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不推进绩效改革,老员工捣糨糊,新员工留不住 该怪谁

为什么公司推行考核,员工流失更大了?

百度李彦宏,近期又走到了风口浪尖。顺便我又翻了下他的历史。当初他感觉管理层用心不够工作马虎,管理问题多多,比如经营不善带来大量内部损耗、浪费严重,团队协作不力等等,所以就专门聘请了一位有人力资源工作背景的副总,由他推行绩效考核。

这位副总曾经有过使用KPI的经验,因此驾轻就熟地在公司宣导落地KPI考核:

李彦宏:不推进绩效改革,老员工捣糨糊,新员工留不住 该怪谁

1、首先从管理层的工资中剥出一部分工资取名为“绩效工资”,KPI考核与这部分工资挂钩。2、每个管理层岗位都订立了6-8项KPI指标,不过,大部分指标是“负指标”。那么什么是“负指标”,例如:客户投诉率为0、产品一次合格率为100%、内部损耗率要低于1%(而过去是5%)等,因为这些指标对结果的要求是完美的,要做这个结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3、为了凑齐指标数量,提取了很多操作性极差、数据提供极难的指标,例如:数据准确率100%、培训计划达成率95%、内部员工投诉个数、工作能力与态度等。4、力度不足,罚多奖少。假设某管理者,原来该岗位的固定工资是10000元,现在变成8000(基本工资)+2000(绩效工资),通过KPI绩效考核,他每个月基本上要扣100-300元,全年可能有1-2个月有奖励,也不超过200元。

李彦宏:不推进绩效改革,老员工捣糨糊,新员工留不住 该怪谁

在副总宣导的时候,公司刚刚做了年度调薪,虽然老板在绩效考核中提出了很多高要求,但是大多数管理者还是被动接受了。在公司刚开始运行KPI时,还是有一些效果的,大家开始关注各个指标和标准,做了不少改善和优化。但慢慢地管理者发现,一是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目标;二是过去不怎么努力都能拿到约定的工资,现在很努力了还要被扣工资;三是由于指标订的不好,存在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情况,引发被考核者诸多质疑。

李彦宏:不推进绩效改革,老员工捣糨糊,新员工留不住 该怪谁

虽然管理者向老板和副总提出了很多疑问,但老板总总觉得这不是KPI的问题,是管理者自己不适应及心态出现了问题,时间长了就会接受的,所以老板以坚持的态度不予睬会。在实施KPI大半年之后,开始陆续有管理者提出了离职,还有一些管理者打算拿完年终奖再走人。

KPI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何招致员工这样的排斥?

员工错了吗?还是老板错了?

其实,员工加工资当然没有错,对各种扣薪提出异议也不会错?老板给员工加了工资提出要求提高一些标准,对工作进行分工和设定考核,看起来也是管理需要的!

李彦宏:不推进绩效改革,老员工捣糨糊,新员工留不住 该怪谁

那么错在哪里?我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KPI这个传统模式!因为KPI本身存在以下五个重要问题:

1、KPI并不适合”利益驱动“。它更多的适合于绩效评价和综合评估,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更快地优化绩效,但若少了利益驱动,绩效考核就象汽车没有配置发动机。

2、KPI是以目标为导向,企业常常喜欢订立较高的目标或标准,所以它强调“压力”,在利益驱动中偏向于”减法“。我们想想看,在今天这样的人力资源状态下,只给员工压力和扣薪,能否被员工认可?

3、KPI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人性”的价值,KPI是老板要的,加薪是员工要的,为了满足老板要的KPI而否定或扣减员工要的薪酬,这种不符合人性的模式很难在企业持续运行。

4、KPI还背离了经济规律和人性定律,因为KPI是目标达成法,当旺季目标订立很高时,即使员工非常努力如果达不到目标,也拿不到原来的水平即被扣减了薪酬,而旺季之下企业可是多赚钱的季节。

5、KPI给出的激励力度太小,根本无法发挥真正的驱动价值。比如某员工全月工资10000元,每月奖扣在100-300元左右的幅度,力度显然小的可怜,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李彦宏:不推进绩效改革,老员工捣糨糊,新员工留不住 该怪谁

出路:KSF为何可以完美取代KPI?因为KSF代表的是利他共赢!

不同层次的员工对激励有不同的需求,例如:

1、对操作员工:今天我能赚到多少钱?(计件与产值分配)

2、对技术员工:我的创新就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包括直接的奖励与认同(价值激励)

3、对中层员工:我的收入何时可以达到我的期望?(职业规划)

4、对高层员工:这是我的事业吗?我能成为决策者和股东吗?(股权、合伙人与长效激励)

李彦宏:不推进绩效改革,老员工捣糨糊,新员工留不住 该怪谁

今天作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绩效研究院的独创薪酬绩效设计模式!这种模式被誉为中国最富激励性方案!

绩效激励最前沿增量分配法:KSF薪酬全绩效模式,适用于管理层和一线岗位。

  • (1)给管理者找出核心6-8个绩效价值指标;
  • (2)在每一个指标上,找到对应的平衡点;
  • (3)超出平衡点,再设计详细的分配规则。

KSF薪酬全绩效分配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李彦宏:不推进绩效改革,老员工捣糨糊,新员工留不住 该怪谁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的实际落地应用模式

一个完整的绩效考核系统应该是多层次,注重平衡性的,需要从利益驱动、文化驱动、事业驱动等满足员工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要综合关注人的现实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