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設計感!來自荷蘭的最美圖書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電子書越來越普及,許多人都在猜測紙質書的未來,甚至有一種說法是“紙質書終將走向消亡”。然而,來自荷蘭最美圖書評委會的Yolanda Huntelaar對這種說法給出了否定的回答:“紙質書當然會存在!畢竟,只有設計精美的書才能讓你撫書紙、聞書香,感受不同的書籍設計,滿足視覺與嗅覺的雙重享受。”

有些書存在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閱讀,更確切地說,它們為讀者帶來了非凡的體驗。本次荷蘭最美圖書中國巡展北京站在北京SKP RENDEZ-VOUS舉行。展覽將彙集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入選荷蘭最美圖書的作品中最具原創性的圖書。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荷蘭書籍設計師 Remco van Bladel

荷蘭最美圖書設計評選

自2015年以來,荷蘭最美圖書展每年都在中國舉辦。每本參展圖書均能很好地展現出荷蘭創意平面設計所能產生的驚人能量。一年一度的荷蘭最美圖書設計評選是歐洲同類評選中最古老的,擁有豐富的經驗。

首次評選是在1926年。從1926年開始,一年一度的荷蘭最美圖書設計大賽已經舉辦了90多年。這是荷蘭出版行業現象級的競選,使人們更多關注行業中平面設計專業人士所具有的多面性。每年有300多家荷蘭出版商和設計師提交他們的作品。最後,評審團挑選33個獨特的作品來代表荷蘭的最美圖書。

獲選的荷蘭書籍每年都會入選世界最美圖書設計國際大賽(Die Schönste Bücherausaller Welt)並屢獲嘉獎。2017年也不例外:最高獎“金字符獎”(Golden Letter)授予了Ornithology(《鳥類學》),銀獎授予了(un)Expected(《意想(不)到》),銅獎授予了DwarsVers(《相反詩句》)。而近幾年中國“最美圖書”則有《蟲子書》斬獲2017年銀獎,《冷冰川墨刻》獲得榮譽獎;2016年《訂單——方圓故事》和《學而不厭》分別獲得金獎、銅獎。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鳥類學》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意想(不)到》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相反詩句》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學而不厭》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訂單——方圓故事》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冷冰川墨刻》

在“荷蘭最美圖書”的評選當中,最重要的評選標準其實並不是書的封面設計是否好看,更重要的標準是“這本書如何?”,而不是“表面的設計如何?”

它的設計編排如何與內容匹配?出版、設計師、印刷商是如何在這個書本的出產中更好的合作?類似這樣的問題,是“荷蘭最美圖書”更願意去討論的。所以,”在網上查看這些書籍的封面照片”和“能夠觸摸並翻閱這些書”的感受還是不太一樣。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中國書籍設計師朱贏椿

在中國也有相應的獎項在對圖書設計進行評選,但比起“荷蘭最美圖書”還是有一些差異。在“荷蘭最美圖書” 2018 年發佈會上,主辦方請到了來自荷蘭的書籍設計師 Remco van Bladel 和來自中國的書籍設計師朱贏椿進行對談,在對談中有一些回答提及了這些差異。

對談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Remco van Bladel:生於 1977 年,荷蘭書籍設計師,曾 7 次獲得“荷蘭最美圖書” 獎。

朱贏椿:生於 1970 年,中國書籍設計師,曾多次獲得“中國最美的書”獎及其他國際圖書設計獎。

Q:“荷蘭最美圖書” 的評選標準是什麼?

