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女媧後裔,祖傳「捏泥人之術」,只是時代久了,失去靈性!

自稱女媧後裔,祖傳“捏泥人之術”,只是時代久了,失去靈性!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女陰,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自稱女媧後裔,祖傳“捏泥人之術”,只是時代久了,失去靈性!

女媧,據考古出土的文物遺址、遺蹟和彩陶紋飾提供的史前人類與洪水抗爭及對生殖崇拜的生活印跡信息,究其歷史文化根源,在於原始母系社會女性崇拜觀念的遺傳。傳說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還有傳說女媧補天,即自然界發生了一場特大災害,天塌地陷,猛禽惡獸都出來殘害百姓,女媧熔鍊五色石來修補蒼天,又殺死惡獸猛禽,重立四極天柱,平整天地。另外傳說女媧製造了叫一些叫笙簧、瑟、壎的樂器,於是人們又奉女媧是音樂女神。記載中她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也被傳為婚姻女神。

自稱女媧後裔,祖傳“捏泥人之術”,只是時代久了,失去靈性!

一說女媧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女媧部族活動的地域,古史多有記述。《世本·氏姓篇》載:“女氏,天皇封弟於汝水之陽,後為天子,因稱女皇。“天皇指伏羲,弟讀如娣。汝水源於今河南嵩縣龍池曼山西麓,流經汝陽、郟縣、舞陽、汝南、新蔡至淮濱入淮河。汝本當做女,蓋因是女媧族的居住地而得名。這說明女媧族的居住地域南達汝水沿岸。《隋書·地理志》河內郡濟源縣有“母山”,即王母山。北宋《新定九域志》卷一說:“皇母山,又名女媧山。其上有祠,民旱水禱之。”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六《河南一》說:“太行山,一名五行山,亦名王母山,又名女媧山。”這說明女媧部族活動的地域北達濟源、孟縣境內的太行山南麓。

自稱女媧後裔,祖傳“捏泥人之術”,只是時代久了,失去靈性!

唐初年間,長安街街頭出現了一位身著,不是身著,是用葉子,很復古像原始人著裝一樣的美貌女子,身材長得是婀娜多姿,披著頭髮,在街頭,捏泥人,自稱是女媧後裔。有男青年問道:“你這泥人捏的像模像樣的,怎麼賣啊?”姑娘笑曰:“這捏泥人之術,乃祖傳,所以絕對貨真價實,十七文錢一個。”“十七文錢一個,好貴哦。”全場尖叫!“是啊,是啊,你要當真想賣泥人,大可賣三四文錢一個,一定很多人買,看你這泥人捏的都挺精緻的,就是價格高了。”姑娘回了一句:“我這泥人,乃祖傳的捏泥人之術,我是女媧後裔,捏的泥人乃女媧所傳,價格自然就高些。這捏泥人之術,傳到我們這輩,幾乎就不靈了。只是時代久了,失去了靈性。不然這些泥人還當真能成活人。”

自稱女媧後裔,祖傳“捏泥人之術”,只是時代久了,失去靈性!

大家聽完都覺得不可思議,半信半疑。有些男青年見姑娘可憐,一連買了好幾個泥人。也有的人合起來買一個泥人。沒過多久,姑娘的泥人被賣的一空。隨後姑娘便回家了。卻有人跟著姑娘想瞧瞧姑娘是否是騙人的,沒想到這都是真的。姑娘的確是賣泥人救年邁而病重的父親。所以對於姑娘是否是女媧後裔,以及捏泥人之術是否是真,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姑娘是真心在救自己父親,才想出了這些方法。

自稱女媧後裔,祖傳“捏泥人之術”,只是時代久了,失去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