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指南:低质量的恋爱,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同居男女分手善后指南

分手指南:低质量的恋爱,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如果用问卷调查决心分手后最怕什么,那一定有很多人会选择纠缠不清这项。

那就好像一幕悲情电影到了高潮完全可以用主角以身殉情来戛然而止划上完美的休止符,可又忽然狗尾续貂,絮絮叨叨地加上一堆冗长无趣的情节一样让人烦躁。

它也意味着麻烦,更可能让快刀斩乱麻的短痛变成连绵不断的长痛。

而在所有纠缠不清的类型里,最尴尬的在于已经没有任何情感上的羁绊,而因为共同生活留下的琐碎问题无法不解决。

比如,同居的恋人分手时的种种。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说,现在她谈恋爱还是看感觉,可一旦涉及搬到一起同居,那一定是慎之又慎,长久而仔细地观察对方和问自己有没有想好,绝不草率,宁可忍受相思之苦也绝不冒昧朝夕相处。

这都是吃过亏的。

没经验的恋人们,刚在一起干柴烈火,分开一秒都觉得难捱,见不到面更是度日如年,更何况算算去开房的钱愈加觉得不值,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住一起,感觉那样才能升华彼此的感情。

可任何事都有正反面,这就好像谈恋爱喜欢秀自拍,出风头拿赞不在话下,可万一看走了眼,过两天就一拍两散,那之前发过的内容不删就天天在打自己的脸。

如果说朋友圈还可以一键清空,那同居分手可就是个打断骨头连着肉的彼此生活深层交集了。

我那位朋友就曾经连续两次跟不同的同居男友分手闹得天翻地覆,大半夜穿着睡裙拖着行李箱出现在吃夜宵的我面前,后来靠大家出面才妥善解决后遗症。

当然了我知道,在你侬我侬的状态下,非要拦着大家不谈同居恋爱也不现实。

分手指南:低质量的恋爱,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我来给点关于同居分手如何妥善无痛的建议吧。

第一条就是:防患于未然。

没错,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开始没准备好答案。

同居分手之所以比分居的要麻烦的多,主要是因为生活场景的一体化。

它意味着不止是同进同出同啪,更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

很多同居恋人之所以分手的时候闹到大打出手,是因为开始时就埋下了隐患,这跟感情无关,而是像成年人社交遇到绝大部分的问题一样,忽略了一个关键词:

边界。

它非常重要,两个人生活,其实就是边际的界定和磨合。

同居恋人的微妙之处在于这种关系并非是领证结婚,而又超乎于分居状态。

这就造成了它某种意义上不够坚固而另一方面又过度亲密的特殊状态。

把握好其中的个人完整性就成了重要的命题。

分手指南:低质量的恋爱,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举几个关于边界的具体方面:

1、经济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可恰恰大部分问题就在于算不清账。

同居时候之前成熟的做法是尽量把吃穿用度生活支出的分配说清楚,很多人觉得这样非常刻意并且显得小气尴尬,可恰恰很多没有这么做的情侣在分手时撕破了脸,更不好看。

把各类开支的支付管理标准确立,不光是为了让账目更清晰,更给了双方责任感和依附感,往好里想,假如不分手,这就是对未来婚姻生活的预演操练,有利于把同居变成试婚。

2、卫生习惯

关于同居时姑娘不干活和男人尿尿弄脏马桶的帖子经常引起热议。

卫生习惯这件事在你自己生活时随便点无所谓,反正结果自己承受,可一旦到了二人世界,就成了双方的问题。

大部分恋爱时同居的屋子面积都不会太大甚至有可能是和别人合租一整套,窄小的环境中保持清洁卫生就显得更为重要,不然两人忙了一天回屋或者周末宅在家里就会非常难熬。

3、作息

虽然看起来大部分年轻人的作息时间都差不多,但因为工作种类的区别和性格的关系,还是会有很多同居情侣的时间分配和观念都不同。

你想着十点多就睡觉,我却非要打游戏看直播到一两点才关灯。

一天两天可以因为爱对方而容忍。

可长此以往,总归不是办法,指望对方的包容不如自己也自觉。

最好的办法也是定规矩,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比如节假日做一些变化,但整体上为了双方的状态考虑,还是要协商明白。

边界当然不止是以上三个方面,但它们是最为重要的。

这些看起来似乎跟善后没关系,但其实你会发现只要做到了这些,假如真的分手,很多问题都清爽的很,不会产生什么大的纠纷。

分手指南:低质量的恋爱,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第二条建议是关于自我心理状态调节方面的,叫做:

