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新政:「靶向治療」的修補性行動

深圳樓市新政:“靶向治療”的修補性行動

宋丁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7月30日,深圳出臺了樓市新政,簡稱深四條。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深圳出臺新政似乎有預感,算是呼應了中央的態度,很及時。網上一片解讀,有說法:史上最嚴厲。我覺得這個判斷過了,談不上最嚴厲,我的觀點,這次的新政是針對2016年的深八條調控政策以及後來追加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的漏洞進行修復,針對性很強,用一個醫學詞彙,叫“靶向治療”,非常精準,直接封殺漏洞。比如,你動用公司名義買房套利,我就暫停你公司的賣房資格;你想短炒搞投機,我就讓你買房後三年禁賣;你用假離婚的辦法獲取房票,我就讓你離婚兩年內貸不到合適的款;你想把公寓拿來炒房,我就讓你五年內禁賣。這是典型的補漏洞,如此而已。

深八條之後的將近兩年來,深圳樓市進入嚴控期,一手房受到嚴格管制,房價一直在橫盤,二手有所上升,但也難以出現大幅上揚。市場上的投機客數量已經不多,大約控制在20%以內,甚至更低,且大多都是採取上面一些對策在鑽市場的空子,這次新政用“靶向治療”的修復策略,把漏洞給堵死了,可以想象市場會進一步迴歸理性。但由於這兩年來,市場上的需求已經是居住為主流,真正的剛需和改善型佔主導,而新政是針對投機客的,是修復性的,因此影響面並不大,不會出現價格的較大波動。真正受影響的,一是擁有大量商務公寓的開發商,二是短炒的投機客,三是剛剛假離婚、尚未買房的人。

深圳的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土地供應仍然緊張,人口、資金增長仍然強勁,供需關係仍然沒有實質性改變。即便是出現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嚴重影響,深圳的經濟走勢仍然在大灣區概念下存在很強的增長潛力。相比之下,這次的新政影響無需高估。記住,就是一次“靶向治療”的修復性行動。

深圳樓市新政:“靶向治療”的修補性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