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六穩」透露調控新信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其中,“穩”是一個關鍵詞,特別是“六穩”的明確提出,釋放了穩增長重要性上升,調控更重前瞻性靈活性,政策組合方向不變但協調性增強等信號。

“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是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具體要求,直接反映了穩增長將被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一方面,儘管經濟延續平穩發展態勢,但“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特別是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這需要未雨綢繆,強化調控的前瞻性和靈活性。另一方面,金融、外貿、外資、投資都是經濟發展有效拉動力量,預期則代表對經濟發展的未來信心,就業是穩增長底線之一。這幾項要素或指標既是穩增長有效組成部分,也將是調控用力點。

調控將更加註重提高前瞻性、靈活性和有效性。目前,經濟運行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包括:外部環境明顯變化態勢下出口承壓、信用收縮下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受限、部分地區房價上漲過快、股債匯市場運行波動性加大等。應對諸多潛在風險因素,監管部門需及時評估現行政策效果,提前做好各類風險應對預案。比如,穩金融,既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又要服務好實體經濟;既要堅定去槓桿,更要把握好力度和節奏。日前出臺的資管新規細則、理財新規徵求意見稿等配套政策就是調控注重靈活性的例證,在堅持去槓桿的原則下,根據資管行業現狀微調政策力度,平滑市場影響。

更明顯的是,調控政策組合的協調性有望顯著增強。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組合在實際執行中趨向於邊際寬鬆。邊際寬鬆並非“大水漫灌”。財政政策方面,將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各項減稅政策將在下半年發揮更大作用。貨幣政策方面,關鍵是要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央行可繼續通過定向降準、MLF續作、支持商業銀行購買信用債等方式,引導資金流向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給予銀行合適的風險補償。

在穩增長重要性抬升背景下,政策組合的前瞻性、靈活性、協調性將提高,去槓桿力度和節奏會更加務實。這將有利於從供求兩端穩定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及增長預期。可以期待的是,監管部門將在實現“六穩”方面出臺一些具體政策。但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是鼓勵加槓桿,積極的財政政策也不是放大地方債務風險。調控優化不是調控轉向,處置風險不是要製造新的風險。這考驗著監管層在具體執行中的智慧。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