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的規矩他能改,皇上還能聽他的規勸,究竟仗恃的是什麼

皇家的規矩他能改,皇上還能聽他的規勸,究竟仗恃的是什麼

王珪

大家一看這個題目,馬上直觀的判斷就是,這是一個託孤大臣,或者是權臣,否則,怎麼會這麼跋扈。其實,這些猜測都不對,他只是皇帝手下的一位重要大臣,最高官位才做到諫議大夫。甚至以前還做過皇帝政敵的心腹。他就是唐朝貞觀年間的王珪。

皇家的規矩他能改,皇上還能聽他的規勸,究竟仗恃的是什麼

李建成

王珪(571~639年),唐初大臣。字叔玠,扶風郿(今陝西眉縣)人 。他是貞觀前期的重要謀臣之一,在輔助李世民進行政治改革、選拔人才中起過重要作用。

王珪當年在太子府供事,是李建成的心腹。在太子集團沒少給李建成出謀劃策。

皇家的規矩他能改,皇上還能聽他的規勸,究竟仗恃的是什麼

進言

當年王珪和魏徵向李建成進言說:秦王李世民功勞超過了太子,聲威日重,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正好這時原來的農民軍首領竇建德的部將劉黑闥重新起兵,連敗唐軍。

於是,王珪建議說:今劉黑闥的部隊不過萬餘人,且作戰中糧草運輸不便。朝廷若發大軍,立即可勝,請殿下向皇上請戰,率軍出征,藉此立功,並廣泛收集山東的英雄豪傑,擴大力量。

李建成立即接受了他的建議,向李淵請兵出征,很快就打敗了劉黑闥。這對穩固太子儲君的地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皇家的規矩他能改,皇上還能聽他的規勸,究竟仗恃的是什麼

李世民

後來秦王李世民來個“化繭為蝶”,順利登基。於是唐太宗就開始組建自己的政權班子。他對李建成集團的主要成員採取了區別對待、分化爭取的策略。

唐太宗素知王珪有才,便重用他,拜為諫議大夫。看到唐太宗這麼寬廣的胸懷,對他們這些昔日政敵又如此信任。由此,他和魏徵一樣,都鐵了心在李世民手下效力。

皇家的規矩他能改,皇上還能聽他的規勸,究竟仗恃的是什麼

設宴

有一次李世民在宮中宴請幾個親信近臣,王珪也在受邀之列。當時王珪旁邊有一位絕色美女在侍宴陪酒。她是廬江王李瑗的姬妾,李瑗因謀反罪被誅殺後,這個美女就被“籍沒入宮”,進入李世民的後花園。

酒酣耳熱時,唐太宗指著那個侍女說:“廬江王不是東西,當初因為貪圖她的美色,就殺了她丈夫並把她納為小妾,如此暴虐無道的小人,哪有不滅亡的道理!”

王珪聽完後一言不發,忽然站起身來,畢恭畢敬地問了皇帝一個問題:“陛下認為李瑗這麼做,是對還是不對?”

李世民微微一笑,有些心不在焉的說道:“這還用問?殺人之夫而奪人之妻,這種事你還問對不對?”

皇家的規矩他能改,皇上還能聽他的規勸,究竟仗恃的是什麼

侍女

王珪並不直接回答,而是給李世民講了一個古代《管子》中記載的小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出兵攻佔了毗鄰的一個小諸侯國郭國。幾年後齊桓公經過此地,問當地父老:“郭國為何滅亡?”父老說:“因為國君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齊桓公大惑不解,問道:“照各位所言,你們的國君是位賢明的君主,又怎麼會亡國呢?”父老回答說:“國君知道什麼是善,卻不去做;知道什麼是惡,卻不能改,所以滅亡。”

皇家的規矩他能改,皇上還能聽他的規勸,究竟仗恃的是什麼

諫言

故事講完,王珪話題一轉,直接進入了正題:“而今,這位美女仍然在陛下左右,臣還以為陛下認同李瑗殺夫奪妻的做法;如果陛下認為他的做法是錯的,卻仍舊留著這位美女,那就叫‘知道什麼是惡,卻不能改’!”

李世民一開始聽著故事津津有味,到最後包袱扔到了自己的頭上,立馬錯愕住了。稍傾,突然爽聲大笑:“繞來繞去繞到我這裡來了?罷了,我就做個知惡能改的明君吧。”馬上下詔,把這位美女送回了家鄉。

皇家的規矩他能改,皇上還能聽他的規勸,究竟仗恃的是什麼

我想一想

這件事情辦完以後,酒宴繼續。氣氛並沒有破壞,唐太宗開始天馬行空發揮起來。

他先是標榜自己:“剛才你所談論的,一下點中我的過失。自古以來,沒有哪一個國君不想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永享安定太平的。然而,他們的願望都沒有實現,不是他們看不到自己的過失,而是因為他們看到了自己的過錯卻不能改正的緣故。現在我有過錯,你能直言不諱,我也能知錯就改,何必擔心國家不能長治久安呢?”

標榜完自己是多麼的善納諫言後,又對王珪鼓勵一番:“你如果一直做諫官,我必定永遠沒有過錯。”

皇家的規矩他能改,皇上還能聽他的規勸,究竟仗恃的是什麼

兼聽則明

王珪的兒子王敬直娶南平公主為妻。當時宗室各公主下嫁到大臣家時,不行家禮。

王珪知道太宗皇帝重禮儀,便說道 :“如今皇帝聖明,行為舉止都遵循禮制。我接受公主拜見,不是為自身榮耀,而是要顯示朝廷的美德。”他和妻子端坐於上,讓公主行拜禮。

此舉後來得到皇帝的贊同,稱讚他家規有矩。從此開了先例,以後宗室公主下嫁均向公婆行家禮。

皇家的規矩他能改,皇上還能聽他的規勸,究竟仗恃的是什麼

傳統禮儀

結語:其實,看到這裡,前面的問題已經有答案了。王珪之所以能夠直言,能夠改變皇家多年的舊規矩,不是因為他有多跋扈,也不是皇帝有多軟弱。而是當時貞觀初期確實有風清氣正的政治風氣。皇帝努力要做個明君,大臣直言為了國家建設。所以說,“貞觀之治”的成果不是白來的。不管哪朝哪代,只有上下齊心,擰成一股繩,才能夠把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治理好。大家覺得是否是這個道理?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