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流氓還是版權衛士?說說網際網路經濟下視覺中國的生意經

7月3日經緯張穎就視覺中國發了這樣的一條微博(下圖1)在自媒體圈內迅速的傳開,這種做法究竟是在維權還是在碰瓷,不禁讓人心中打上一個問號。

版權流氓還是版權衛士?說說互聯網經濟下視覺中國的生意經

(圖1)(圖片截自微博)

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優秀的“原創”內容在海量的垃圾信息中顯得越來越重要,價值也在不斷地拔高。這幾年文字、視頻和音樂等方面的著作權在國家、相關協會和幾大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人們的版權保護和維權意識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形成了較為穩定的良性循環,但是字體、圖片內容等方面的版權問題卻被推到了檯面。

僅就北京西城法院的數據統計中,由網絡圖片侵權所引起的糾紛在信息網絡傳播案件中所佔比例就是最大的,案件數量還在不斷地攀升。自2015年到2017年這3年網絡圖片侵權收案數量就從161件增加到1149件,增長了6倍之多。而且在已判決的案件中,原告維權的成功率很高,絕大多數都判決了被告賠償相關損失。

我們在回過頭來看一下視覺中國這家上市公司,非常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的指標增長與西城法院的統計數據非常相似(下圖2),僅2017年年報數據中互聯網傳媒與視覺內容服務營收就佔據7成以上,這意味著買賣版權與版權維權等是其主要營收方式。

有人就曾趣談:微軟、方正、漢儀、Adobe這四家公司法務人員就佔據其公司一半以上,我們暫且不去探究是否屬實,由此而引發的版權被動維權和主動索權問題就值得引起思考。

版權流氓還是版權衛士?說說互聯網經濟下視覺中國的生意經

(圖2)(圖片截自同花順數據)

版權流氓還是版權衛士?說說互聯網經濟下視覺中國的生意經

(圖3)(圖片截自同花順數據)

原創不易,侵權確實不對,但這其中是否存在故意讓人侵權,再惡意索賠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有不少被該公司法務部通知侵權的網友稱其公司告知侵權後並不接受相關賠償,而是轉而向其推薦年度授權套餐等,這其中是否存在敲詐勒索的成分也值得商榷。自2017年4月煎蛋網創始人Sein被視覺中國索賠圖片版權費25萬元之後時隔一年,該公司再次引起關注。由圖片版權版權所引起的訴訟戰僅僅只是一個開端,隨著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的日益成熟,每一張圖片都將變得有跡可循。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自嘲最慘原創的《鋼鐵西遊》系列作者(微博:趙文嵩ART),同樣的日期這一次卻是因為保護意識薄弱而險些丟失自己權益的原創者,面對短視頻網站上的盜轉與搬運者人氣比自己要高的現象,背後是這位被網友稱作“比肩電影CG”的作者所面對的“打招呼”式維權無用的困境。

版權流氓還是版權衛士?說說互聯網經濟下視覺中國的生意經

(圖4)(圖片截自微博)

版權流氓還是版權衛士?說說互聯網經濟下視覺中國的生意經

(圖5)(圖片截自微博)

一面是大舉專利訴訟寶劍,無論你如何求情也不會撒手版權公司,另一面是面對盜轉無奈被動維權的原創者,其本質是關於互聯網分享精神與勞動者權益保護問題的矛盾。我們不應該去漠視互聯網科技發展給我們所帶來的信息獲取的便捷性,但是更不應該去故意損害作者們的勞動果實。正如百度圖片與相關版權方所開放的合作平臺,在搜索結果顯示來自版權機構圖片的“版權”標誌未嘗不是一種前進的探索方式,

我們尊重每一位原創者的成果,但也應該有權利知道它們是否可以分享還是受到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