Remco van Bladel:“荷蘭最美圖書” 的評選標準不完全是從設計來評選的,還會去考慮的是內容和形式的關係,形式如何和內容關聯起來。另外還有一個就是,獲獎的書的題材和風格也會作為考慮的因素。有藝術類的書,但評委也會做一個平衡,會評選非故事類的作品,也會評選故事類的作品,還會評選兒童類的作品等等。實際上它希望更廣泛地涉及一些出版的門類。

每年 33 本評選作品,在風格上都會有平衡。理論上這不是應該出現的因素,但評選過程中也有這樣的一些考慮。

朱贏椿:其實我們跟“荷蘭最美圖書”比起來要遲一點,因為我們 2003 年才恢復(“中國最美的書”獎)評審,人家一九二幾年就開始了。我們其實是有一定的滯後。

我們在前幾年當中,基本上都是哪個好看評哪個,不太考慮到門類。現在在這方面也有進步了,“中國最美的書”也會照顧一下少兒、工具、教育的書。但總的來說還是需要製作精良、印刷工藝比較好的。有一個問題是獲得獎項以後有什麼附加值,首先是設計師會有一點名氣了,設計師可以提高一點設計費。第二,找的人多一點,對書本身來說,書的知名度會更高一點,會好賣一點。那麼同時也出現了另外一個弊端,很多設計師為獲獎而做書。很多出版社為獲獎而做書、而出版,導致內容反而會受到忽略。所以,我覺得“中國最美的書”我們去反思一下往下怎麼走的問題。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書籍展覽

Q:在從業過程中,是否遇到過因為成本或其他限制被迫在設計上出現讓步或取捨。

Remco van Bladel:我想不出來有哪一部是我沒有妥協的。這實際上體現出設計和製作的侷限。但是我倒覺得它是生成了更好的選擇。通常“荷蘭最美圖書”的評選範圍都會放在那些成本只在 5000 歐元的圖書當中,有這樣的成本控制也是好事。因為它使得設計師不得不去做出選擇。

朱贏椿:因為這兩年我從圖書設計轉到為我自己做的書來做設計,那麼成本是我特別糾結的一個問題,因為我要賣我自己的書啊,我以前給別人做設計,想不了這麼多,我自己爽一下就好了。

現在自己賣自己的書,價格一超過 48 塊錢,讀者就會退掉了,太貴了。成本一直是我特別而別關注的事情。其實只要對成本預期不要太高就不會有太大問題。不要用太好的紙和太複雜的工藝基本上就會避免這個問題。

Q:在設計領域對兩位影響最大的人是誰?誰被視為兩位書籍領域中的偶像?

Remco van Bladel:給我影響最深的人之一是瓦倫斯,他是書籍設計師,也創辦雜誌,他實際上是我大學(St. Joost 學院)時的老師,因為他 27 歲時就開始教書,所以開始教書時也非常年輕,和我們成為了朋友。實際上他讓我看到了出版業也是我們做平面設計可以去做延伸的一塊領域,正是他讓我意識到這一點,使我能夠做書籍設計。還有一些音樂家對我也有影響,但是我沒有太多可以稱之為偶像的人。

朱贏椿:偶像這個詞好像對我們現在已經不太適用了。但是對我們有影響的人是有的,比如呂敬人先生是真正推動了中國書籍設計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大家知道我們做了很多年中考、高考試題的,後來是呂老師把一些書籍設計的理念推廣到中國來,對我有影響。還有一些設計師,像以前三聯書店的寧成春先生,是特別低調、紮實的設計師。還有我們知道一直在默默無聞做事,做了很多高品質的書籍的陸智昌先生,大家都知道。他基本上不參加任何比賽和活動,但他是認認真真做書的人。

但要說偶像的話,我的偶像是“大自然”,自然裡包括很多,蟲子、植物,他們帶給我很多靈感,在這些年裡,我更多的是在向自然學習。如果在自然和人中選擇的話,我更願意選擇自然,沒有設計痕跡的東西對我影響更大。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朱贏椿設計並由他自己完成內容製作的《蟲子書》書中所有“文字”均來自於朱贏椿菜地裡的蟲子。蟲子在樹葉、牆壁、泥巴中留下痕跡,朱贏椿收集這些痕跡,將它們看作是蟲子寫的字,編排出了這本書。

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来自荷兰的最美图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