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豪傑:割據河西,三次跳槽,終於選對英主,榮華富貴一生

西漢末年到東漢初年這幾十年是一段精彩的時光,日後在新莽末年逐鹿天下並建立東漢的英雄豪傑們都活躍在這段時期,在漢末新莽時期,他們或蟄伏於鄉野,或微居於官府,在新莽末年狼煙四起之時,有人趁勢而起,有人還在觀望。亂世戰爭,是黎民百姓的浩劫,卻是這些人嶄露頭角、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

亂世豪傑:割據河西,三次跳槽,終於選對英主,榮華富貴一生

在亂世之中,反抗不反抗並不重要,因為最先反抗的不一定能成功,最後反抗的也不一定會失敗,時機才是最重要的,在合適的時機反抗,並聚攏屬於自己的勢力,作出正確的選擇,如此,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不然,只是他人前進道路上的磨刀石而已。在選擇這條路上,眼光最重要,而竇融的眼光顯然很好,三次選擇都選對了。

竇融自幼父親就去世了,因此生活過得很不好,不過他還是茁壯成長,並且學了點本事,對文武都有所涉獵,因此他被人推薦當了強弩將軍王俊屬下的司馬。

此時是西漢王朝的最後時光,王莽居攝,已經掌控了西漢絕對的權力。王莽掌權引起了漢室支持者的反對,反莽起義時有發生,竇融便在隨軍鎮壓起義的路途中嶄露頭角。

在鎮壓瞿義、趙明起義的過程中,竇融因軍功被封為建武男。隨後不知道怎的,竇融的妹妹嫁給大司空王邑為小妻,要知道王邑可是王莽的堂弟,位列大司空,詮釋滔天,竇融算是攀上高枝了,全也得以搬進寸土寸金的長安。

亂世豪傑:割據河西,三次跳槽,終於選對英主,榮華富貴一生

在長安城內,竇融一邊跟貴戚們結交,一邊跟貧寒俠士結交,同時還讀讀書、修修品行,恭順侍奉母親、兄長,撫養幼弟,可謂名利雙收。但這種日子沒過幾年,時間便來到了新莽末年。

由於王莽改制造成的巨大影響,百姓們實在活不下去了,紛紛揭竿而起,響應者蜂起。王莽當然無法坐視不理,他派太師王匡率兵前去鎮壓,竇融也算在權貴階層混了個臉熟,就被王匡舉薦為助軍,一同前往鎮壓起義軍。

地皇三年(22年),竇融又跟隨王邑前去征討劉秀,在昆陽之戰中慘敗,狼狽逃回長安。後來起義軍揮兵關中,竇融經王邑推薦,被封為波水將軍,率軍前往新豐佈防,堵截西進的起義軍。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作用,新莽政權大勢已去,起義軍攻入長安,王邑戰死,王莽被殺,竇融很識時務得選擇了投降,而且他投的還不是一般人,而是起義軍的大司馬趙萌。趙萌在起義軍建立的更始政權(即玄漢)內部地位不低,竇融在他手下當了一段時間的校尉,就被推薦出任鉅鹿太守。

亂世豪傑:割據河西,三次跳槽,終於選對英主,榮華富貴一生

竇融雖然當的是更始政權的官,但他跟大多數人一樣,並不忠誠於更始政權,而是為自己的身家性命考慮。在他看來,此時天下分崩離析,更始政權號稱正統,可卻無法統一天下,而且其內部各派系相互攻訐,很不穩定,所以竇融開始為自己的出路做打算。

竇融的家族累世在河西,深知當地風俗,現在他有感於關內大亂,關外反而太平,他覺得只有佔據屬於自己的地盤,成為一方諸侯,才能在這亂世之中生存下去。竇融先跟自己的兄弟們商量了一下,他的意見是:"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帶河為國。張掖屬國精兵萬騎,一旦緩急,杜絕河津,足以自守,此遺種處也。"

兄弟們都表示同意,於是竇融請求趙萌為他說情,辭去鉅鹿太守之職,謀求鎮守河西。趙萌替竇融向更始帝劉玄進言,成功使得竇融被任命為張掖屬國都尉。竇融聞訊後,高高興興地帶著家屬去就任。

亂世豪傑:割據河西,三次跳槽,終於選對英主,榮華富貴一生

在河西,竇融撫結雄傑,懷輯羌眾,頗得河西民心,在此背景下,他運用權謀之術,先後拿下了酒泉、金城、張掖、敦煌、武威五郡,掌控河西全境,併兼有西域部分。竇融在河西苦心經營,接收安置流民,南面防羌、北御匈奴,建立起由郡縣、都尉府、塞、部和峰燧組成的防禦體系,同時使河西地區“倉庫有蓄,民庶殷實,兵馬強盛”,得以坐觀關內時局。

在竇融靜觀下,中原各方勢力你來我往,鬥得不可開交,更始政權最終還是轟然倒塌,而曾經是更始政權小弟的劉秀卻已崛起,成為東漢的建立者。在劉秀稱帝后,竇融已經下定決心,要前往投奔,但是距離太遠,暫時還過不去,所以他換了種方法。

當時割據隴地的軍閥隗囂是採用劉秀的建武年號,但隗囂只是名義上臣服,早有反心,為了拉同夥,他還派人前來遊說竇融,建議各自割據一方。但最後竇融還是決定導向劉秀,建武五年(29年)夏,竇融人前去示好東漢,正巧劉秀也派人出使河西,打算約竇融一起做掉隗囂。兩邊人馬在路上遇見了,就一起回到洛陽,劉秀聽說後高興地封竇融為涼州牧,賜金二百兩。

亂世豪傑:割據河西,三次跳槽,終於選對英主,榮華富貴一生

不久,隗囂叛漢,竇融寫信大罵隗囂,隨即整軍備戰。這些舉動放在劉秀眼中,那是說不盡地親切,為了鞏固聯盟,劉秀還跟竇融攀起了親戚,說竇融的祖上是漢文帝竇皇后的兄弟,朕是竇皇后孫子長沙定王的後裔,大家都是親戚。

竇融得到消息後,立即率兵入駐金城,進擊投順隗囂的先零羌封何之眾,並將其擊破,但由於漢軍沒來,他只得退兵,畢竟他的家底沒有隗囂雄厚,拼不起。

建武八年(32年)夏,劉秀親征隗囂,竇融率多族聯軍與劉秀會合於高乎第一,劉秀舉行盛大宴會,熱烈歡迎竇融。雙方一同進軍,隗囂大敗,竇融被封為安豐侯。

竇融因主動歸降河西之功,位高權重,劉秀對其也賞賜頗多,但竇融深知自己不是劉秀舊臣,行事非常小心謹慎,多次請辭,劉秀表示留用,竇融才不敢再提請求。

到竇融晚年,竇氏家族地位極其顯赫,雖然竇融非常謹慎,但是新生代卻很胡來,依仗權勢,胡作非為。比如竇融長子竇穆甚至敢假傳陰太后的詔命,令六安侯劉盱休妻,並強娶其女為妻。

亂世豪傑:割據河西,三次跳槽,終於選對英主,榮華富貴一生

永平三年(60年),劉莊思念中興功臣,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臺,是為雲臺二十八將,再加上竇融與王常、李通、卓茂,共三十二人。

永平五年(62年),竇穆假傳太后詔命一事被告發,劉莊大怒,將竇穆等人免官,竇氏家屬大多受株連而歸故郡,只有竇融被留在京師,好在不久後竇氏子弟又被召回,但竇融也撐不住了,就此溘然長逝,終年七十八歲,諡號戴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