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脚下这个商业古村媲美平遥古城,日进斗金繁华了2000年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请点击关注。

长治市长治县荫城镇荫城村,是一个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村子。潞商从这里发源,又从这里走向全国,它以繁盛数百年的铁货贸易,向世人展示了潞商的财富与气概。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荫城镇、荫城村不太细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荫城村是荫城镇的中心,在长达2000多年的铁文化历史发展中,铁货屯街塞巷,进而行销天下,铁货贸易将潞商辉煌推至巅峰,潞商又将铁文化、财富积累留给了荫城。

太行山脚下这个商业古村媲美平遥古城,日进斗金繁华了2000年

长治县荫城村俯瞰图。

至今,长治县荫城村的老街上,依然保留着的明清店铺和字号旧址,当铺、货栈、客栈、商号、骡马店、花店等,尤以各种铁货店为多,许多店面匾额字号仍在,古商业风貌浓郁袭人。它是山西明清古村镇的杰出代表,商业脉络清晰,建筑格局鲜明,是研究明清时期潞商发展的重要实物证据。

太行山脚下这个商业古村媲美平遥古城,日进斗金繁华了2000年

荫城村的街巷,旧貌依然。

荫城村位于长治县东南部,身处长治市区、壶关县、晋城高平市、陵川县交界处,是交通枢纽。四周有山有水,自古就是个风水宝地,又因为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明代就以生产和销售铁器闻名于世,有着“万里荫城,日进斗金”的美誉。

胡哥已是三次寻访荫城村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这里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众多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遗存,精美绝伦的砖木石雕艺术,匠心独运的细节装饰,都深深吸引着胡哥。下面,请跟随胡哥的脚步,带你触摸黑铁故里的坚硬与柔软。

千年铁府富家宅,寸土寸金巧安排

荫城村的历史非常悠久,至今有2500多年历史,比之闻名海内外的平遥古城也不遑多让。最早在春秋时期,就因为煤的开采,进而成为铁器生产的集散地。东西汉时,这里驻有铁官。到了明代,全国建立了十三个铁业所,荫城就是其一。清乾隆时期,荫城的铁货销售进入鼎盛期,铁货行销大江南北,并出口日本、朝鲜、印度、伊朗等国。

太行山脚下这个商业古村媲美平遥古城,日进斗金繁华了2000年

曾经的院落青石门道,车辙痕迹俨然。

当时,在以荫城村为中心的荫城镇,九省二十七县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家家丰裕,户户殷实。只是走到近代,曾经辉煌的黑铁历史都已翻篇,昔日的商业繁华都成了过眼云烟。

荫城村和别的传统村落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一座商业村落,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商业氛围。2纵7横的几条街道上,密布着500多家各种店铺。一拐入荫城村老街巷,恍如电影镜头的切换,四周的嘈杂一下子静了下来,前后左右一看,尽是古香古色的店铺门面,一种古朴苍劲的氛围一下子将我们包围。

太行山脚下这个商业古村媲美平遥古城,日进斗金繁华了2000年

被截掉的梁头以及“不欺三尺”的门匾。

虽然这些店铺大都经过改造,有的砌起了墙,有的分割改成了数家,但依然能看出过去临街店铺门面的特点:店铺临街的一面都是一块块门板,开门就是一块块卸下门板,打烊就一块块上门板。有叫排门的,也有叫板搭门的。这些店铺以前都有出厦,犹如搭出的棚子,后来为了拓宽街道,都拆除了,只留下一个个焦黑的梁枋截面,或方或圆,粗大而醒目,昭示着曾经的辉煌。

走访荫城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村子很有钱,非常有钱。由于资源优势带来的经商历史传承,潞商重信誉、会经营,加之铁货产品种类齐全,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所以整个荫城村的房屋建筑几乎全部都是条石做基础的二层青砖瓦房,土坯房或半土坯房极少见到,而且这些砖瓦房不论占地大小,都在门楼、窗户、屋脊等处做了精美的砖木石雕处理,处处彰显自家财力和不凡。

太行山脚下这个商业古村媲美平遥古城,日进斗金繁华了2000年

有钱人家的门楼如此精雕细刻。

我们一路向南缓坡而上,仔细走访了老东街、馆街、北街、西街等明清时期的商业聚集区。一路走来,古店铺鳞次栉比,店面大小不一,有许多招牌犹在。据郭向荣介绍,目前,荫城村现存的民国以前的传统建筑有5000多间,将近300户,商家门店500多家。比较有特色、保存相对完好的明清宅院有18户,其他还有寺庙、戏台、祠堂、门店等众多古建遗存。

由于这些商业街都是自然形成的,不存在规划,所以这些街道没有笔直的,大都随形就势,或弯或坡,而且街巷很窄,基本在三米左右,甚至有的更窄。即便如此,这些现在看起来又窄又破旧的小巷子,却是当时繁华的铁货交易中心。这也造成了荫城村不像村,更像一个城镇的富庶场面。

太行山脚下这个商业古村媲美平遥古城,日进斗金繁华了2000年

寸土寸金之地的窄小房屋。

这样的格局是因为荫城村是历代的铁货交易中心,所以土地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这也导致了荫城村中心的各式建筑密集分布,格局上不太讲究。

当然,这个不太讲究是相对概念,也就是,能讲究时当然要讲究,房屋建筑严格按照四合院的规制来建造,平面呈矩形,房屋朝向也是正南正北布局;不能讲究时,比如空间狭小或前店后院的建筑,那就能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能盖房、能立足就行,礼制规矩、风水忌讳就都顾不上了。如果看村子的航拍图就能看到,以馆街为中心东北片区的房屋建筑,大都是不规则的,横竖斜都有,看不出规矩来。

即便如此,也不影响它的繁荣。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荫城村占地面积也就两平方公里多点,就容纳了500多家商店,当年那是何等的繁华与拥挤。


喜欢胡哥文章的请加关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