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预言百年后的中国,如今只剩一个没有实现

孙中山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医生,但他有一颗救国救民之心,面对清朝的衰败蛮横,腐朽不堪,他决定站起来,推翻清朝,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虽然他经历了无数次革命的失败,但他从未放弃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领导的武昌起义取得重大的胜利,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预言百年后的中国,如今只剩一个没有实现

清朝灭亡了,民国建立了,但是中国还有大量的军阀存在。如袁世凯、张作霖等人。他们拥有强大的新军,气势逼人,而革命派相对弱小,所以,孙中山在取得辛亥革命胜利后,就把民国大总统之位让给了袁世凯。就这样,手握重兵的袁世凯就轻而易举地登上中国最高权力的宝座。

让出大总统之位的孙中山并没有放弃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理想的追求,在1917至1919年,他提出了国家建设宏图——《建国方略》,书中详细地阐述了自己毕生所追求的国家振兴之计划。但当时正是袁世凯病逝后,中原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各大军阀都忙于争夺地盘,占地为王,军阀们哪有心思去关心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就算知道孙中山的建国宏愿,但都觉得他痴人说梦话,不可能实现的,还不如多占些地盘来得实际。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预言百年后的中国,如今只剩一个没有实现

但是,一百年过去,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了,我们再来回首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他很多的建国的构想基本都实现了,只剩下一个计划还未实现。看到这里,我们真的惊叹孙中山先生的非凡远见。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预言百年后的中国,如今只剩一个没有实现

第一个方略:孙中山提出“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孙中山认为未来中国要修16万公里以上的铁路,才足以实现国强民富。在民国之时,整个中国的铁路长度仅为九千公里,而且大多的铁路是依靠外国设计和制造,孙中山认为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建设大量铁路,只有路通才能财通,经济才能兴旺,这个理念与现代的“造桥铺路,筑巢引凤”理念何其相似。现在,我国的营运铁路长达到12多万公里,加上还在兴建的铁络,总长度已超过16万公里。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预言百年后的中国,如今只剩一个没有实现

第二个方略:孙中山提出要在中国的北面、中部、南部,分别建设像“纽约港”的大型港口,并以此来发展区域经济。孙中山可能在美国看到纽约港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巨动推动作用,所以他也提出要在中国的北、中、南部各建大型港口,要以港口为龙头,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在,我们已深刻认识到港口的重要性,已有七个港口被称为世界最繁忙之港口,其中,北部的天津港,引领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中部的上海港,引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崛起,南部的广州港引领珠江三角洲经济腾飞,另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港口码头星如棋布地分布在大江大海之岸上,推动各地区的经济繁荣。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预言百年后的中国,如今只剩一个没有实现

第三个方略:孙中山提出:未来的百姓都怀抱替众人来服务的理念,责任感强,无私无畏。在清末明初,封建地主不劳而获,欺压剥削百姓,军阀为争夺地盘连年混战,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流离失所。那么,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充满安祥呢?孙中山提出未来的社会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人们都把青春和智慧无私奉献给社会,社会也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这样的社会才能消灭自私自利,消灭战争和不平等,到那时百姓的劳动并不是自己,而是为了大众为了人类。其实,这样的社会就是“大同”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我们要努力去实现,相信将来必将会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