生活上同居,心理上自立。

这两句话并不矛盾,你会发现除了具体事务上的纠缠,很多分手的同居恋人藕断丝连互相折磨的重要原因是心理上的依附感。

很正常,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久了,虽然没有婚姻的关系,但实际上已经适应了某种类婚姻的节奏。

人都是习惯动物,一旦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就仿佛血肉联系,忽然间的强行撕裂,自然痛不欲生,总有承受能力差的那一方不愿认清分手的现实。

之所以说虽然同居但是保持心理独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认清同居并非真正的婚姻生活,这并非是消极地指向分手这件事。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假如顺利,婚前的充分享受和发掘彼此乐趣的过程。

这样更轻松也更利于彼此的心理健康适配。

第三条,关于“你给我滚出去”。

之所以把这句话拿出来单独说,是因为很多同居情侣在争吵的气头上失去理智,都会脱口而出这句话。

它不光很容易一语成谶,说多了就真的会灵验,更会造成分手善后的大麻烦。

很多话说出口的时候伤人,后遗症更不小,它很容易被对方长久地记在心里,和和睦睦的时候就算,可一旦面临老死不相往来,这些旧日积怨就会涌上心头,被拿出来当做找麻烦的理由。

后台有个姑娘跟我说,她跟同居的男朋友分手当街对吵,两人把彼此说过对方最恶毒的话都翻了一遍,那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原来每个人都对那些难听的话记得那么清楚。

引申点说,不光是为了结束的时候体面,就是真的结婚了在一起吵架,这句话也万万不要当武器扔给对方。

它很容易让对方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从而影响到对你和对你们这段关系的信任度。

分手指南:低质量的恋爱,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第四条、同居分手要从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同居分手,当断则断。

从决定分手到彻底搬完,最多一周。

这个时间周期把控决定了你们的分手质量,大部分漫长的同居分手战争,都是因为拖延症被放大,甚至中间还穿插了几次莫名其妙的短暂复合。

为什么同居分手要快,因为越是紧密的联系,不快刀斩乱麻就越容易春风吹又生。

人是奇怪的动物,很多时候尽管有坚定无比的理由却又会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不了了之。

所以,一旦彼此的关系真的不可挽回或者有了原则性的分歧,那该搬家的人就赶紧准备下家,留下的也赶紧把彼此的生活用具和私人物品分类整理好。

在这个时候保持客观冷静,才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成熟度体现。

既然要走不能留,那就走得不留下一片云彩。

分手指南:低质量的恋爱,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第五条、切忌分手P。

切忌、切忌、切忌。

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人一定要记住,不要做一时痛快后来追悔莫及的事。

最少明知会如此就不要一意孤行。

有人说分手P是一种祭奠的仪式。

屁!

追悼会才是一种祭奠的仪式。

分手P虽然听起来悲情绝望,还不是为了舒服?

何必,P了那么多次,不差那一次。

更何况,两个已经心存芥蒂的人虚情假意就够恶心的了,还要赤裸相见甚至心存发泄的运动,这哪有快感,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所以分手P就分两种,一种是为了苟延残喘找的方法,另一种是快活一次再说。

而无论哪一种,对于完美同居分手这个目的来说都只有负面作用。

第六条、辞旧迎新。

这条是专门针对留下来的那个人说的。

长期居住的在同一个空间里的人即便搬走了所有的用品,也会遗留下各种隐秘的专属印记,常用漱口杯的牙膏渍、鞋架上的拖鞋空位或者是你熟悉又痛心的香水味等等。

为了让这些不在接下来困扰你,发酵成悲伤甚至思念,那么在人去楼空之后,最好的办法就是来一次大扫除和物品更新。

分手指南:低质量的恋爱,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把那些有可能触发你回忆的物品都扔了,也有利于你更快地走出阴霾。

善后,不光是关于处理好跟前任的关系,更是指向自己的未来。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只有打扫好房间,才能迎来新客人。

当然了,前提是你还愿意招待别的客人。

最后,话说回来,一日情侣白日恩。

毕竟相爱一场,茫茫人海一辈子能在同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真算得上是缘分。

分手指南:低质量的恋爱,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更何况人哪,说到底是由过去的经历组成,再绝情也不可能说抹掉就立刻让回忆消失。

而那些让你觉得眼不见心不烦的纠缠,也曾经让你甘之如饴过,否定它们就如同否定了一部分的自己。

所以即便缘尽于此,也尽可能地以礼相待,耐心解决,就当做给这场消失不见爱情做个祭奠好了。

善待别人有时候就以为着善待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