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轮到周小平们“跪求”“哭晕”“吓尿”了

这两天,人民网连续刊发了《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之一:文章不会写了吗?》、《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之二:中国人不自信了吗?》文章。虽然之三还没有面世,但从发表的之一、之二两篇来看,文章指向明确,遣词造句犀利,对当前浮夸的文风,浮躁的社会风气,不啻是一针清新剂。对那些热衷于津津乐道、夸夸其谈的人,不啻是一记当头棒喝。

快哉!

笔者有一个感觉,周小平,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文坛领袖,青年精英,估计该“跪求了”、“哭晕了”“吓尿了”。

这下,轮到周小平们“跪求”“哭晕”“吓尿”了

也就在一年前,一大批这样的文坛写手,在网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周小平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靠着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和对社会风气的准确揣摩,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又一篇“雄文”,获得了有关部门的青睐,出入于学肆讲坛,充斥于报刊影视,,一时风光无二,更被树立为青年榜样、青年导师。周小平的文章,信口雌黄、颠倒黑白、胡说八道、逻辑荒唐,正如人民网所批判的那样:“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笔者也曾撰写文章,对此倾向进行批判。

这样文风浮夸、毫无事实基础的文章,“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给当下的中国,造成了不小危害。在改革开放日益向深度广度进军,在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政治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如果一味煽动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很大的阻力和干扰。笔者在《思想贫血、视野局促的周小平扛不起时代的招牌》中就说过:“这样的爱国者不是帮政府的忙,而是拆政府的台,是唱无间,所作所为不仅不利于国家和民族,有时候反而起到极大的破坏作用。”

“风俗与化移亦”。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的文风、社会风气,理应有一个根本的改变。从浮夸到审慎,从浮躁到平和,从狂热到清醒,以理性和客观的视角看待世界,看待中国。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不幸的是,近些年来,“迷魂汤”、“分离器”、“软刀子”、“催化剂”太多太多了。

当然,理解这样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等于给周小平和类似周小平这样的大大小小的爱国者们,出了一道智力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难题。因为他们没有基本的政治文化经济常识,思维逻辑基本为零,对历史选择性了解,对现实选择性忽略,对国际关系国际形势一无所知,导致了很多行为上的矛盾和可笑。

历史车轮,浩浩荡荡,螳臂当车,自取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