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阿里成立“打多办”,拼多多为何让两大电商巨头如此忌惮?

梁辛


阿里和京东一直是电商界的两大巨头,地位无人能撼动,但近两年,拼多多以低价、低门槛的优势一跃而起,2017年全年GMV达到1400亿,快速成长。成为电商界的一匹黑马。



与传统电商相比,拼多多的定位是“社交电商”,通过微信和朋友圈的小程序,来宣传平台,利用微信10亿多的用户流量,通过朋友圈进行低成本的推销,积累到了大量的用户群。因为有腾讯微信的用户作为后台,拼多多物尽其用,才做到了快速发展的现实。

京东、阿里成立“打多办”实际就是施行针对拼多多快速发展的策略。在拼多多崛起之际,京东、阿里先后做出对拼多多的措施,比如阿里推出淘宝特价版、京东推出各种购物节的活动。



大多数人用拼多多,无疑是源于拼多多平台的商品价格低廉,吸引了大量的低消费水平用户。而前段时间,拼多多陆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的事件,可以看出拼多多实际上还存在的诸多的问题,看似对京东、阿里造成了威胁,但实际效果是很微小的。

而阿里打压拼多多也有着一定的道理,拼多多上面的很多商家,一开始是淘宝的商家,因为拼多多对商家的优惠策略,于是纷纷转入拼多多。



京东、拼多多都受惠于腾讯,而拼多多把微信社交流量入口发挥大极致,而京东却没有,依靠社交,拼多多积累到大量的用户,做到了京东想做却没能做成的成绩。

如今拼多多已成功上市,要想未来走得更长远,仅靠低价是远远不够的,既要优惠于民,还要提升商品的质量。当然它要是仅是为了上市割一片韭菜,那就另当别论了。


首席发言者


在阿里和京东双雄争霸的市场格局中,国内电商领域不仅全品类的综合性电商已很难有对手,甚至不少垂直领域诸如服饰、母婴、图书等电商品牌企业都这些巨头的阴影下活的心惊胆战。但是,就在眼看着互联网头部企业坐收流量红利的当下,却杀出这么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搅局者。从2015年10月上线至今,仅仅2年多的时间就成为国内电商领域的第三极。截至目前,其用户量已突破3亿,大有超京东,赶阿里之势头,据爆料,2018年初拼多多的月GMV(成交总额)高达400亿,已经超过京东的三分之一。


当然更恐怖的是其超高的增速,要知道2017年初的时候其GMV仅为20亿,一年翻了数倍。并且2016年,拼多多1.1亿美元的B轮融资,腾讯也是重要投资方。数以千万计的三四线小镇青年,你的亲戚长辈都在忙着转发拼多多的拼单或者砍价链接,对于京东阿里而言,能让客户这么狂热的对手没理由去不重视。

一方面,拼多多社交+电商的模式创新对于其发展功不可没。拼多多依靠熟人社交、创造性的把朋友圈的威力发挥到极致,通过主打低价+精选产品,结合拼团的方式,让用户以相对低价买到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利用社交时代中,乐于分享并发挥熟人间的口碑和快速链接效应,建立在客户身上的去中心化的产品推广模式,让其能快速传播并以极低的成本锁定大量潜在需求用户。


另一方面,微信等社交和支付工具也为其快速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导流工具。毕竟也是自己体系下的一员,微信对拼多多而言,不仅是提供了大量的客户和支付工具,并且对其诱导性推广也是默默纵容,换做别人怕早被封杀了。

虽然拼多多低成本诱导性的拉新、品控等方面常常被诟病,也为其带来不少负面的评价。并且消费升级时代,不少人对拼多多的低价模式的可持续性也有着深深疑虑,但是毕竟消费降级也同样存在着,大量关注高质低价的消费者依然长期存在。手握3亿用户,拼多多未来的一举一动怕都会被紧紧盯住。


科技向令说


2017年2月,美团打车在南京测试上线。10个月后,日订单量突破10万单。初战告捷,美团打车开始扩张至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等7个城市,报名满20万人即可开站。

