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距“CRS全球征税”首次信息交换,仅剩1个月!

据说,现在一些拥有海外金融账户和打算开户者的心情是这样的:

“我就存个几百块还要填税号?”

“不到100万美金,也要被交换信息?”

“地址写的中国,外国银行会不会怀疑我是非当地居民?”

恭喜,这些担忧全对了。

中国距“CRS全球征税”首次信息交换,仅剩1个月!

2017年12月31日前,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完成对存量个人高净值账户(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融账户加总余额超过600万元)的尽职调查。

2018年9月,中国将进行首次对外交换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

中国距“CRS全球征税”首次信息交换,仅剩1个月!

在中国CRS调查已经大规模铺开的时候,不少拥有海外金融账户的中国居民已经收到海外金融机构关于个人税收身份的调查要求。

汇丰银行要求填写的《个人税务居民自我证明表》是这样的:

中国距“CRS全球征税”首次信息交换,仅剩1个月!

也就是说,全球都在以CRS标准调查金融账户税务归属,你当然也要证明自己税务身份了,主要从以下几点证明:

1. 现在住址。(大到国家,小到门牌号,都要写清楚了。)

2. 通讯地址。(要求同上)

3. 税务编号。(一般就是身份证号,据说这小小号码就让不少新开户的人折返了。)

4. 户口号码。

中国距“CRS全球征税”首次信息交换,仅剩1个月!

如果不能提供税务编号,必须填写理由,基本上能满足任一理由,账户持有人也是非富即贵了。例如:

1、自己国家给所有居民都不发身份证啦;

2、国家给别人发,但就是不给自己发身份证啦(要说明为什么无法取得);

3、或是被特批可以不用写税务编号啦等等。

在中国,CRS尽职调查开始后,由于被尽职调查的目标账户还包括具有现金价值的保险合同或年金合同,所以买了理财型保险和年金保险的,保险公司也会要求填类似表格:

中国距“CRS全球征税”首次信息交换,仅剩1个月!

内地某保险公司的《个人税收居民身份及声明表》

该表格要求对身份进行勾选,基本双重国籍或者海外长期居住身份的人很难蒙混过关了。

据了解,目前保险公司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新投保人要填类似上述声明表。存量保单在领取保单利益或做变更时根据监管要求逐步完成信息确认。

工农中建四大行以及中信在内的内地多家银行亦正大规模铺开非居民账户排查摸底。

在全球各金融机构在积极展开尽职调查的同时,各种规避“良策”也层出不穷,高资产人士也在忙碌着重新规划各自的资产。

中国距“CRS全球征税”首次信息交换,仅剩1个月!

目前规避CRS方法主要为:通过各种方式直接规避信息不被披露和交换,以及合法规避信息被交换后所产生的法律和税务风险。

1,降低账户余额延缓账户被尽调,以争取更多时间做进一步筹划;

2,将金融资产转移至非CRS执行国;

3,将大部分金融资产转化成固定资产如房产、贵金属及艺术品;

4,身份规划,即通过居住时间或第二国籍安排税务居民身份;

5,通过个人身份法人化解决账户持有关系;

6,继续通过保险、年金计划等金融工具重新安排。

例如,有金融账户持有人将保单受益人从自己改为配偶或者子女,以避免账户资金直接与自己挂钩;有的增加购买了固定房产,以使账户资金少于100万美元;也有一些通过设立基金型的公司来将个人资产变为公司资产,以减少征税可能。

上述一些方法看似良策,实则有不少硬伤。

中国距“CRS全球征税”首次信息交换,仅剩1个月!

从CRS的具体情况来看,主要针对的是个人纳税问题,通过对国与国之间的协议,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从而达到掌握本国居民收入的情况,以便后续展开可能的收税行为。而传统的规避税收的方法已经被CRS制定者熟知。

因此,如果是中国居民,在境外(包括中国香港、澳门)的金融机构开立了账户,最好理清各类金融资产的来源和类别,分清楚哪些是需要交税的,哪些是机构已经代扣代缴了税款的,便于以后向有关部门解释清楚。否则不仅需要补交税款,还可能面临反洗钱部门的审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