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閒話紀錄片《蘇東坡》

我對四川人傑地靈的固有印象主要來自於兩個四川人,一個是蘇軾,一個是鄧小平。巧了,這兩位蜀人還都是小地方出身。

一位是眉州市的讀書人,另一位家境更貧寒些,直接便是農民出身,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彼此的領域裡取得驕人的成績。當然,不能地圖炮,就好像不是所有的天津人都會說相聲,所有的東北人都會跳大繩一樣,四川不光出了鄧小平、蘇東坡,還出了郭沫若、李宗吾、郭敬明吶。其中尤以郭四少為一時豪傑,為何如此說,因為單以創作收入方面而言,郭四少可說是遠遠將郭沫若、李宗吾甩在後面。就算文章可換羊肉的蘇東坡,說到撈金之能,也要差了郭四少一射之地了。雖然郭四少並非什麼資優生,難比蘇東坡兩榜進士出身,也只曾在富順二中就讀,並非蜀光中學這等名校的學生,但無論是何年代,看《小時代》的人,總比讀《理想國》的多不是麼。

遊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閒話紀錄片《蘇東坡》

況且雖然蘇東坡說過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但想來蘇東坡在黃州東坡的蝸居怕不比郭四少家新建那個可以比肩泳池的浴缸大多少,或說此事爾從何得知,個人表示,我愛紀錄片。

說到剛剛看完的紀錄片《蘇東坡》,真的是有太多太多槽要吐了。論及拍人物的紀錄片,以自家揣度,大抵會面臨兩種情況,一是資料太少,二是資料過多。前者比如我們要拍一部有關介子推的紀錄片,資料的數量可以想見,倒是後人對介子推的花式消費可以拍上十集八集都毫不費力。後者,比如我們要拍蘇東坡,那麼,就要面臨資料太多的難題了,比資料太多難以取捨更令人糾結的,是太多珠玉於前的問題。

比如大家熟知的《蘇東坡傳》,偽文字工作者如我覺得,如果有朝一日自家的寫作水平能達到這般境界,真是要歡喜無限了。好吧,拋開那些不切實際的夢話休談,再說回紀錄片。

做為一部由湖北省黃岡市委市政府、湖北廣播電視臺、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出品的紀錄片,光看看製作方的陣容,就可以想見,此片值得一看,但此片怕也有不少槽點在其間。後來的事實果然證明了自家上述的偏見。在一部只有六集的紀錄片中,有地方政府宣傳黃州市的私心,也有央視慣走的大氣路線,有黃岡市政府的宣傳方案,也有各路學者在每一集中如地方臺廣告一般頻率的密集打卡式出現。一干文化大V紛紛暢談對蘇東坡多彩人生的所思所感,再混以世界各國人士對蘇東坡的感觀訪談,這種大而全的路數個人很懷疑是央視的固有風格,在極力向大家證明,蘇東坡是黃州的也是世界的之餘,先別管四川人民幹不幹,起碼這部片子在知乎上被網友諷為“世界人民眼中的蘇東坡”這事,真的不冤。上面可說是自家對於此片負面觀感的總結段,本著“先苦後甜”的精神,後面自有一大片如軟文一般的稱讚之言,我們還是先說完缺點再說優點。

首先說,對於有輕微密集恐懼症的個人而言,最難以接受者,是每集中有如走馬燈一般出現的各路專家學者,從感觀上說,看的出整部片子原想主打唯美主義風格,畫面的處理,光影的設計,都經常讓人有靜觀一幅行動的山水畫卷之感。

遊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閒話紀錄片《蘇東坡》

但是,但是,引句不太適用的正版魯迅先生名言,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老實說,這部片子最讓人嘆息,或者覺得辣眼者,是形形色色各種嘉賓的你方說罷我登場,一部講述歷史人物的紀錄片,生生要搞成一個百家講壇群口版。

那個,我能理解一個地方電視臺請到如此多大V講蘇東坡有多麼了不起,何等不易,但是啊但是,對於方方面面觀眾而言,剛剛享受了幾分鐘美景,便總鏗然出現一張某學者或專家的臉,向你娓娓而談他對蘇東坡的研究創見這事兒,真的很讓人有違合感。不客氣的說,每集片子中專家出場時間怕要大大高於那些展示蘇東坡生平的時間。讓一干曾被習慣在廣告裡插播劇情的國產劇深深傷害過的觀眾們,總想起類似國產劇《深夜食堂》那種廣告IP劇。

雖然,大家都承認,能請到葉嘉瑩、余光中老先生這等大家,的確令人驚喜和意外。可想而知,除了央視外,怕也沒幾家電視臺能做到這一點。其餘如上過百家講壇的那幾位北師大教授,我們也可以認為央視是給長期戰略合作伙伴多些露臉機會,營造雙贏局面。但是,其餘那些位輪番出現卻讓人記不住姓名的多位黃州市蘇東坡研究員,你們真的不是藉此機會蹭紅毯的嗎?我想一定不是的,大家一定只是要表現下自家對蘇東坡的熱愛而已。而我輩觀眾也是藉助此片方才得知,這世上有如許多研究蘇東坡的協會、研究會。看起來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真是水草豐美,大有可為。略嫌誇張的說,雖然蘇東坡在黃州時窮困度日,但他身後卻養活了當地不計其數的研究者,在此方面幾與另一位大神曹雪芹比肩了。

