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自由」這個詞,長得就條條框框的

這條新聞刺痛了多少朝九晚五人的心臟?

你看“自由”這個詞,長得就條條框框的

從小我們就嚮往自由。

以為有一天不用讀書考試了,就自由可以放飛生命。

工作後想著不朝九晚五,沒有任務,也就自由了。

我們終究以為是生活讓我們束手束腳,沒辦法去尋找真正的自己。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這句話曾經是多少人的桌頭名言。

可現在再重新理解,覺得真的是相當扯淡了。

因為即便真的實現了自由,也不可能沒有生命啊。

沒有了生命,自由又有什麼意義。

所以說,所謂的親情、愛情等等,看穿了,都是一種束縛。

《月亮和六便士》裡面,斯特里克蘭中年拋下一切去追求以我實現,然而拋下一切並不意味著他自由了。最後發現,居然還有食慾、性慾限制著他。他本應該是無比偉大的靈魂,但是因為這些限制,打折不少。

你看“自由”這個詞,長得就條條框框的

只有相對的幸運,沒有絕對的自由。

生活的經歷告訴我們,身處於這個社會中,大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我們大多數的選擇,也不是單純的靠自己內心,而是在萬分權衡之下而決定的。

哪些是對自己最好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暫時放一放的,即使心有不甘,也無可奈何。

所以,對於“我連選擇自己以後的路都沒有權利嗎?”“我連決定自己什麼時候結婚的權利都沒有了麼?”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只能回答,“大部分是這樣的。”

畢竟,我們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與這個社會是緊密聯繫的。

一旦,我們與這個世界脫離,就會被貼上“孤僻”的標籤。

公眾號越寫越久,就會發現“無矛盾不人生”這句話,還是很有依據的。

我們不能苛求絕對自由,我們只能追求相對自由。

林子大了,有鳥兒想往外頭跑是正常的。

但是,我們飄著、晃著……

有時候,我們就像有著線牽引的風箏一樣,看似自由無比,實則不然。

就像……我們有著言論自由,但這不意味著可以亂說話。

你看“自由”這個詞,長得就條條框框的

"他們不斷地和你談論個體自由,可一旦見到真正自由的個體他們就變得恐懼。"

「逍遙騎士」裡,比利和懷特騎著他們的機車上路了。

他們的目的地,是新奧爾良的狂歡節。

在路上,他們目睹了波西米亞人群落自由放浪但也貧窮困苦的生活。

但是到達目的地的兩人並沒有感到喜悅,有的只是無盡的空虛。沮喪的兩人打道回府,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們死在了獵槍下。

當你身陷囹圄,被看似不自由的工作所困住。

但是你卻擁有比自由職業穩定的經濟來源。你知道,這讓你踏實、心安。

一旦你工作煩了,想要離開……

那麼你就開始考慮:如果我沒這個飯碗,我每個月是否能夠有收入保證自己能活著?

此刻受限制的因素太多,獲得自由的同時,仍然被自由所困。

比如,我們所羨慕的那些自由職業者。你以為他們灑脫無拘無束,是自己的時間控制者,所做的事情都是在忙活自己的事情。卻不知道——

人人都有苦衷,人人也只會給別人展示他們最體面的一面。

你看“自由”這個詞,長得就條條框框的

自由是個極有重量的詞語。把握不好那個「量」,就是任性的另一種說法。

我們處在一個很粗糙、很躁動的生活形態裡,很多人對自由這個詞其實是沒什麼概念的。

跟著心走,做我想做的——這是當代年輕人很不成熟的口號。

但這種任意妄為的心理狀態,不能說是自由。

所謂自由——

大概是你可以擴展自己的邊界,於虛無的時間空間中找到存在的感覺。無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還是認真地來一次深呼吸。

大概是認真地活著,感受周遭的一切,於瑣碎中找到幸福的感覺,體會愛恨嗔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