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后,老八下场很惨,为何老十四能躲过一劫?

潘欣冉


葛大小姐回答这个问题:

康熙帝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生共下35个儿子,20个女儿,还有一个养女,共56个孩子。

康熙一生,励精图治,创造了较为稳定的局势,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国家财富有所积累,疆域辽阔,整个社会处于发展阶段,故被称为康熙盛世。

毫无疑问,和很多的帝王相比,康熙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却不是一个好爸爸,在康熙王朝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九子夺嫡”事件,严重分散了康熙的精力,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九子夺嫡都有谁:

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九子如何夺嫡:

康熙十四年,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2岁),康熙认为只要立下太子,就断了其他皇子的念头,也就不会出现争夺皇位的现象,其实,恰恰相反,皇太子不争气,能力素质差,背着康熙干了不少脏事儿,先后两次被废,其他皇子群起而攻之,皇位争夺战更加激烈。

八阿哥胤禩,此人精明能干,善于笼络人心,人称“八贤王”,他勾结大阿哥胤禔、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等皇子,处处给太子下绊,结成了最大的八爷党,时刻不忘觊觎皇位,被康熙察觉后关押,后又释放。胤禩看到自己接班的希望渺茫,就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上位,推举胤禵为大将军王,出兵平定准噶尔叛乱。

四阿哥胤禛 影视图

四阿哥胤禛本来属于太子党,太子第一次被废后,他积极为太子说好话,待到太子第二次被废,他看到太子彻底凉凉,就开始考虑上位的事情,联合十三阿哥胤祥等人,形成了四爷党,和以八阿哥胤禩为首大八爷党明争暗斗。

十四阿哥胤禵 影视图

十四阿哥胤禵被圈禁。

康熙六十一年,病逝于畅春园,遗诏四阿哥胤禛继位,他令人携密谕赴藏夺取十四阿哥胤禵抚远大将军印信,护送回京参加葬礼。胤禵十分愤恨,对皇上出言无状,四阿哥胤禛登基后,立即将胤禵软禁,先是派他去给康熙守灵,不许返京,后来,始终还是不放心,害怕其他阿哥拥立胤禵,就将他改为圈禁,雍正在位期间,胤禵一直被圈禁,乾隆即位不久,就释放了胤禵,先后封为奉恩辅国公、多罗贝勒、多罗恂郡王,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等职务。

八阿哥胤禩 影视图

八阿哥胤禩结果很惨!

而八阿哥胤禩的处罚就很严厉了,雍正登基后,为稳定人心,封胤禩为和硕廉亲王,办理工部事务,但胤禩是个不省心的人,始终对皇位不死心,继续结党营私,煽动雍正的儿子弘时窝里斗,又联合关外八旗王爷和隆科多,借恢复八王议政,差一点就夺取雍正的帝位。雍正不再客气,公布胤禩四十条罪状,圈禁宗人府,抄家,家人发配,并改其名为“阿其那”(满语“akina”的音译。旧说是狗的意思),当年九月,胤禩因咳嗽病逝于监狱,民间普遍认为他是被雍正毒死的。

雍正帝

都是亲兄弟,为什么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差距这么大呢?

一是亲情。雍正帝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一奶同袍,母亲都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虽然四阿哥胤禛被送给当时刚丧子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但两人始终是亲兄弟,雍正继位后,孝恭仁皇后还活着,她是不可能看着雍正杀自己的弟弟的,所以,当雍正帝打压十四阿哥胤禵时,其母乌雅氏非常生气,拒绝接受皇太后的尊位。

二是威胁小。十四阿哥胤禵虽然和雍正不是一路人,投靠了八爷党,但是,并没有给雍正造成太大的麻烦,而且胤禵性格耿直,康熙驾崩时,胤禵虽然手握重兵,但是却没有任何异常举动,而且,雍正派人夺取兵权时,胤禵交权还是比较痛快的。

三是威望大。胤禵被封为大将军王,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保证了西藏多年的安定,且胤禵统帅新疆、甘肃、青海的八旗、绿营部队,近三十万,善于用兵,无论在西北还是在军中,威望都极高,雍正不得不有所顾忌。

四是心里有鬼。康熙突然病逝,究竟是传位十四阿哥胤禵还是传位于四阿哥胤禛,除了几个当事人,无人知道,但是民间都盛传雍正将“传位十四阿哥”改为“传位于四阿哥”,才夺取帝位,如果匆匆忙忙将胤禵杀了,恰恰证明这个传闻是真的。


帝位的争夺始终都是残酷的,雍正一生背负“谋父、逼母、弑兄、杀弟”的名声,为了改变这种皇位争夺的教训,雍正不再设立太子,驾崩前当着众人将遗诏放到宫殿匾额后,防止了再次爆发皇位争夺战。



(我是热爱历史故事的葛大小姐,如果你也喜欢探讨历史的话,那就算找对人了,关注我,每天都有精彩的历史故事看!)