现在的情况是美团开始做打车业务,而滴滴也送起了外卖。

在网约车市场上,滴滴几乎处于垄断地位,美团为顺利侵入对方的领地,亮出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北京市前5万完成注册并通过审核的司机,可在前3个月期间享受免抽成特权。另外,美团还推出了初期平台抽成8%的优惠(相比之下,滴滴平台抽成约20%),并且,司机还享有早高峰的翻倍奖、满单奖、分时段满单奖、寒冬温暖奖等。

据悉,美团为了吸引更多全职司机,还设有周订单满150单奖励800元,周订单满120单奖励500元,周订单满90单奖励300元。这么一来,就吸引了不少已经注册滴滴打车的司机纷纷投向美团阵营。

就此看来,在活动初期,美团打车的司机提成+奖励应该会高于滴滴打车。

面对美团的猛烈攻势,滴滴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或许会推出更大的优惠力度来与之抗衡,或许网约车司机会经历一个“春天”。

看来,美团真是下了本钱准备大干一场了。不过其推出如此大力度的优惠活动,目的无非在于抢占市场占有率,相信随着占有率的增大,后期的各种优惠和补贴会逐渐减少,因为企业毕竟还要盈利啊。所以各位盆友,就趁此机会尽情地薅羊毛吧!


镁客网


首先,小编根据已有资料并没有看到关于京东阿里“打多办”的靠谱说法和信息来源,倒是看到不少用户反映拼多多存在虚假宣传、质检不合格导致假货铺天盖地的说法。而且,换句话说,现在京东和阿里巴巴都在转型逐步往高品质品牌电商平台靠拢,拼多多上的低价非品牌商品,京东阿里也未必看得上。


简单介绍一下拼多多。拼多多的后台是腾讯,通过微信和朋友圈的小程序来宣传平台,利用微信已有的8亿多庞大用户流量,通过朋友圈低成本的拼单方式进行推广营销,很快就累积了大量的用户群,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社交电商。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是高度分散的,而传统电商平台具有中心化,社交是移动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功能,且它的传播特性适合营销模式。

有言论称京东阿里“打多办”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拼多多火得太容易了,依靠腾讯稳定成熟的线上流量迅猛发展,这种营销模式确实是京东、阿里、唯品会等梦寐以求的,且目前来说无法实现的。

拼多多的平台特色是物美价廉,在那么多电商巨头间的夹缝之间存活下来不容易,但长期下来这个定位很难做到不诟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拼多多上面的商家品牌店很少,在庞大流量的宣传力度之下,拼多多始终用“便宜”吸引目光,很难在价格和质量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质量安全问题也是最应当重视的。


华尔街见闻


“阿里和京东已经成立‘打多办’了”——这一说法来源于36氪的报道,是电商大卖家黄彬从某位投资人那儿听来的消息。但目前,还没有看到阿里和京东关于“打多办”的官方公开资料。因此只是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

拼多多这一年来的发展确实抢眼。数据显示,拼多多月活从2017年的0.2亿人增长至1.6亿,已超过唯品会,逼近京东的2.3亿。

拼多多的用户在哪?

拼多多 2015年9月在上海成立,是定位C2B拼团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低价模式让用户自发地在微信、朋友圈等发起拼团。 同样是和腾讯走的近,同样非常倚重微信的流量,京东或许怎么也想不到,才不到3岁的拼多多怎么就直逼自己了。在大强子振臂高呼“品质经济”的时候,拼多多正靠着9.9、19.9包邮抢下了四五六七线城市和农村无比广大的市场。

(拼多多、京东用户城市分布;图片来源:海通证券)

拼多多的优势是什么?

1、供应链效率:大流量爆款拼团下,规模效应+直采直销的高效供应链保证了低价,实现传统渠道价格的3折甚至更低。

2、传播裂变:具备强社交属性,强于传统电商平台的口碑传播与社交裂变。

拼多多的弊病在哪里?

