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被《三國演義》美化的常勝將軍

趙雲,被《三國演義》美化的常勝將軍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勳在,當陽姓字彰。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與美化諸葛亮一樣,羅貫中一部《三國演義》將趙雲美化成一個十足的亂世英雄,一個有勇有謀的常勝將軍。而在羅貫中之前,一部《雲別傳》已經將趙雲美化了一番,因此,後世留傳下來的趙雲,便一個是銀盔素甲,白馬長槍的玉面將軍形象,然而,三國志中對趙雲的描寫卻只有寥寥數筆。

初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時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憂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遂與瓚征討。大家知道,漢朝是實行推舉制度的,所以趙雲被常山郡舉薦,攜義勇官兵來投奔公孫瓚,當時正好是袁紹在冀州,公孫瓚本來很擔心自己轄下的人也去投靠袁紹,因此對趙雲來投奔自己感到很高興。可是公孫瓚高興歸高興,卻也沒能重用趙雲,於是隔了一段時間,趙雲就因為兄長過世而回家奔喪,就這樣走了。

不過趙雲跟在公孫瓚身邊雖然時間不長,卻為自己尋了一個可靠的主,為他日後的路打下了基礎,那人便是劉備。三國志記載:時先主亦依託瓚,每接納雲,雲得深自結託。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

趙雲,被《三國演義》美化的常勝將軍

幾年後,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先主與雲同塌眠臥,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趙雲初隨劉備時,劉備與趙雲同塌而眠,可見劉備那時對趙雲有多信任,是不是想到了《三國演義》中寫劉備剛請到諸葛亮時的情景?

可惜當時的劉備,根本就是個流浪軍閥,不斷地易主,不斷地扔下妻兒逃跑,但是趙雲始終忠心耿耿,追隨劉備左右。這才有了長坂坡單騎救幼主的英勇事蹟,三國志中記載: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主,保護甘夫人,皆得免難。

《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趙雲的人物形象,寫了一個獨闖曹操二十萬大軍的事蹟,說當時劉備又一次要逃,趙雲卻往曹軍的方向去了,有人就說“趙雲投曹操去了”,劉備就喝止“子龍不棄我走也”。當時的場面一片混亂,哭聲喊聲罵聲交織成一片,趙雲就拿著一根長槍在亂軍中衝殺,最後找到甘夫人和劉禪,順利將小阿斗救了出來,還順手撿了一把寶劍。試想,曹操大軍如此無能嗎?就是累也能把趙雲累趴下!所以真相便該是劉備學著漢高祖劉邦那樣,扔下老婆孩子自己跑了,曹操大軍忙著追劉備,趙雲便護著甘夫人和阿斗逃跑。

三國志後來的記載中,有在桂陽時的趙範嫁嫂事件,說樊氏有國色,範欲以配雲,雲固辭不許。先主入益州,孫夫人慾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這幾件事情都是一個小將的本份,除了始終追隨劉備的忠誠可嘉獎外,實在也沒什麼特別大的功勞。所以到成都,封他翊軍將軍也是一次正常的提拔。

趙雲,被《三國演義》美化的常勝將軍

《雲別傳》中為了突出趙雲的一身正氣,還特別提到,在拿下成都後,劉備打算將土地和房屋封賞給部下,趙雲卻提議分土地房屋給百姓,將他一介武將美化成一個具有長遠眼光和大局觀的政治家。

而三國志中只是記載了: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止,不從。乃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雖然趙雲的勸諫並沒什麼用,但在劉備盛怒之下,依然能夠說得上幾句話,可見他還是深得劉備信任的。那麼常年跟在劉備身邊,又深得劉備信任,還是有勇有謀的猛將,為什麼三國志中沒有記載太多事蹟呢?顯然不是陳壽故意為之的,那麼只可能是,趙雲雖忠誠,卻並沒有太多軍事才能,更沒有政治遠見。

因此,到後期諸葛亮揮師北伐,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命趙雲、鄧芝阻擋,結果兵敗。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這是趙雲最後一戰,在這一戰中就很明顯了,趙雲是個普通將軍,卻並非是一個謀略高深的將才。因而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能做到的只有保住自己。

如果對比《三國演義》和《雲別傳》以及《三國志》,就會發現,隨著朝代的變化,趙雲的形象從《三國志》中的普通將領,到《雲別傳》中的儒雅將軍,再到《三國演義》中的完美將才,趙雲越來越趨於神化了。結合朝代背景不難發現,趙雲忠誠和謙虛的品德才是後世美化他的根本因素。

通過宋人詆譭那位因不顧父親的反對,執意對付秦始皇而招來滅國之禍的燕丹,以及貶低那位完全不介意誰做皇帝,只管做好自己宰相職責的馮道,不難看出趙雲就是那個被統治者刻意樹立起來的為人臣子的形象。

趙雲,被《三國演義》美化的常勝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