葛大小姐


向敬之

雍正登基后,虽然第一时间命皇八弟允禩为总理王大臣、和硕廉亲王、理藩院尚书等要职显爵,但他对八爷一党的打击可谓是狠毒刻薄的。

雍正四年,雍正帝坐稳江山后,以种种借口对允禩革职、削爵、圈禁,改名阿其那。很快,允禩死于非命。李绂报告,允禩突发腹痛。民间传闻,允禩死于毒杀。

而在是年六月初一日,雍正决定对允禩集团集体动手,于是将允禩、允禟、允禵之罪状颁示全国,议允禩罪状四十款、允禟罪状二十八款、允禵罪状十四款。

允禩和允禟相继死得蹊跷,但允禵虽长期遭受雍正的贬抑和打击,革除王爵、贝子,但只是监禁在景山寿皇殿为圣祖守陵,他的宗籍一直没有像处理允禩、允禟那样被开除。

其中是有原因的:

1.允禵是雍正一母同胞的兄弟,虽然政见不一,允禵选择了支持允禩。雍正如果彻底严惩自己的胞弟,自然会让他背负更多不孝、不容胞弟的骂名,不但应征了弑兄屠弟的罪恶,而且坐实了谋父逼母的罪行。

2.允禵的所谓罪行,就是支持了允禩,并无其他,后来乾隆帝为允禩集团翻案时,也说允禩并无谋逆之实,那么支持者允禵更是罪不至死。

3.允禵是康熙生前钦点的大将军王,给世人眼里,康熙有意重其权、崇其功,以便他成为储君。如果雍正杀了允禵,不啻于告示世人,他雍正篡位后杀人灭口。

4.雍正给康熙晚年重用允禵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即康熙不想允禵牵扯进诸子争储战争,故而将他调至西北军前,让他远离是非,不参与其中。


以礼观书


爱新觉罗·胤禩(八爷),雍正即位后,为稳定人心,先改胤禩名为允禩(避讳),并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

但在雍正皇位坐稳后,革去黄带子,削其王爵,圈禁,进行监视,改名为“阿其那”,满语“狗”的意思,并以长篇谕旨,历数等罪颁示全国,后病死于监所,民间认为被毒死。

爱新觉罗·胤禵(十四爷),雍正即位后,将胤禵远派守皇陵幽禁,不许返回京师,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监视他的行动。雍正四年被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直至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

相比之下,虽然雍正都展开了对当年参与储位争夺的兄弟的彻底打击,但十四爷的命运比八爷好太多了。这是为何?要知道在雍正皇位正统性上,可是传言康熙是要传位于十四爷的。

首先,胤禵是雍正的同母弟,生母都是孝恭仁皇后。

康熙帝去世后,胤禵被召回京师,随即软禁于景陵读书,不许返回京师,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监视他的行动。不久,孝恭仁皇后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后之心”的幌子下,晋封允禵为郡王,实为虚衔,但未赐封号和给予俸银,注名黄册仍称固山贝子。

其次,胤禵对大清贡献很大,率兵入藏,驱逐准噶尔。

康熙五十七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发兵救援。五十七年十月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封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

胤禵抵达西宁后,开始指挥作战。他统帅驻防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三十余万,实际兵力为十多万人。胤禵的大将军是个综合管理岗位,参与军事决策指挥,军队调度,部署人事,举荐任命将领,保障后勤,情报收集,安抚稳定军心,激励部队,调节内部和外部矛盾,笼络达赖喇嘛,青海各部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说服青海各部共同出兵护送达赖喇嘛等等。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胤禵即指挥平逆将军延信由青海、定西将军葛尔弼由川滇进军西藏。八月,葛尔弼率部进驻拉萨。九月,胤禵命令延信送新封达赖喇嘛进藏,在拉萨举行了庄严的坐床仪式。至此,由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动的西藏叛乱彻底平定,胤禵也因此威名远震。

