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联合创始人、美团点评副总裁:王慧文那杯咖啡里都有些什么?

王如晨/文

美团联合创始人、美团点评副总裁:王慧文那杯咖啡里都有些什么?

美团联合创始人、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可真能说。25日下午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北京)发布会上,他一人讲了一个多小时,从他跟同学王兴最初如何创业扯到路径选择,后来为何做外卖、做无人配送,甚至还比较了造原子弹跟做无人配送的难易……

他满脸东北人的真诚与皮实,还有一丝狡黠。

这“老王”还会“演”。讲到中间大约10多分钟时,他说,今天嗓子不太好,上台之前点了一杯咖啡外卖,用了一名比较特殊的“外卖员”,估计过一段时间就到了。

“你不拦他,他一气能讲四个小时……哈哈哈!”美团点评一位朋友透露说,网上有篇传阅挺广的长文,到处冠名“王兴”,其实出自“老王(王慧文)”某次内部讲话。

想想发布会的主题那么鲜明,包袱抖成这样,也真是此地无银了。面对这个,美团点评另外一位朋友不禁笑出声来,“老王可真能演”。

你可能觉得会议主题如此鲜明,王慧文如此直白。不过,结合他、美团点评首席科学家兼无人配送部总经理夏华夏的演讲,以及夸克与夏后来的聊天,我们觉得,很多人对这场发布会的理解还是单薄、片面了一些。表面谈的是确实无人配送开放平台,但王慧文在那两杯咖啡里,其实传递了更多:

一、一种技术维度的强化。扭转固化的印象。二、一种开放的前沿基础设施。垂直业务的纵深竞争力、场景力,对于偌大AI产业链的平台整合力。三、一种商业模式的塑造。四、IPO前,一种隐秘的估值支撑。五、春秋笔法,一次针对竞品的巧妙还击。

一一展开。

技术维度

这像是夸克接触过的一个不同的美团点评: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美团的无人配送解决方案,最直观的是无人车、无人机。当然背后都有各种软硬件、整个ICT以及场景的支撑。两杯咖啡从场外配送到王慧文的演讲台前,此刻的美团点评是感性的、商业的,更是技术的、智慧的。

美团联合创始人、美团点评副总裁:王慧文那杯咖啡里都有些什么?

过去多年,虽然美团点评不断标榜自己是互联网平台(包括前身美团与点评),但留给外界的印象,似乎只是商业平台,没技术含量。它们能起来,除了人口红利、土壤、风口,似乎只剩下某种坚持。这跟早期阿里留给人们的印象没什么两样。

王慧文演讲开头提到这点。他回忆说,当年跟同学王兴在清华读电子工程,学的硬件,班里学习成绩算差的(两人入学时名列后几名)。毕业后想着创业,一开始想涉足硬件,但因两人学得太差,搞不定。后来王兴说互联网比较简单,于是就转做互联网。拉其他同学入伙时,遭遇嘲讽说,互联网太没科技含量。这在王慧文心里留下一个结。

王慧文说,当初涉入外卖后,成长特快,如今最高时每天有2100万单。于是过去两年,很多无人驾驶领域的企业找来谈合作,说可以替代部分成本较高的人力。这让他觉得美团点评也可以做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事了。

外界认知当然有问题。许多时候,所谓“技术”,不是以独立形态存在,而是与业务天然凝结在一起。我们看到的是商业平台,背后支撑却是各种技术。只是说,限于企业演进阶段,大部分公司的技术来自搬箱子、集成,于自身平台而言像是附庸,技术谈不上“驱动力”。但当平台达到一定体量,需要化解较大挑战或面临开放时,它沉淀下来的技术设施,就有了溢出的价值,技术就开始从业务体系中独立出来。

美团点评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周期。它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业无法忽视的一极,技术已具有溢出效应,日益成为驱动的力量。企业尤其是平台企业必须站在技术前沿,提前铺垫、涉入关键领域。这是内在的发展要求。

这里不想罗列具体的技术,也不是夸克擅长。只想说,北京这场发布会,虽然以无人配送平台切入,但整体反映了美团点评的技术气质。我们想说,一个真正伟大的商业公司,必定也是一个伟大的技术公司,只是,技术存在的形态有差异而已。

其实,这吻合着2016年年中以来王兴不断谈及的“下半场”概念。这个概念背后的核心构成之一,就是技术的创新。它传递出,未来一个较长周期美团点评的关键动向。

为何美团也是一家前沿基础设施公司?

