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延边“招才引智”3年引进500多名硕博士 激活人才红利

「聚焦」延边“招才引智”3年引进500多名硕博士 激活人才红利

「聚焦」延边“招才引智”3年引进500多名硕博士 激活人才红利

广聚英才,共谋发展。2016年以来,延边州实施招才引智工程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引进、发现、培养及选拔力度,三年共引进585名优秀高校毕业生,有效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为储备一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执政骨干后备力量,2016年,延边州委制定出台《延边州特殊人才引进办法(试行)》《延边州招才引智工程“千人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引进1000名左右优秀高校毕业生进入全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重点引进延边籍、朝鲜族高校毕业生。从制度层面规定了引进人才的准入标准、程序步骤和保障措施等,确保优秀年轻干部引得精、用得好、留得住。

目前,引进的585名年轻干部中,朝鲜族253人、占43.3%,博士13人、硕士500人,占87.7%,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生72人、占12.3%。随着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的加入,有效缓解了全州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朝鲜族干部比例下降、专业干部短缺等问题,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形成了干部队伍层层接续的合理梯次。

人才引进当“以用为本”。延边州创新采用“多维考察法”,通过基本素质分析、分析能力测试、工作能力测试、专业素养评定等环节,全面评价人选的学业水平、科研能力、政治表现、学历层次等基本素质;深入考察其政策理论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判断其发展潜力、综合素质;立体展示其专业技能水平。各环节量化评分排名后,根据工作岗位特点对人选进行个性化匹配,择优确定引进人员,有效提高了人岗相适度,确保引进的年轻干部各方面能力水平过硬,有思想、有本领、有情怀为延边发展接续奋斗。如今,引进的人才陆续在全州科技攻关最前沿、创新创业第一线、脱贫攻坚主战场、社会服务各领域展现才能,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延边州建立“跟踪培养+实践锻炼+年度考核”三位一体培养锻炼使用模式。对全体引进人才进行集中岗前培训,开展“五同”教育,帮助其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机关工作,加强同基层群众联系。将引进人才全部纳入全州年轻干部培养“战略工程”及各县市后备干部队伍管理,“一人一档”动态跟踪,选配副科级“导师”给予全程传帮带。积极搭建发展平台,通过开展上挂下派、横向交流、赴外挂职等,对引进人员给位子、压担子,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搭桥铺路。

3年来,州本级择优选派1名引进人员赴驻外招商联络处挂职,10名州直引进人员到贫困乡镇挂任副乡镇长,10名县市引进人员到州直部门挂职锻炼;各县(市)共选派163名引进人员到重点部门、重点企业、重要岗位挂职锻炼。

在对引进人才的考核管理方面,延边州设置一年试用期和五年服务期,试用期满一年进行考核,服务期内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继续享受特殊人才待遇。目前,全州共有8名引进博士通过试用期满考核直接聘任为事业单位管理岗七级职员,210名硕士聘任为八级职员。

为了能够让引进的人才舒心、安心、放心工作生活,延边州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实施了一系列联系服务支持举措。对在工作地无个人住房的,予以三年期每月500元的租房补助。同时,全州投入资金3.3亿元,建成1124套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免费提供给引进人员使用,最长使用期限为三年。州、县(市)及用人单位党委从各方面给予引进年轻干部关怀保障,积极组织各类文体、联谊活动,购置健身器材设施免费使用,为引进人员搭建高质量生活圈、社交圈。节日期间开展座谈、走访、慰问,关注引进人员思想生活状况,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

在壮大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延边州依托各种资源,为人才提供充足的筑梦空间、公平的发展环境,让人才更有归属感,从而释放出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为加快建设美丽延边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吉林日报)

「聚焦」延边“招才引智”3年引进500多名硕博士 激活人才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