康熙谕令立碑纪念,命宗室、辅国公阿兰布起草御制碑文。雍正即位后,以碑文并不颂扬其父,“惟称大将军胤禵公德”,令将石碑砸毁,重新撰写碑文。

最后,十四爷虽属于八爷党,但并非与他们团结一致。

看似十四爷支持八爷,但十四爷在八爷心中的地位,并非等同于九爷和十爷。九爷和十爷的利用价值在于皇子身份,而且八爷能够镇得住他们;十四爷则不同,他手中拥有兵权,八爷除了需要文官们的支持,自然也是需要武将们的支持,十四爷在军中的地位之高,尤其在康熙帝心目中的地位,这样的成就自然是八爷无法匹及的,倘若八爷即位,估计十四爷无法善终。

另外,在太子胤礽二次被废的事件上,

八爷完全利用十四爷,在胤禩得到高福送来的太子写给任伯安的密信之后,意识到再次扳倒太子的机会来了,但是纠结在到底由谁将太子密信上奏康熙的问题上。

其实,这四个人都明白,密信一旦落到康熙手里,胤礽再次被废是必然的,但是举报人是什么结果就很难说了,所以,谁都不愿意上奏,最后,还是胤禩以胤禵为兵部的管部阿哥,正在追查淮安绿营官兵被杀,为由头,又其上奏。胤禵虽然接下了任务,但是悻悻而去。

当然,胤禵也不是傻子,给康熙上奏时也留了一手,只是将太子写给任伯安的密信寄给了康熙,而没有自己的奏折。通过这一事件,已经很明显了,胤禩和胤禵是在相互利用,同时也在相互防范。

举荐大将军王事件上,西北策零阿拉布坦作乱,康熙决定派兵征讨,选皇子一名带兵。此时,胤禛、胤禩和胤禵等一干阿哥,都料定大将军王就是康熙的即位人选,都想争这个机会。在小范围讨论的时候,胤禩和胤禵两人,相互谦让了半天,看起来是慷慨陈词,实际上是在相互试探,毕竟,绝对的皇权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诱惑。

胤禛举荐胤禵为大将军王,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不仅成功的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更是牵制住了胤禵手下的十万精锐部队,当然,这是后话。胤禵被康熙指派为大将军王之后,胤禩就安排了鄂伦岱、雅布齐和塔宁等人,名为协助,实为监视胤禵。

康熙大寿事件上,这主要有三个事件,第一个是当胤禩意识到康熙在等待西北胜利的消息的时候,给胤禵密信,反而不让其出兵,对此,胤禵看得很明白,生怕自己打了胜仗,压胤禩一头。

第二个就是胤禵再次发挥自己模仿别人笔迹的特长,第一次是在热河避暑山庄模仿太子的笔迹,这一次模仿了胤禩的笔迹,成功策反了鄂伦岱为自己所用,以为康熙祝寿为名回京,打探京城情况。

第三个就是胤禩冒用胤禵的名义,在寿诞庆典上给康熙送死鹰,为了皇位无所不用其极。所以说,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准确的说是相互利用比较好 。

不论是八爷和十四爷的命运如何,皇权面前,大家都红了眼,一步之遥,就是天上地下。


五味社


雍正为什么一定要杀死老十四呢?并没有必要。老十四只有治军的才能,并没有治国的才能,在大臣之中并不被看好,也没有什么势力。如果想给老十四按一个罪名,无非就是支持了老八,但老八后来都被雍正的儿子乾隆平反了。老八都可以被平反,支持老八其实也没有什么错。如果强行给老十四定一个死罪,天下臣民都会不服。雍正不杀老十四是有一个原因的,那就是,当时朝堂内外流传雍正弒君夺位。在传言之中,雍正本来是没有机会继承大统的,康熙皇帝原本是要传位给老十四的,所以册封老十四为大将军王。这些虽然是民间传言,但未必雍正不知道。雍正有密折制度这个法宝,可以在国内布置眼线,任何的舆论都可能被雍正知晓。雍正如果杀死老十四,就会坐实他弒父篡位的传闻,大家一看,老十四这样被先皇器重的皇子都被干掉了,说明雍正肯定心里有鬼,那么雍正通过不正当手段继位的传言也肯定是真实发生的。有鉴于此,雍正还是不宜轻举妄动。在雍正眼中,罪魁祸首就是老八,至于老十四,还不至于可恶到弄死的程度。此外,老十四和老八身份不一样,老八的母亲只是普通宫女出身,而老十四和雍正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从血缘上说,老十四是雍正的嫡亲的胞弟,老十四和雍正的关系最近,属于至亲之中的至亲。从这方面来说,只要不涉及谋反,雍正是舍不得下狠手的。老十四根本不足以动摇雍正的统治,雍正没有必要背负着一个寡情薄意,杀害胞弟的罪名。