这是美团点评北京发布会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我看到了一种不同的企业视野、商业角色以及未来架构。

你或许觉得这有些夸大。一切只是开始,美团点评无人配送未必有多大出路。得承认,我确实常常感性评价甚至美化一些前沿业务。但这里还是要说,如果要在国内互联网企业里选择最具落地场景的无人配送平台,我会选美团点评。

因为,相比其他许多公司,它具有业务支撑与场景的力量,它会生成、造就强大的基础设施服务。

这两年,我们见过许多企业涉入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看过一些无人驾驶与无人机的局部商业试点。但就目前来说,除了技术外,它有许多缺憾:

1、场景雷同,应用成鸡肋。很多就是导购或语音服务机器人,本质上就像会走路的大号智能音箱。2、一些试运营中的无人车或无人机,不但涉入场景有限,所能真正运载的有形商品,因体积、形态、重量差异较大,无法标准化,运载工具与商业逻辑,都有许多无法适应的部分。3、更多方案还停留在演示与噱头层面,有的明显知道无法突破政策障碍(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开放的道路场景中),仍不断持续制造概念,似乎更多为融资、股价、市值做文章。

为何看好美团打造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因为它有以下条件:

1、它有强大的业务依托与场景优势。

王慧文说,美团点评外卖日单最高已超过2100万单,覆盖全国2800个县市、各类场景与道路。这样的规模,结合餐饮的高频消费特征,以及线下生态分布,可以说是一块巨大的宝藏。于美团来说,涉入其中不是追求噱头或概念,而是现实业务的诉求,也是它无法回避的挑战。

当然你会说,阿里们的电商交易规模更大,每年包裹更多,但上面提到过,一般的有形商品在配送上很难标准化,而外卖在包装形态上,会以“盒饭”的形式,有标准化特征,也更有效率。此外还有许多品类频次不够密集,无人配送很难有经济效益。

当然,你可以选择载重更大的无人车,但它对道路要求很高,可见周期内,政策面不可能开放。

难怪王慧文透露,很多企业热情找来,甚至说这么多订单,体量如此之大,合作起来,能帮他们将整个销售、生产等问题都解决掉。这分明有将美团当成一个出货渠道的用意。这反映了美团的业务驱动与场景价值。

在夸克看来,结合技术、政策、产业链,这类业务、场景可能是目前最适合无人配送的支撑条件了。

2、技术、数据、运营能力以及开放平台的独立性。

维度丰富的海量用户、商户数据,数据分析能力、强大的智能调度系统、软件、美团云、垂直业务流程与运营能力等。你能看到,美团点评也是一家拥有“云端一体化”服务能力的平台。这只是整个开放平台必备的条件。它还需要更为开放的平台化建设。

我们在美团首席科学家兼无人配送事业部总经理夏华夏的演讲里体会到了更多。夏与王兴、王慧文是清华校友,2006年毕业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此前曾任职于Google总部,百度。2013年加入美团,创建并领导无人驾驶团队。

美团联合创始人、美团点评副总裁:王慧文那杯咖啡里都有些什么?

他透露,美团无人配送团队在无人车、无人机领域已完成多轮迭代,递交近70项关键专利申请,布局方向涉及地图构建与定位、环境感知、规划决策等多方面。

他也分享了诸多产学研合作案。比如与清华、大连理工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DeepDrive深度学习自动驾驶产业联盟等,许多成果已经在美团具体业务中落地应用。

3、偌大商业平台、无人配送开放平台的价值,还有另外一重。那就是,它能比产业链其他任何单一伙伴、单一环节更能打破行业发展的壁垒,推动行业标准、规范的形成,从试点到普及商用,这重价值,平台企业无可替代。

当然,这不是否认平台伙伴的价值。相对来说,当技术演进的一个阶段,市场会呼唤那种具有业务支撑、场景支撑的平台型企业参与,它们具有强大的系统整合能力,本质上,它们也是市场与标准的定义者。

我想,美团点评2018年年初开放平台,如今正是发布诸多产品与方案,既是一种技术自觉、平台开放与发展的诉求,也是整个AI行业演进的结果。

美团联合创始人、美团点评副总裁:王慧文那杯咖啡里都有些什么?

甚至可以说,无人配送开放平台,也是美团点评整体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大规模输出的信号。

这也正是我为何非要定义美团点评为一家前沿基础设施提供商的原因。我们从它的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整合视野中看到,随着无人配送的逐步推近,它的未来业务架构、组织架构,一定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家公司的品牌形象与社会角色也会得以丰富。

一种商业模式的演进

夸克认为,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刚才我们说了,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展示美团点评“云端”一体化、完整服务能力的平台服务能力,这是在“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的维度之外,另一重观察美团的视角。

这里面就有美团的商业模式。拆解来看,你既能在其中体会到2C的触达力,也能体会到更强的2B支撑能力。前者将会达大提升美团的平台体验,还有比较隐形的媒体属性;而后者维度更丰富:在车联网乃至更大的物联网范畴中,拥有许多想象空间。此外,在场景层面,它对线下的物理空间、商业形态,会有隐秘的重塑作用。