1、入驻门槛低,缺乏审核、监督机制,低劣产品甚至假货横行。极致低价下,产品服务质量受到诟病。

2、商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

3、先发展,再治理的路线未必在以后能够走得通。


新零售智库


拼多多定位社交电商,依靠低价、爆品,借助微信疯狂推广,拼多多app的周活跃渗透跟周人均打开次数都已经超过了京东,仅次于淘宝。在流量为王和用户为王的电商时代,拼多多直接给京东和阿里带来了威胁,京东、阿里成立“打多办”也就很好理解了。

一、拼多多的背景

拼多多的背后是阿里的最大对手腾讯。腾讯虽然将旗下的拍拍网并入京东,但一直都没有放弃电商梦,如今腾讯通过微信为拼多多提供流量接口,让拼多多一举做大,通过入股拼多多,终于不足了自己在电商板块的短板。有了腾讯这个金主,拼多多可以肆无忌惮的借用微信的流量推广、促销,这是其他电商望尘莫及的。

马云曾经的得力干将、淘宝网的创始人孙彤宇是拼多多的投资人,孙彤宇曾竟被马云拿掉,如今投资拼多多,显然很有深意。这可能是阿里最为忌惮的毕竟孙彤宇太了解淘宝了,另外现在的拼多多何尝不是当年的淘宝。

拼多多的朋友圈还有网易的丁磊、顺丰王卫、步步高的段永平,这些人的水平都不在马云和刘强东之下,而这些人齐聚拼多多,显然矛头就是对着京东和阿里的,这一点马云和刘强东心里应该最明白。

二、拼多多的用户群

应该是拼多多一开始的用户群都是没什么网购经验的中老年人,但因为拼多多的社交电商属性,带动了更多的原淘宝、京东用户加入拼多多,而且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直接分流了阿里和京东老用户,这是阿里和京东最不愿意看到的。

三、拼多多对于小商家的吸引力

京东和阿里做大后,加大了对大商家的扶植力度,而小商家的生存空间却被进一步挤压。而拼多多的出现,让小商家无疑又看到了曙光,纷纷入驻拼多多。虽然小商家对于电商的贡献小,但规模大,对于电商吸引用户和流量却贡献很大。有了众多小商户的支持,拼多多借助社交电商更是如虎添翼,用户和流量也是纷涌而至。

四、网络电商时代,用户为王、流量为王

在电商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产生吸引大量的用户和流量的虹吸效应,无论原来的对手如何强大,都很可能被颠覆。因为市场上的用户和流量基本都是固定的,只是此消彼长罢了。网络电商时代,用户为王、流量为王。

五、用户消费习惯和黏性

购物是社交、是娱乐、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看来,社交电商的模式是创新,本质却是回归,它让线上消费重拾社交属性,让购物变得“有温度”。拼多多的迅速崛起,其实得益于其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社交电商!这恐怕是阿里和京东最为忌惮的,毕竟归根到底用户的消费习惯和黏性将直接决定电商的命运。

六、大商户的入驻

随着拼多多用户数量的迅猛发展,吸引了一些国内知名大厂商的入驻,而这一部分厂商都是阿里和京东的优质客户,贡献了大量的现金流和流量。

拼多多虽然和当年的淘宝一样也存在假货、虚假宣传、误导等问题,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改变着电商生态,未来电商的竞争核心是流量的竞争、用户的竞争。拼多多能否挑战阿里和京东,将为未来电商行业的一大看点。


智慧新视界


主打社交和拼团玩法的电商新贵拼多多,和很多近些年来崛起的生活应用类APP一样,都经历了让人看不懂、瞧不起、追不上的三个阶段。如今的拼多多,号称坐拥3亿注册用户,月流水直逼400亿,在三四线城市中拥有大批忠实用户......在这一串耀眼的数据背后,也让电商行业的两大龙头阿里巴巴和京东感受到了少有的危机感。


3月17日,有网友发现,在苹果的APP商城里和安卓的软件下载平台中,淘宝(特价版)APP已经悄然上线。淘宝(特价版)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产品,是一款提供性价比商品购买、有趣互动玩法的购物APP。在产品介绍中,对于淘宝(特价版)的描述是一款赚红包的购物神器,提供更低价、性价比的商品推荐,并且新用户快捷注册,邀请新手还可获得奖励,同时也推出亲密代付和互动玩法等,这与拼多多的拼团玩法、砍价购物、拉新领红包等平台规则有着众多相似之处。

