胡)、(甘)草、大(棗)、(半)夏、人(參)。這樣既有趣,又好記,一個方劑很可能分分鐘就記住了。

小柴胡湯原方劑量為:柴胡八兩,半夏半升,人參、甘草、黃芩、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主要用來治療一切往來寒熱,胸滿脅痛,心煩喜嘔,口苦耳聾,咳渴悸利,半表半里之證。在臨床使用的時候,如果屬於屬少陽經的病症,但見一症即是,不必悉具。

小柴胡湯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七味藥,卻能擁有“少陽百病此為宗”的功力,亦屬不凡。這其中妙在柴胡清透少陽半表之邪,使邪氣從外而解,為君藥;黃芩清洩少陽半里之熱,為臣藥;人參、甘草益氣扶正,半夏降逆和中,共為佐藥;生薑助半夏和胃,大棗助人參、甘草益氣,生薑、大棗合用,又可調和營衛,為使藥。

用好小柴胡,不用請大夫!“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大揭秘!

小柴胡湯除了是少陽百病的百代神方,還是治療婦人熱入血室的妙方之一。女性正值月經來潮或者月經即將乾淨亦或者是產後失血,就會導致血海空虛,而此時外邪餘熱往往會乘虛而入,與人體正氣相互搏擊於血室,從而導致往來寒熱、口苦、咽乾、目眩、心煩、喜嘔等少陽證。此時也可以使用小柴胡湯。

在臨床使用小柴胡湯的時候,也會根據一些症狀的差異進行加減,而這個加減法可謂是小柴胡湯的千古秘法所在。一般來說,如果胸中煩而不嘔,大多為熱聚於胸,可以去掉小柴胡湯中的半夏和人參,加瓜蔞以清熱理氣寬胸。

如果口渴較重的,大多是熱傷津液,一般可以去掉原方中的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如果腹中疼痛,大多是肝氣乘脾,可以去掉方子中的黃芩,再加芍藥以柔肝緩急止痛;如果是脅下痞鞕,大多為氣滯痰鬱,可以去掉原方中的大棗,酌情增加牡蠣以軟堅散結;如果心下悸動、小便不利,大多是水氣凌心,可以去掉原方中的黃芩,加上茯苓以淡滲利水;如果口不渴,而外有微熱,大多是表邪仍在,需要去掉原方中的人參,加桂枝以解表;如果伴有咳嗽等症,大多是素有肺寒留飲,宜去掉原方中的人參、大棗、生薑,加上五味子和乾薑以溫肺止咳。

綜合來講,小柴胡湯主要用來治療少陽病證,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苔白,脈弦為辨證要點。現代臨床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瘧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淋巴腺炎、中耳炎、產褥熱、急性乳腺炎、睪丸炎、膽汁返流性胃炎、胃潰瘍等屬少陽證者。可以說,適應證不可謂不廣,也難怪民間素有“用好小柴胡,不用找大夫”的說法的!

用好小柴胡,不用請大夫!“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大揭秘!

在服用小柴胡湯之後,需要注意幾個現象,一個是沒有出汗而病情卻緩解了,或者是服藥後出汗而病癒的,這都是正復邪去、胃氣和降的緣故。這正如《傷寒論》所說,“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而另一個現象就是,如果是少陽病證經誤治而導致正氣損傷,或者患者素體正氣不足,服用小柴胡湯,或可見到先寒戰後發熱而汗出的“戰汗”現象,這種情況雖屬正盛邪卻,但也應嚴密觀察,以防虛脫而招致不良後果。

但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柴胡升散,黃芩、半夏性燥,所以陰虛血少者,需要忌用。再者,肝火偏勝、肝陰虛、肝陽上亢等病機的患者,則不宜使用小柴胡湯。另外,在變方化裁的時候,柴胡的劑量要大於黃芩、人參、甘草,否則會導致引邪入裡,引發不良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