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末民族英雄,曾与沙俄谈判要回领土,对日战败后抱恨辞世

吴大澂字止敬,号恒轩,江苏苏州人。吴大澂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写得一手好字,还擅长绘画,在艺术领域颇有研究,可是大家可能不会想到的是他还是一个全才,能文能武,还被称为“民族英雄”。

他是清末民族英雄,曾与沙俄谈判要回领土,对日战败后抱恨辞世

1867年,32岁的吴大澂因在山西和陕西等省得赈灾工作中表现出色,受到左宗棠等朝廷大员的举荐,授予三品职位。后来,吴大澂又被派到吉林边境地区处理边境事务。吴大澂到达吉林后重新整顿吏治,改编军队,修设驿站,加强边防能力。

由此开始,一个在艺术上十分有发展的文官慢慢的发展成了一个武官。吴大澂筹办过北洋的军务事宜,后来又率军亲赴朝鲜,帮助朝鲜军民反抗日本侵略。

吴大澂胆量过人且深明大义,1886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瑷珲条约》,吴大澂虽然无力改变此事,但是发现俄国人擅自扩大土地范围后,与俄国人再三辩论,终于拿回沙俄非法侵占的黑顶子山和图们江航行的权利。一年后,又任广东巡抚,在澳门反抗葡萄牙的侵略活动。

他是清末民族英雄,曾与沙俄谈判要回领土,对日战败后抱恨辞世

屡建战功的吴大澂也算是彻底在清廷扬名立万。一介书生的吴大澂还能带兵打仗本就让人十分惊奇,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还能治理泛滥的黄河。1888年,黄河流域洪灾泛滥,对流域内的郑州和开封等城市带来严重威胁,吴大澂临危受命,前往治理。吴大澂监工严格,还亲自立下军令状,如若不能完成,立斩无赦。在吴大澂的指挥之下,黄河终于终于得到有效治理。

他是清末民族英雄,曾与沙俄谈判要回领土,对日战败后抱恨辞世

1895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已经花甲之年的吴大澂的又上奏朝廷,恳求带兵作战,而这一次,也使得一生荣光无数的吴大澂落得个“晚节不保”。

他是清末民族英雄,曾与沙俄谈判要回领土,对日战败后抱恨辞世

当时,清军本就战斗力低下,再加上以吴大澂等人为首的领导阶层缺乏对战事的全盘布局和理解,日军采取声东击西,逐一攻破的战术,清军以惨败而告终。吴大澂也遭到皇帝降旨革职的处理。

吴大澂被革职后,晚年生活穷困潦倒,靠变卖家中收藏艺术品为生。1902年,郁郁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