这将持续丰富它的变现能力。

这个阶段的美团点评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更多还是服务于自身的业务场景,而从它的整合视野看,未来,随着普及落地,它很有可能上演“出美团记”,变身更为独立的开放平台,也会是一个创业、孵化平台。

考虑到在全球生活服务中的独立平台地位、它所具备的综合运营效率,即便这一时刻,你也很难从整个互联网企业群体里寻找到真正可以对标的企业。其他同行或者竞品,也有重叠的业务,但没有一家独立平台,具有它的综合能力,后者隐藏着强大的效率,随着技术自觉,会体现得更明显。

一种隐秘的估值支撑

意识到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在技术维度的强化,AI时代前沿基础设施提供商角色以及商业模式塑造中的价值,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因为,几年来,尤其是前不久招股书公布后,外界仍还主要拿GMV、收入来源以及短期难以赢利的局面来对比,嘲讽它的边界说,判断它的成长性与估值区间,事实上忽略了美团作为平台型企业的价值。

前两天,有人说,美团点评估值区间降低,大致在350-400亿美元之间。夸克认为,无论届时挂牌时表现如何,我们更看重这家公司长远的价值。可以这么说,无人配送开放平台传递了美团点评的整体输出力量。它让人看到了美团点评的技术维度、前沿基础设施提供商角色以及正在重塑中的商业模式,它们将是此刻估值的新维度,以及未来市值的关键支撑力量。

春秋笔法,一次针对竞品的巧妙还击

前两天,饿了么通过海外媒体发出一则消息,说是新一季将通过30多亿的资金冲刺业务,并给出了相对具体的目标,试图在短期的外卖大战中占据主导。

这背视为夏季之战。夸克认为,通过海外媒体释放消息,不排除是在舆论上阻击美团点评IPO。

我们相信,关键的补贴确实能刺激市场,带来诸多市占。但是,如何沉淀、转化为核心的竞争力,可能不那么容易。

事实上,相比来看,夸克倒是更看重阿里旗下口碑前周发出的信号,那就是2018年,将主要在餐饮零售理念下冲刺智慧餐厅。这是口碑走出蚂蚁金服、纳入阿里集团之后的效率体现。

美团点评此刻似乎有些春秋笔法。它没有迎合对手的动作,而在无人配送的开放平台上做起文章,它其实能展示自身在垂直领域的统摄力。而在刚才提到的技术、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层面,更是丰富的手段。

确实,美团点评这家公司有一个特征,就是你似乎总很容易找到一个同行来对标,尤其是局部的业务。但是,截至目前,你很难找到平台级的对手。

招股书里,美团点评将阿里、携程视为核心的对手。但在夸克看来,携程虽然也在转型、升级,但目前只能在局部生态对标。阿里确实有强大且综合的实力,许多方面,美团根本没法直接对比。但夸克认为,若是考虑到阿里生活服务平台相对分散,缺乏整合,再结合美团点评作为独立平台的价值,这里面会有效率的差异。阿里不怕马拉松,它能拖垮很多竞对,但要说速度、效率,此刻美团更有优势,一旦它度过了这个关键的周期,美团的业务形态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到时候,它说不定也会有阿里其他类似的面孔。

总结

其实颇能理解王慧文一个小时的演讲与一杯咖啡的。他从创业路径辨析所谓“技术含量”,谈中兴遭遇美国卡脖子,从无人配送开放平台相比造原子弹的难易程度谈到美团的节奏把控,里面有他的情怀、信心以及美团点评这家公司的务实风格。

美团点评这家公司引发过诸多争议。但在中国,能诞生这样一家海内外无法真正对标的平台,夸克认为,这是本地产业界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我是最早一个将美团点评总结为中国互联网新一“极”的一个,也曾视它一家诗化的企业,正是着眼于它带给产业的一种想象空间,一种新的商业形态。有的公司比它大很多,但在商业理念演进中,却要被甩下很多。这种新的形态,越是充满想象空间,背后、底层就越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所以,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我视之为美团技术层面的进一步自觉。它整合的价值链,展示了相当的视野。

当然,这不全是王兴、王慧文等人的功劳。很大程度上,它受益于当初美团与点评的融合。但在短短3年,能将两家已成规模且经历过复杂博弈的组织融为一体,演变至今日,就绝不是偶然了。这样的组织形态,与团队的驾驭能力息息相关。

据说美团点评有望在国庆节前挂牌。这中间应该还会更新招股书、财经PR、路演,恐怕会引来诸多新的争议或者赞扬。这都是可以预期的。但在夸克点评看来,真正具有使命驱动力的企业,应该不会为眼前的噪音或捧杀失去定力。

美团联合创始人、美团点评副总裁:王慧文那杯咖啡里都有些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