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區鳧城鎮創新發展「三型經濟」助推村集體增收

一是盤活閒置資產,發展“資產經營型”經濟。引導焦山頭、西鳧山、白莊等典型的資產型村對轄區內閒置或低效使用的校舍、舊廠房、舊倉庫、生產裝備設施等集體閒置資產,通過集體經營、參股經營、承包、租賃等方式,盤活閒置存量增加村集體收入。鼓勵各村按照規劃,科學合理利用集體非農建設用地、村級留用地及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復墾節餘土地,建設資產經營型項目。

二是依託優勢資源,發展“資源開發型”經濟。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深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全鎮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總數達115家,規模經營土地面積3.6萬畝。以千佛崖為代表,帶動周邊東鳧山、西鳧山等10餘個村清理村莊“四邊”(路邊、渠邊、河邊、房邊)等集體閒散土地,發展“邊角經濟”、“旮沓經濟”,通過種植花卉苗木、經濟林等方式,增加集體收入。

三是圍繞特色產業,發展“產業帶動型”經濟。立足資源和產業優勢,以王家灣、千佛崖、雙山村為核心,通過實施嶧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建設項目、鄉村旅遊項目和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發展農家樂、民宿、垂釣園等旅遊新業態12處,建設驛站、休閒長廊等旅遊設施9處,推進村集體收入增加。充分發揮合作社的引領帶動作用,壯大藍莓、樹莓、脆棗等特色林果規模,通過產業聯動、產業聚集、技術滲透等方式,推動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銷售、餐飲、旅遊及其他服務業有機融合發展,促進村集體經濟持續增收。(鳧城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