怀疑探索者


康熙晚年的九王夺嫡,是有清一代皇位争夺最惨烈的一次,各种文学与影视作品对此都进行过各式各样的解读,最后以老八允禩、老九允禟的倒台为终止。允禩、允禟被雍正消除王爵,革除宗籍,并赐名“阿其那”、“塞思黑”,不久便纷纷死去,成为这场政治战争中下场最惨的两个人。不过,允禩集团所涉及的阿哥并非只有允禩、允禟,十阿哥允䄉和十四阿哥允禵也是他们当中重要的一员,并没有谁能躲过一劫。

雍正朝的这场斗争是随时间的推移和事态的变化逐渐升级的,在皇帝登基之初,还是有心对他们进行安抚的,但他的这几位兄弟却仗着党羽众多,处处挑衅,于对抗雍正的活动更毫不掩饰。尤其是允禵,仪仗自己是胤禛的同母兄弟,常有对皇帝不大恭敬的举动,在皇太后去世后,雍正还曾晋升其为郡王,以示恩惠,但并没有笼络住他的心,依然常以偏颇的言辞加以对抗,这也极大地激怒了雍正。

当皇帝看到允禩集团完全没有安抚的可能性后,他对这几位兄弟便开始下手了,但也是根据他们各自势力由小到大一个一个解决的。雍正二年,他首先将势力最小的十阿哥允䄉革爵圈禁,同年七月,又将十四阿哥允禵及其家眷发往景陵软禁,以“守皇陵”的“重任”委以允禵,但实际上是将这股势力拔出了。

雍正对允䄉、允禵的惩处,是皇帝与八爷党公开斗争的第一仗,所以他收视这两人的力度还有一定的试探,将此二人圈禁,已经宣告了他们政治生命的结束,政治势力的拔除,包括后来他对允禩、允禟的初期处罚,也并没有非要将他们置于死地的决心,也是随着事态的变化,才渐渐动了杀心。在他处死八爷、九爷之时,已经是允䄉、允禵被处置两年之后的事了,此二人也并没有能有什么反抗举动,所以所谓“躲过一劫”,无非就是相对于允禩、允䄉的惨死,落得一条活命罢了。


红小豆馆主


康熙末年爆发的“九子夺嫡”,是有清一代最严重的一次皇室内乱。英明一世的康熙帝,并没有在储位的问题最终定论。皇太子胤礽两立两废,似乎耗尽了康熙所有的精力。权利交接的真空,引发所有皇子的觊觎,最终酿成惨剧。

最终四皇子胤禛胜利,成功继位,就是雍正皇帝。

“九子夺嫡”最后结局惨烈。除了大阿哥胤禔:在康熙年间,因为说出了代父弑弟的话,惹恼康熙帝,终身圈禁;废太子胤礽:先后两次被废;三阿哥胤祉;十阿哥胤锇,十四阿哥胤禵先后被圈禁,前几人均死于雍正年间,只有十四阿哥终雍正一朝被圈禁,雍正死后才被放出。

最惨的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做为“九子夺嫡”也叫“八王夺嫡”的主力,先后被夺爵,关进宗人府,并被改名为“阿奇那”,“塞斯黑”,离奇死于雍正四年。

只有最受雍正器重信任的 十三阿哥胤祥:被封为怡亲王,但也死于雍正八年。

康熙帝的第十四子,爱新觉罗·允禵(胤禵),和雍正皇帝为一奶同胞亲兄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

