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價值論

所謂的客觀論,是指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有客觀的、內在的、不以人的一直為轉移的價值,而價格只是圍繞這個本質進行上下波動的一個現象。而主觀價值論則指所有的物品,本身並麼有什麼內在的價值,只是人對它的判斷,人覺得它有價值,它就有價值。

客觀價值論說到主客觀價值論,它們至少有三種區別:

第一,凡是客觀價值論能夠解釋的現象,主觀價值論,或者說個人估值這個概念也能解釋。比如現在大多數區塊鏈虛擬貨幣都需要挖礦,計算機通過大量的計算試錯,去破解區塊鏈虛擬貨幣的密鑰。據統計,2018年比特幣挖礦所消耗的電能,可能超過阿根廷整個國家一年的能源消耗量,BTC也僅僅是一種區塊鏈虛擬貨幣,所以從客觀耗能的角度講,BTC是有價值的。如果從主觀的角度講,人們認為BTC是數字黃金,所以十分貴。

客觀價值論第二,客觀價值論不能解釋的現象,主觀價值論、個人估值也能解釋。李笑來有比特幣首富之稱,並且在得到app上有開設《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很多區塊鏈項目方都請他為自己的項目站臺,並在網絡上借熱度做營銷;而沒有資源沒有更多資本的項目方,請不來像李笑來這樣的行業大佬,自己也不是網紅,無法在營銷上為自己的區塊鏈項目引流,所以幣價一直都上不去。這兩種區塊鏈項目宣傳方式所凝結的人類無差別的勞動是差不多的,但市場價格卻相差很大。這一點客觀價值論無法解釋,但主觀價值論卻可以解釋,因為請到了資深的行業大佬或網紅為項目站臺,形成了網絡效應,人們看中的是大佬或網紅,因為他們是稀缺的,所以導致兩者的幣價差距才十分懸殊。

客觀價值論第三,主觀價值論能夠更好地指導生產。根據客觀價值論,人們只要在一件商品裡付出了勞動,這件商品就具有了價值。但是主觀價值論認為,人們花了多少時間、用了多少心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人需要它,能不能把它賣出去。同樣試想在區塊鏈裡,各種各樣的山寨幣和空氣幣充斥著交易市場,區塊鏈虛擬貨幣並沒有像股票一樣,與投資者約定權利與義務,但這並不影響區塊鏈的交易。BTC在設計之初,全世界一共就2100萬枚,每年通過挖礦所投放到市場上的BTC數量遞減,這套規則的建立,是中本聰利用了市場的稀缺性,通過主觀價值論來制定BTC的挖礦規則的。

客觀價值論 供給與需求是一對歡喜冤家,獨立存在卻又密不可分。個人估值在經濟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從主觀價值論、客觀價值論,可以很有效的闡釋是先有供給,還是先有需求。人們都在追求客觀公正,但其實個人主義的主觀價值論才是經濟學中真正的王牌。

客觀價值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