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股權之前,老闆必須先拎清這三種人

在分股權之前,老闆必須先拎清這三種人

PPS平臺合夥制管理諮詢事業部

因為工作經歷的緣故,在過往三年中,有這麼兩類朋友,他們經常跟筆者的導師接觸,一類是從事服務業、生產製造等傳統領域的企業家、老闆,另一類是在互聯網、高科技領域創業的初創公司創始人,他們常常諮詢筆者導師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股權該怎麼設計?

說到股權,對於不管是處在轉型升級期的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新創企業,這都是企業頂層設計裡最為重要的一環。好的股權結構是企業吸引投資和吸引人才的加速器,反之,不合理的股權結構,則極有可能讓一家本來不錯的公司暗流湧動,乃至分崩離析。

在設計股權分配方案之前,筆者在實踐中頻繁發現尚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在股權該分給誰的問題上,許多企業家、老闆、創業者朋友們尚未縷清誰才是適合的對象。

股權是為人設計的,換言之,股權只有給對了人,才能發揮出寶劍削鐵如泥的作用,給錯了人,再好的寶劍,在他眼中,不過是一堆毫無價值的破銅爛鐵。

1 究竟什麼樣的員工適合擁有股權?

筆者跟隨導師三年,現將導師選擇持股對象的思想與您分享,您在實操過程中只需對號入座即可。

任何一家企業,不管是屬於任何一個行業以及處在任何發展階段,企業裡的員工就分為三種,分別是勞動者型、職業型、合夥型。而且這種劃分適用於任何崗位,也就是說不管什麼崗位上的人才,都可以劃分成這三種。

在分股權之前,老闆必須先拎清這三種人

2 什麼是勞動者型?

勞動者,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付出勞動換取報酬的人。勞動者型的員工,其典型工作狀態是秉持作業精神,等指示,聽指令,按照分配的既定任務,負責完成任務,只對過程負責,不對結果負責,其對工作的理解是:工作是為了謀生,用付出交換收入,只需幹完本職工作,給多少工資就幹多少事情,幹多少事情就該拿多少工資。

3 什麼是職業型?

職業型,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擁有某些知識、經驗、技能並通過貢獻這些知識來發揮自身價值的人。相比勞動者,職業型高一個層級。(注:這裡的高低是狹義上的高低,廣義上沒有高低,天下勞動者一般高)

職業型,其工作狀態是秉持職業精神,能對所從事的工作崗位有一定的責任心,並願意為了達成工作成果去努力,以彰顯自己的職業態度,但缺乏激情、創新,同時擔當不足。

職業型跟勞動者型,在骨子裡都還是有一種給人打工的潛意識,把帶領公司發展當成是老闆一個人的事,公司前途光明,就留下來分一杯羹,公司遇到低谷,就拍屁股走人,另謀高就。

4 什麼是合夥型?

合夥型,顧名思義,就是用合夥的心態與公司一起共進退的人。合夥型人才,其對待工作常常表現為主動積極、自動自發,把公司的事當成是自己的事,凡事以公司利益為第一優先,急老闆之所急,想老闆之所想,對自身工作高標準,嚴要求,不僅對過程負責,更對結果負責。

合夥型人才,其秉承的是創業精神,在公司有條件時能抓住機會全力以赴,在公司沒條件時創造條件也要達成結果。合夥型人才在公司遇到困難時願意挺身而出,全力相助,甚至是主動降薪,與公司同舟共濟,共渡難關,是企業文化的堅定擁護者和執行者。

有了以上闡述,現在再來回答什麼樣的員工適合持股就一目瞭然了。筆者導師總結為一句話:

企業裡三種員工的激勵制度安排,分別是勞動者型適合給工資,職業型適合給工資+獎金,而合夥型人才,才適合給工資+獎金+股權。

在分股權之前,老闆必須先拎清這三種人

5 為什麼是合夥型人才適合給股權?

這裡我們首先要弄明白股權的意義是什麼。股權是代表了分配權、分紅權、投票權等企業賦予股東的特殊權利,股權更代表的是持股人對企業的責任與擔當,也就是說多擁有一份股權,相應的就應該多擔一份責。

因此在設計股權分配方案時,將股權分配給具有創業精神,勇於主動擔當擔責,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合夥型人才,股權才能發揮價值,因為只有他們才能肩負起企業的使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對企業不會輕言放棄,與企業家、老闆、創始人一起為了企業的未來共同奮鬥拼搏。

看到這裡,或許您會問,怎樣辨識這三類人才?

讓我們借鑑孔老夫子的一句話來解答:

視其所以,察其所安,觀其所由,人焉臾哉?人焉臾哉?

意思是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當聽其言而觀其行,還要看他做事的心境,從他的言論、行動到他的內心,全面瞭解觀察一個人,那麼這個人就沒有什麼可以隱藏得了的。

最後,我們說一下給股權是怎麼給?做股權激勵嗎?股權設計與股權激勵,這又是筆者導師最為擅長的一整套內容,改天我將與您展開分享,這裡我們只提其中一個最為關鍵的點,就是企業家、老闆、創業者朋友們必須知道,分股權分的是夢想,是責任,而不是分的福利。

如果當成是給員工分的福利,那麼員工拿了股權之後,因為並不知道自己應該向企業承擔什麼,仍然是以打工者的心態對待工作,這必將影響那些因獲得股權而激起責任心的人,以及暫時還沒有獲得股權的人。

前者會認為“他拿了股權卻還像從前那樣悠閒,他多聰明!那我為什麼要勤奮,是不是太傻了?”後者會認為“他那麼悠閒都拿到了股權,我竟然還沒有股權,那我更沒有理由辛苦!”

因此,在分股權之前,企業家、老闆、創業者朋友們必須要知道股權真正的價值是一個連接器,通過讓一部分有創業精神的員工擁有股權,從而更好的激發員工與企業共創共擔,最後共享成功的果實。並且也應讓員工知曉,如果我拿了股權,就是企業的合夥人,那我應為企業承擔起一份更大的責任,否則就是不稱職的合夥人。

在分股權之前,老闆必須先拎清這三種人

在筆者跟導師所專注的PPS平臺合夥制轉型升級戰略體系中,股權是六大核心關鍵因素之一。企業需要充分利用各種股權模式,包括單純項目股權、經營股權、虛擬股權與註冊股權、間接與直接股權等,將創新創業項目與創新創業者捆綁在一起,形成利益、事業與命運共同體。

而平臺合夥制則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機制、發展機制、企業與員工的共識共擔共享機制,它改變過去傳統的股東+經理人模式為平臺+合夥人模式,也就是將過去全靠老闆一人帶的火車頭模式升級為節節車廂自帶動力的動車模式,能夠最大化的激活人本,達成資本與人本雙贏的目的,讓企業擁有更海量的人才,更大的發展規模,更快的發展速度。

如果您對股權分配與股權激勵,對平臺合夥制都渴望有更進一步學習,您可以下載知嗒關注“一起創合夥人學院”以獲取系列知識,也可以主動聯繫我,交個朋友,共話成長。

對了,我的導師是曾慶學,一位創辦過兩家企業,用20年時間在研究和實踐企業管理,著有40萬字《中國式人力資源管理》,曾為100多家傳統和互聯網企業提供過管理諮詢與顧問服務,為500多家企業提供過管理培訓服務的瘋狂學習型博士。

願您通過閱讀本文,從此再不被“應該分股權給誰”這個問題所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