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溼邪重,5種食材是「排溼王」,搭配泡水喝,健脾祛溼

溼邪是萬惡之邪,往往是造成各種疾病的根源,這種邪氣多發生在“長夏”季節,也就是夏秋之交的三伏天。入伏後氣溫高、溼氣大,很多人因為貪涼而過量攝入生冷食物和冷飲,或者貪圖空調的涼爽,就會被“溼邪”中招。

入伏溼邪重,5種食材是“排溼王”,搭配泡水喝,健脾祛溼

中醫常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體內溼氣過重,將會導致多種疾病出現。不僅影響身心健康,同時也會給日常工作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早發現早祛除。

這些壞習慣別再做了,會加重溼氣

1、口味重

入伏溼邪重,5種食材是“排溼王”,搭配泡水喝,健脾祛溼

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過鹹、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

2、愛吃涼

入伏溼邪重,5種食材是“排溼王”,搭配泡水喝,健脾祛溼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不易過量食用,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3、喝大酒

入伏溼邪重,5種食材是“排溼王”,搭配泡水喝,健脾祛溼

這是加重“溼毒”的關鍵因素,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溼邪,因此酒精儘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4、睡不夠

入伏溼邪重,5種食材是“排溼王”,搭配泡水喝,健脾祛溼

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症狀,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5、運動少

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溼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

身體溼氣重,可以試試將這5種食材磨粉泡水喝,祛溼健脾

中醫說:溼氣首責之於脾,卻不侷限於脾。因此,中醫建議將赤小豆、薏仁、魔芋、茯苓、山藥5種健脾祛溼的食材搭配糯米、冰糖研磨成粉製成赤豆魔芋薏仁粉,溼氣重的人用熱水衝調食用,能有效去除溼邪,消除水腫,長期堅持還能減肥通便。

入伏溼邪重,5種食材是“排溼王”,搭配泡水喝,健脾祛溼

祛溼原理:

1、赤小豆:入藥,有行血補血、健脾去溼、利水消腫之效。

2、薏仁:入脾、胃、肺、大腸經,有清熱利溼,除風溼,利小便,益肺排膿,健脾胃,強筋骨之效。

3、魔芋:魔芋是有益的鹼性食品,具有水平降血糖、降血脂、降壓、散毒、養顏、通脈、減肥、通便、開胃等多功能。

4、茯苓:歸心、肺、脾、腎經。利水滲溼,健脾,寧心。

5、山藥:《本草綱目》認為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