九子夺嫡两位亲兄弟却正是敌对。四皇子胤禛原为太子党,后太子彻底无望后自立门户。继承的也是太子一系人马。

而十四皇子胤禵却是八皇子党的领头人,被八皇子推举为皇位竞争者。也深受康熙信任,并于康熙五十七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保住了西藏和平。

康熙驾崩时,胤禵正领兵在外。隆科多拿出争议最大的康熙遗诏,宣布四皇子胤禛继位皇帝。胤禵可谓失去天时地利人和,回天乏术。

而他能够当机立断放弃军权,赶回京城向雍正臣服,也表明此人枭雄见识。最终还是为雍正所忌,夺职圈禁,终雍正一朝而不得自由。可见雍正虽顾念一奶同胞,却对这个弟弟并不放心。虽没有像“八皇子”“九皇子”一样得赐恶名。却也没有躲过圈禁劫难,最后雍正死后被放出,大势已去。

终雍正一朝,当年参与“九子夺嫡”的那些皇子几乎死尽。不能不说离奇。但也正因如此,为后边乾隆皇帝的顺利继位扫清了道路。虽有弘皙之变,毕竟没有掀起大浪。

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彻底解决了皇室内乱的悲剧。

请关注本人头条号,为您带来更多解读。


君笺雅侃红楼


这道理很简单,从亲情看,八阿哥允禩与雍正皇帝是同父异母兄弟,且八阿哥之母为辛者庫奴婢地位卑贱。而十四阿哥允禔与雍正为同父同母亲兄弟。十四阿哥虽与八阿哥一党,八阿哥为首。从遵母命来分析,雍正与十四阿哥母亲生前有话,劝雍正善待十四弟。从朝政上剖析,八爷一党权倾朝野,有八贤王之称,对雍正帝执政地位够成极大威胁。几次危险全赖十三弟治军严格才度过危机,八王不死,政局不稳。而十四弟仅一将军才干,被贬遵化守一墓后乃是孤人一个,并非执政威胁。所以对八爷处理不得不重,十四弟贬后软禁在家得全身而退也就合理之事唉。


感悟77741162


雍正登基,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者,自然是雍正本人,雍正的儿子、媳妇、亲娘,再者就是雍正的拥护者,张廷玉、隆科多、年羹尧。可是也有不高兴的,首当其冲要数“八爷党”这一派的人物包括八爷、九爷、十爷这三兄弟,还有十四爷,其余还尚不足入雍正的法眼。

但是“八爷党”中,除了八爷是主谋、九爷、十爷是“摇旗”外,十四爷并不是完全和“八爷党”一条心。因为老十四也想当皇帝,也想有所作为,只是苦于自己辈分太小,心机和能力又较诸位哥哥弱,才委身于“八爷党”,一方面是寻求“庇护”,另一方面也是在近水楼台地学“老八”。再加上和雍正又是一母同胞,自然在惩罚上要比八爷轻很多。其实只要明白为什么惩罚老八,就明白老十四凭什么避祸,能置身事外。

第一,没当皇帝,却操着皇帝的心,想着皇帝的事,用着皇帝的计。八爷,号称“八贤王”,是因为得人心,相当有人缘。有人说“得人心”不好么?这问题要看从哪个角度说,要是皇帝得人心,一切ok,君明臣贤,上下和睦;但要是大臣或王爷得人心,可能皇帝就坐不住了,勾心斗角、血雨腥风就会立刻席卷宫廷。

《韩非》说,赏罚是皇帝的特权,大臣的任务是干好本职工作,两者相辅相成,皇帝根据大臣的工作给予奖赏、惩罚,一方面保持大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维护大臣对自己的忠诚。相反,如果皇帝失去了赏罚的权利,大臣就会迷失,甚至取代皇帝给自己“开工资”。八爷就是因为犯了大忌,才被康熙、雍正两朝瞧不上眼反而死死钉在王爷的位置上,他这种欲盖弥彰的“篡位”,明眼人都看在眼里,只是不戳破而已,毕竟《韩非》也不是什么百年难寻的奇书。十四爷是聪明人,早看透了这一套,安稳地做自己“分内”的事,所以才没有惹来杀生之祸。

