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村民自办“帮扶文化节”颂党恩

柘荣:村民自办“帮扶文化节”颂党恩

图为小板凳宣讲员向贫困户宣讲十九大精神。

柘荣:村民自办“帮扶文化节”颂党恩

图为贫困户秋收赛--晒谷子。

柘荣:村民自办“帮扶文化节”颂党恩

图为包茶饼赛。

东南网宁德10月27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通讯员 陈丽彬) 挂灯笼、贴春联、秋收赛……10月26日,位于宁德柘荣县的岭后村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当日,村民为了表达党和政府的关爱,用自办“节日”的方式,来向社会展示他们的幸福生活。

“斗笠坵,眉毛坵,蛤蟆一跳过三坵”,这是昔日岭后村的真实写照。地势陡峭、山壑连绵、丘田狭小,根本找不到一块像样的平地,就是村民的房子,也是依山而建,远看犹如重叠在一起。

而如今,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直通到村里,一排排造福工程赫然挺立,村中有了文化广场,2016全村经济总收入897.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7580元……已然不见几年前那个杂草丛生、荒芜孤寂的痕迹。

昔日的穷山沟村为什么不到几年的时间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这真的要感谢扶贫开发的好政策,感谢土地流转的好形式。”岭后村村民主任林国宝揭开了谜底。

“我们办帮扶文化节的目的就是为了谢党恩,也为了感谢帮扶我们村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向社会各界展示我们的幸福生活。”林国宝告诉记者,自党支部确定开展村企合作以及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村民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柘荣:村民自办“帮扶文化节”颂党恩

图为精准扶贫户挂灯笼、贴春联。

近年来,富溪镇镇党委积极谋划发展,确立“引凤”必先“筑巢”的工作思路,紧乘土地流转政策东风,鼓励岭后村先试先行,将农民手中闲置或抛荒的土地,以入股、租赁、置换等方式进行经营权流转,收储连片土地1330亩成功“筑巢”,并吸引在外乡贤回乡投资创办农业公司,建成千亩高优生态茶园,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

同时,镇党委积极探索“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共建模式,充分利用村级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政策资源,应用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放大农业效益,逐步做大做强。农户则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租赁收入、公司务工等方式从中获益。

岭后村精准扶贫户林位寿表示,现在的日子实在是太好了,他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新房。以前住着土木结构的危房,一到下雨天就心惊胆战,现在不仅搬进了造福工程,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广场,饭后也有了好去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