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凫城镇创新发展“三型经济”助推村集体增收

一是盘活闲置资产,发展“资产经营型”经济。引导焦山头、西凫山、白庄等典型的资产型村对辖区内闲置或低效使用的校舍、旧厂房、旧仓库、生产装备设施等集体闲置资产,通过集体经营、参股经营、承包、租赁等方式,盘活闲置存量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各村按照规划,科学合理利用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村级留用地及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复垦节余土地,建设资产经营型项目。

二是依托优势资源,发展“资源开发型”经济。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全镇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总数达115家,规模经营土地面积3.6万亩。以千佛崖为代表,带动周边东凫山、西凫山等10余个村清理村庄“四边”(路边、渠边、河边、房边)等集体闲散土地,发展“边角经济”、“旮沓经济”,通过种植花卉苗木、经济林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

三是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带动型”经济。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以王家湾、千佛崖、双山村为核心,通过实施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建设项目、乡村旅游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发展农家乐、民宿、垂钓园等旅游新业态12处,建设驿站、休闲长廊等旅游设施9处,推进村集体收入增加。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壮大蓝莓、树莓、脆枣等特色林果规模,通过产业联动、产业聚集、技术渗透等方式,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餐饮、旅游及其他服务业有机融合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凫城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