众所周知,拼多多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电商行业站稳脚跟,低价+红包一直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武器,而现在淘宝针对其平台特性推出同类型产品,其意在何处,已经是不言而喻了。事实上,淘宝布局中低端网购市场已经是早有布局,去年阿里曾以40万年薪招聘宝资深用研专员,要求应聘者为60岁以上,广场舞KOL优先,也被视作为进军中老年网购群体的一大信号。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下沉和小镇中年的崛起,以社交电商起家的拼多多完美的抓住了互联网消费升级的红利期,一直以来,平台商品的低价诱惑让很多消费者为此着迷不已,虽然屡屡被爆出商品存在质量缺陷,但这并不妨碍平台用户对于拼多多的喜爱。

如今,随着电商“正规军”淘宝入局低价网购市场,拼多多9.9元包邮的玩法还能再支撑多久,毕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低价的促销只能赢得一时之长短,产品质量的保证才能让平台利于不败之地。


新媒体没有圈



看来小编就是拼多多的一个代言人的身份,阿里和京东成立什么“打多办”简直是简直了,也是拼多多太自以为是矫情至极,拼多多2017年的GMV才是1400亿左右,而阿里巴巴的GMV已经达到多少48000亿左右,这还不算国际的数据,以及速卖通的交易量。别再说京东的数据。

从这个数据来看,拼多多还是洒洒水啦!不要再说什么“打多办”此类的话了。

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拼多多的发展速度,这应该引起所有人都注意,也是所以相关人士研究的主题。

还有一个大家不要说什么消费升级了,拼多多三年的时间发展到3亿多的活跃数,这就是对消费升级的最大的掴耳光,也说明消费降级的现实存在。


在路上觅寻


阿里,京东算是电商老大了,拼多多在短短几年时间成为了电商黑马,给阿里,京东带来了不少的影响,拼多多以价格低廉占据了电商市场,但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创维把拼多多告上了法庭,停止销售有关假冒伪劣创维电视。

拼多多不是大家不爱你,因为拼多多太不地道,销售的商品很多是高仿货,假冒伪劣货。自己也曾经拼过一提纸,说的是原生态产品,但收到快递一看心里哇凉哇凉的,与宣传的事实不符,以后再也没有在拼多多购买过任何东西。

不是我一个人说有假冒伪劣商品,看看大家所评论的?是不是真的?商品便宜是好事,为了赢得市场,为了吸引客户,应该拿出真正质量好的商品供大家选择消费,而不是假货成堆。

很多人都是提出拒绝暴利,拒绝假货,但我们真的拒绝了吗?打假要从源头,从销售平台,顾客购买到假货投诉,客服或者售后推诿扯皮,让消费者投诉无门,这样不负责任的平台大家是否还会再去购买?让很多人上当受骗,黑心商家和电商平台两家合伙欺骗消费者。

阿里和京东成立“打多办”希望真的能够干点事实,而不是有其名无其事,要让假货,高仿货没有市场,退出市场,还消费者一个货真价实的购物平台,让消费者买着放心,用着省心这才是硬道理。



踏雪寻梅jia


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到今年仅仅三年时间就达到了400亿GMV的规模,主打低价拼团,抓住人群购物最大的特点-价格低廉,进行裂变式营销手法使得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阿里京东如此忌惮拼多多,我分析有这几点。

一、能够在电商领域已经基本被阿里京东占领的情况下还能在短时间内杀出一条血路,足以证明拼多多团队协作的强大,团队力量是保证平台长久生存的根基,所以阿里京东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二、从数据上看,拼多多400亿GMV规模以及3亿用户等数据深深的刺痛了阿里京东,这其中也有他们打击假货,封号封店的功劳,阿里京东也师出有名。

三、低价拼团领域阿里京东之前一直不够重视,导致拼多多主攻低价领域,做大做强,根基稳固也就会开始涉足其他领域,阿里京东受伤是在所难免,趁与拼多多尚有一段距离之际,加紧打压是当务之急。

阿里京东已经相继推出各自对标拼多多的淘宝特价版和京东拼购,产品价格低廉的同时,产品质量也低劣的话,我相信没有人会为其买单,所以如何在价格和产品之间协调是阿东拼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