第二,势力盘根错节,不忘死灰复燃。八爷,人缘好,在父朝(康熙在位)积累了大量的人脉。雍正即位后任命他为“总理王大臣”,就是想在推行新政问题上,借用一下他的人脉,顺利完成政权过度。不论干的好与坏,十数年后,满朝都是雍正的“私人”,包括潜底的奴才李卫、年羹尧,新攀附的文人大臣张廷玉、李绂,新科举子刘墨林等等,自然也用不着那位“病猫”八爷了。.可惜,八爷没有察觉到这些微妙的变化,还在力图掌控朝局,企图死灰复燃。老十四,则很简单,独来独往,你让守太庙就守太庙,管他东南西北风,所以也能活的更久些。


辉说BOOK


雍正其实是一个性情中人,有快意恩仇的一面。

他的朱批,有的如“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有的如“朕亦甚想你”、“朕安。卿好吗?”,有的如“莫想生还北京也”……。他既可以含情脉脉,也可以简单粗暴。性格挺复杂的。但总的,还是很重情义的。比如他对于始终跟随他的老十三就非常非常之好。超越了君臣,回归到兄弟的友情。

而对于挡过他道的,老八、老九等人有手段毒辣。帝王之心吧,是普通人不能懂的。但对于老十和老十四,虽然也属于挡道的一伙,也受到了处罚,但最终都还保住了性命。原因有可能是

1、这俩人自身,身体好,精神强大,就是打不死的小强。不论你怎么打击,我就顽强的活着。

2、更重要的一点,很可能是雍正就根本没想弄死他们。老十四就是他一奶同胞的嫡嫡亲的弟弟。雍正虽然是乌雅氏的儿子,但从小是长在孝昭仁皇后膝下。孝昭仁皇后是康熙的继后,是清初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遏必隆还有一个女儿也是康熙的嫔妃,就是温僖贵妃。她儿子就是老十。孝昭仁皇后无子,对于这个寄养的儿子非常好,母子感情颇深。而雍正与亲妈的感情就差了很多。“生恩不如养恩”啊!爱屋及乌,对于养母妹妹这个孩子自然要照顾一点。

由此可见,雍正真是一个性情中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


首先说雍正此人,有人说雄猜阴鸷,刻薄无情,但同时他也勤劳为政,严厉明察,为清朝最了巨大贡献,康熙后期虽国泰民安,但也腐败盛行,雍正上任,为反腐做了巨大贡献,有说法雍正年间“为官无一不清”,可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雍正的性格,在九子夺嫡后,自然先清理政敌。但十四阿哥胤禵,相对下场没八王党其他人下场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奶同胞

他们的生母同为德妃乌雅氏,为了保全太后的名声,自己的名声,都要留着这个亲弟弟,但其实他们的关系并不好,且不是一个派别,雍正小时侯,由于乌雅氏身份较低,没有资格抚养胤禛,就由佟贵妃抚养,后佟佳氏去世,才回到德妃处,但每每请安雍正都要早早去,以防同乌雅氏碰面,可见关系非常不好,而乌雅氏也更加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即使这样,名义上在那,也不好过于惩处。

大将军王

胤禵是康熙帝钦点的大将军王,在朝中有一定威威望,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由于政见不和而处置大将军王,伤无数人的心,在刚刚登基,朝局不稳,自然是先安抚,一点一点剥夺十四阿哥的军权,毕竟主犯还是八阿哥,但在胤禵回京奔丧时,雍正命人拦截十四阿哥与康熙帝的所有信件,就是为了避免有串诏的嫌疑,做好万全准备。


表面臣服

相对于八阿哥,十四阿哥毕竟不是首领人物,且十四阿哥为人本就高调张扬,对于政治的敏感度不高,完全不必立即处置,没了八阿哥,自然八王党的其他人也就掀不起风浪,而且在雍正提出让其去看八阿哥时,这时他很聪明的避开了,并也称其为阿其那。

朝局和名声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朝局稳定,政权牢固,同时历代帝王重视名声,讲究名正言顺,处置一个人也要有理由可寻,虽然是十四阿哥没有,八阿哥,九阿哥那样开除宗籍,改其姓名,但对他的打压一直都存在,先是软禁景陵随时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后再乌雅氏去世后,册封为郡王,但实际仍为固山贝子,两年又回京囚禁,既景山寿皇殿内。

直到乾隆继位,十四阿哥才得以自由,此时年事已高,在难有作为,但性命得以保全,没有成为阿其那和塞思黑,最终在乾隆二十年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