遊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閒話紀錄片《蘇東坡》

好吧,我承認,上面的話有多處都失之刻薄了,可是從一名普通觀眾的角度說,做為一部講述人物的記錄片,能不能表現講述人物的鏡頭多一點,嘉賓特寫少一點呢?再比如說,能不能各位教授們少出幾次鏡,或每次發表個人看法時只給上幾秒鐘的鏡頭,後面只播音,不配像,將畫面換成與蘇東坡有關的內容,而非讓攝像機一直對著各位學者拍個不停,以免讓觀眾們一部片子看完,記的最清楚的倒是學者們那幾張臉。可好?

當然,做為一部講述一個大家熟悉的歷史人物的紀錄片,拍攝工作之難,也是顯而易見。前面已經眾多高峰聳立,無數先人更是用自己的作品立起一座座豐碑了,身為後來者,腫麼破。答案麼,不好說,不好說,只能自己努力去了。這部片子的製作方也的確有夠努力的了。在此也要把優點說上一說。首先說,視角選擇的比較獨特,不是例行那種從名人小時候的故事講起,不是沒得講,比如坡仙打小就要學習範滂,而是不去講。片子從蘇東坡在黃州的經歷做為切入點,用6集的內容講完了他的一生,體現蘇東坡人生經歷的畫面雖然有限,但製作精美,令人想一看再看,看到最後一集時更令人有意猶未盡之感,可見出品方還是很費了一番功夫的。

遊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閒話紀錄片《蘇東坡》

再比如,除了講述角度的獨特,在每集裡世界人民談東坡的環節中,也的確給觀眾們帶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東東。無論是日本人民對於東坡書法的熱愛,還是法國《世界報》評選“千年英雄”,蘇東坡獲選。甚或是舊金山教堂中一群美國人合唱的明月幾時有之歌,都讓人覺得可驚可嘆。畢竟喜歡看紀錄片的人,大都是想從片中學到一些新知識的,如果一部片子中所說所講都是一早知道的,純屬浪費時間了。片中尤其有關美國納爾遜美術館購買《後赤壁賦》手卷一段,更令人感慨。當我看到那位美國學者武麗生堅持不買宋徽宗的花鳥畫而要買《後赤壁賦》時認真表示,它就不應該是一副漂亮的畫那段時。說實話,我感到非常慚愧。我想很多中國人可能都達不到這種認知高度,當然你可以說那是一位研究漢學的專家。但我們國人自己都沒看到的那些美好被一個美國人看到了,這一點還是有些讓人慚愧的。

再來,非常難得的,整部紀錄片通篇看下來在內容上都沒有什麼太大的硬傷。此處所說的內容,大者如庭院風格、人物服裝,小處如香爐式樣、傢俱款式,基本都經得起推敲。比如劇中沒有蓋碗茶,演員們也沒錯穿明朝人的衣裳。雖然朝雲的衣服有點像唐朝婦女的衣服,但好在大錯誤沒出,在當前的大環境中,很能稱得上是良心之作了。

遊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閒話紀錄片《蘇東坡》

當然,此片除上述個人所說內容,還有許多、若干、無數優點,在此方面,出品方先期投放市場的海量軟文已經全方位、多角度進行過詳盡的說明,珠玉在前,自家這點子覆甕之見自不便多言。

其實,光是在市場推廣方面,便可以看出,出品方是下了很大力氣,想搞出一個不一樣的蘇東坡來的。這一點,光看紀錄片播映之前,又是宣傳片,又是搶佔各種地方新聞,聲勢之廣,排場之大,在近年來的紀錄片宣傳方面真真算是極少見的了。但正如北京這邊“書香北京”活動再是搞的如火如荼,現實是首都圖書館裡連個自習室都沒有一般。同樣的,重外在輕內容,重外表輕實質這事兒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只不過,畢竟紀錄片和房子不一樣,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炒的。於是如果觀眾先看過宣傳片再看正片,總不免油然一種“期望很高,原來也不過如此”之感。甚至有人悲憤的表示,我襪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好吧,同學,有話好好說,天冷,先穿上別凍著。此片雖有功有過,且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但還是很值得一看的。或者說,這是一部遊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紀錄片,有渴望突破既往的野心,也有地方政府宣傳的私心,有破陳腐舊套的行動,也有想多面逢源的貪念。以上種種,匯聚一處,便成就了這樣一部優點、缺點同樣突出的紀錄片。

最後再照例發表一番免責宣言,我的偶像李老先生早就表示過,上士聞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個人認真表示,我就是那個成天說風涼話,寫口水文的下士。因為李老先生還說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麼。翻成白話文就是越不懂的越敢說,比如不才區區在下本人我。所以以上個人觀點,都不必參考,只供一笑。另外,說我的偶像是李宇春的自己面壁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