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前燒|窯火與陶土的傳奇

備前燒|窯火與陶土的傳奇

七茶,把生活泡出情懷

備前燒

源於6世紀的日本最古老的陶器

備前燒,是指以岡山縣備前市伊部地方為中心,從平安時代末期開始,以臨近的須惠器生產技術為基礎,創始的陶器燒造方法。

這種工藝不使用釉料,褐色素地,長時間燒結,呈炻器質,主要產品是缽、罐、甕等。室町中期以後,燒造茶陶和酒壺類陶器至今。

備前燒|窯火與陶土的傳奇

作為茶器,日本茶人最早使用的日本陶瓷史信樂和備前陶器。

天正16年(1588年)《山上宗二記》有“紹鷗備前筒”的記載,這是備前陶器作為茶器被使用的最早記錄。據《松屋會記》、《津田宗及茶湯日記》、《宗堪日記》、《古織公傳記》等的記載,元龜、天正、文祿、慶長時期,備前的花入、水指、建水、茶碗、蓋置、皿、香盒等都是為茶會而制的。桂又三郎編《古備前名品圖譜》詳細列舉了這些茶器的使用時間和茶會情況。

備前燒|窯火與陶土的傳奇

自古以來,備前陶受到特別推崇的是桃山時代燒造的茶器,花入和水指名品很多,有少量茶碗、茶入、手缽、香盒等。此外,德利、酒盅等也很令人喜愛。特別是古備前的德利曾作為古來茶席的御德利而使用,成為十分珍貴的名品。

古備前的花入名品有:赤星家舊藏的“瓢簞”和“旅枕”、京都松風家舊藏的“福耳”、根津美術館藏的“矢舌口花生”、大阪遷本家的“耳付花生”、五島美術館藏的“鬼腕”等等。水指名品有:畐山家的“火襷水指”(重要文物)和利休所持有的“破桶”等。此外,德川美術館所收藏的水指和金重陶陽收藏的“矢舌口水指”也是名作。

備前燒|窯火與陶土的傳奇

柴燒是一種古老的技藝,燒窯難度相當高,作品的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

備前燒所用的土,是一種“田土”,一般是採掘水田地下五釐米以下的料,含有很高的鐵的成分,配合以山土、黑土等含鐵的泥煉製而成。因泥料配合比例的不同和採掘地點、陳腐方法等的不同,造成胎體各異的效果。而陳腐,是尤為特別的要素,人間國寶金重陶陽,據傳,就習慣於使用陳腐10年的泥料。

備前燒|窯火與陶土的傳奇

柴窯燒陶時,完全燃燒的灰燼極輕,隨著熱氣流飄散。當溫度高達1200℃以上時木灰開始溶融,木灰中的鐵則使陶壞中的鐵形成釉,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這種方式形成的釉被稱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便是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

備前燒|窯火與陶土的傳奇

大多人第一次見到備前燒就會被它的色彩吸引,可從某種意義上講,所有的備前燒都是沒有色彩的。那些所謂的顏色,也不過是自然塵灰在溫度的發酵下所呈現出的紋路。

也許正是如此,用了它的人才會欲罷不能,因為可以看見天地吐息的顏色。

備前燒|窯火與陶土的傳奇

二代藤田龍峰 土瓶形

備前燒湯沸

泥壺湯沸 茶香念暖

此湯沸色澤內斂包漿自然

是不可多得的茶器

值得收藏與品鑑,帶共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