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可以平等地面对“生老病死”|世间·悉檀

禅师杨硕诚

邀请大家参与

以 “家庭关系” 为主题的音频互动

杨师说:

“学佛修行,乃是面对人生的省思、改革与扬弃的一连串过程,所以它必然是以人生为观察体验的主题。

而说人生,则不能离开具体的世俗生活。离开具体的世俗生活,不但没有“人生”可得,说佛法、谈修行,也都成为搬弄概念的空谈。”

其实,我们可以平等地面对“生老病死”|世间·悉檀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内容非常精彩哦~

(以下是音频文字整理版,

不方便收听的可以点击收藏,先看文字)

▼▼▼

问题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家庭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孩子渐渐长大,父母逐渐衰老,有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逐渐降低,却往往不服老,拒绝孩子的帮助和照顾,但事实上在生活中离不开成年子女的照顾。成年子女往往要绞尽脑汁才能说服父母,向父母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面对父母的任性往往又无奈又好笑。心知,日后这样的说服会越来越难,该如何面对和解决?

杨师回答音频精选

最好的照顾是建立在父母的需求上。

杨老师:

问题在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愿意接受事情失控,这跟我们之前有次谈到的话题很相似——人很想要掌控局面。一旦局面不为我们所控的时候,我们就会焦虑。对于我们的父母亲也是一样的。

就像我的母亲,她很想要跟我们在一起,但她不愿意离开她居住的城市,这是一个通病。

可是事实上,作为一个老人,他在他的城市居住了这么多年,那是他熟悉的环境。你觉得他来到你的身边,会比较容易照顾他,可是你要知道,他们离开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其实是非常恐慌的。

因为他不像我们,我们有比较好的调适能力,进入新的环境、新的社交圈,在年轻人来说其实是相对容易的,在小朋友来说更容易,可是老人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一离开他的本居地是非常恐慌的。所以说你觉得他来到你的身边,你能够照顾他,可是那只是一个表面有形的照顾,他内心的恐慌,你是很难替他解决的。

所以我认为,最好的照顾是建立在对方的需求上,而不是你的需求上。

是你需要被照顾,还是他需要被照顾呢?

应该是他发散出讯息,我们根据他的讯息来提供我们能够支持的条件。

万一情况真的没有办法按照你想的那个方式进行,你就要接纳,因为不是按照你想的就比较好。也许表面上他可能真的搬来跟你一起住,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了,可是他内心的恐慌反而导致他的健康继续下降,你会欲速则不达。

所以我认为,子女们对这件事情的处理要更为谨慎,比如说更为尊重老人的意见,是站在老人的立场去处理这件事情,而不是强迫老人来跟随你,你要照顾他的习惯。

父母到了我们家里,比在旅馆更不方便。

主持人:

是的。对于我们也一样。比如说我现在去设想一下,将来如果有一天女儿长大了,说爸爸我要去美国生活了,你跟我们一块去吧,让你去享享福。我就肯定觉得我在北京好好的,为什么要去?

杨老师:

没错。就是我们自己去住到朋友家,都会觉得不那么适应,总是觉得待在自己家里舒服。可是我们总以为,老人住在我们家的时候,如同我们住在自己家,其实那不是这样的。

他就像是到了另外一个旅馆,甚至可能比旅馆更不方便。因为我们在旅馆里不用太在意,有人会帮我们打扫收拾,可是他住在我们家里面,却不想要麻烦我们。

因为他们有他们的自尊。我们要尊重老人,他不想让人家觉得他是没有用的人,是他人的负担,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体会他的心情,所以如果有能力,他还是想自己自主,不会什么事情都来找我们。

可是他在这个环境当中,需要很用力地去摸索,所以他要花很大的精神去注意这些环境的改变,导致他很容易分散。这是我们在这个环境里习以为常的人所无法理解的。

所以轻易地让老人换一个环境居住,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所有的事情不可能两全其美,反正至少从我来看,在他的环境里提供优化,而不是一定非得改变,也许会更好。

在他原本居住的地方提供一些优化,比如说可以找左右邻居,或者是付一些费用,建立起能够协助他生活的网络,而不是强迫他来适应我们,这样好像我们省了麻烦,可是对他来说,反而是制造了麻烦。

从佛法的世界观来说,死是另外一个生的开始,生是上一段死的延续。

主持人:

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总是很开心,但是对待老人的时候,总觉得照顾老人是我们的责任,没有像对待孩子那般的热情和投入。

杨老师:

我们内心有一个很深的预设,跟我们整体的世界观其实是一样的。

因为我们活在现在的世界,你看到的东西就叫“生老病死”,死了之后,你就觉得什么都没有了。

可是从佛法的世界观来说,死是另外一个生的开始,生是上一段死的延续。

我们为什么会比较热情喜悦地看待小孩子的成长?

虽然要把屎把尿,但你不会觉得压力很大,有时候还觉得挺有趣的。

虽然有时候很累、有点小小的烦躁,但你感觉那是希望。

因为在你心目中的预设,它是成长的。成长对我们来说好像是好的,它是存在,是往好的方向。

可是面对老人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他们一天天衰老,我们内心有一个感觉——衰老是不好的。它终究是死亡,不管你做多少的努力,好像都没用,也就是说你看不到希望。

这个最深的预设,就是我们对于生死的预设,来自于我们只看到很短暂的、眼前的这一段。

一个学习禅修或者佛法的人,当他的世界观改变的时候,他会知道“生”不一定有想象的那么好。

生,虽然看起来在成长,但是在生的过程中,同样要面对过去所延续的问题,要处理接下来要面对的困顿。

生不会都是好事,该承担的、该面对的,他都要面对。

同样的,死也不一定是坏事,死有时候是你所该面对的,已经面对过了,是某种结束,是另外一段新的旅程的开始。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待生命的话,那么我们对于“生”不会那么兴奋,对于“死”不会那么焦虑,我们会尽量用平等的角度,来看待这一段生命的成长

必然要面对的,你无法逃过,只要改变面对的心情。

杨老师:

其实生有生的原因,死有死的原因,用因缘的角度来看待生命观的时候,那么对于我们应当要去面对的东西,我们就不会压力那么大。

也就是说,必然要面对的,你无法逃过,只要改变面对的心情。

面对老人也是一样。老人的离去,事实上我们是送他前往一段新的旅程。

这样的话,你面对老人时,心目中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

对于孩子来讲,我们是看到他一点点去成长,他的成长带给我们很多欢乐喜悦。但是就像刚刚说的,其实对老人来讲,他终有离开我们的那一天。只是我们不希望用一种不太积极、懈怠的心态去对待老人。在他一天天走向衰老的时候,如果你以一种懈怠的心情对待他,会影响老人的心情。

另外一方面,这也是人自己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衰老的某种象征。

人都知道自己会老,但是不愿意去面对现实。当人看到老,我们都会回避,包括面对自己。而我们去照顾父母亲,面对父母亲的年老,就是在为以后自己面对年老做准备。

佛教词语小贴士

安心

安心,其实就是人有一个本能,想要追求安全。

由佛法的角度来说,认为人追求安心不是不对,而是说人平日所认为的安心是建立在无常之上的。

不管任何形式的安心,只要它是因缘造成的、是有条件的,那么这个安心必然不可能永恒,就会产生变化。当人追求这个安心,可是控制不了,或者是在短暂地到手之后,又会消失,心里的期待会产生落差,这就产生了对自己的束缚。

所以佛法追求的是一个能够不依赖任何事物而安的状态,所以它仍然是在追求安。

其实,我们可以平等地面对“生老病死”|世间·悉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